投标、报价管理系统规定
a)确认本公司是否有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
b) 确认本公司是否具备独立承担该项目的投标报价和实施的能力;
c) 确认是否熟悉和了解项目使用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当地法律法规要求;
d) 确认是否需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建议意向性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
e)项目风险与机会分析。
3.3.2评审方式与方法
a)书面评审,主要适用于小型项目(如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及中型的总承包和工程监理项目,书面评审适用范围参照《产品有关要求评审程序》之规定;
一般性的设计和技术服务类项目投标报价计划可以简化。
4.1.2召开投标报价开工会
投标报价经理应及时组织各相关部(室)投标报价负责人召开报价开工会。开工会上至少应明确下列事项:
a)项目的性质、规模、工作范围及内容;
b)报价进度计划安排;
c)各部室的报价负责人及其工作分工与职责;
d)报价策略和报价的基本原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投标报价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对国内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及工程监理等业务的投标报价管理。
2 引用文件
产品有关要求评审程序QHSEP014-2013
部门职责规定QHSEW002-2013
项目组织规定QHSEW006-2013
项目岗位职责规定QHSEW007-2013
投标报价经理应负责组织经营部、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监理公司、人力资源部、质量安全部、财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审查投标书的商务合同条款。
4.2投标报价书的评审
4.2.1 评审内容及目的
a)确认报价书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招标书的要求;
b)技术报价书是否真实和充分地反映了公司的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特别是项目技术方案及其可靠性、产品方案、性能保证、工艺保证、消耗指标与排放指标等);
b)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技术报价书和商务报价书的评审除上述a款要求的部门和人员参加外,还应增加工程管理部、采购部、财务部负责人。还应有公司的主管副总经理参加,必要时公司总经理参加;
c)对于工程监理类项目,技术报价书和商务报价书的评审主要由监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参加;
d)对于大型、重要、复杂或高新技术项目,技术报价书和商务报价书的评审除上述a、b、c款分别要求的部门和人员参加外,还应有公司的主管副总经理参加,必要时公司总经理参加;
参与投标报价的相关人员,其分工职责按《部门职责规定》和《项目岗位职责规定》之要求执行。
4投标报价工作程序
投标报价工作程序见附录C“投标报价工作程序框图”。
4.1编制投标报价书
4.1.1制定报价计划
投标报价经理在获得正式招标书后,应立即阅读,根据招标书中投标者须知、报价书内容、格式、工作量和截标日期等的要求,及时编制初步投标报价计划。
投标报价计划应包括投标报价方式、工作分工和作业计划(各部室间报价委托资料、工程量表及成品文件的交付日期与方法)等。工程总承包项目应包括施工分包招标和采购询价工作的原则、计划时间及方法等。
此计划中还应包括报价策略、报价的基本原则、成品文件的内容构成和出版的格式、最终报价文件的汇总和出版日期,注意事项等。
投标报价工作组的所有专业负责人应接受投标报价经理直接领导,投标报价期间各部(室)不得随意撤换,不得安排他们承担影响投标报价工作的其它工作。
3.4.4.2投标报价人员的职责
投标报价经理负责投标报价项目工作组的组织和管理,负责与外部协作单位的联络和协调;编制投标报价的活动进度计划,组织和安排报价书编制工作;组织对投标报价书的评审;组织对招标书的确认和澄清;负责投标报价书的投递和跟踪;中标后担任合同管理工程师的,负责合同管理相关工作。
b)会议评审,主要适用于大型的总承包和工程监理项目,会议评审适用范围参照 《产品有关要求评审程序》之规定;
c)会议评审一般由经营部、监理公司负责主持和召开。
3.3.3会议评审
需要进行会议评审时,一般由经营部、监理公司研究确定参与评审的部门和人员,并报请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确认。
会议评审后,由经营部、监理公司指定的负责人形成评审纪要,经经营部主任、监理公司经理签署评审意见,交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和决策,特殊或重要项目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和决策。批准项目由经营部、监理公司负责实施。
b)会议评审,主要适用于大型项目和综合性服务项目,如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程总承包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监理项目等,会议评审适用范围按照《产品要求评审程序》之规定;
c)书面和会议评审均由经营部负责组织,投标报价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类项目,技术报价书和商务报价书的评审主要由经营部、项目管理部、监理公司、质量安全部、人力资源部及专业室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c)项目实施计划(如项目组织机构及关键人员、关键人员简历、项目进度计划、项目控制计划、项目协调计划、信息管理和类似项目业绩表等);由投标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经营部、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监理公司负责编制并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工程总承包项目应有人力和设备动迁计划、分包计划等,经营部、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监理公司负责编制并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
e)各部室报价负责人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种类、内容、深度及格式;
f)项目报价统一规定及要求;
g)相关部分的招标书文件发放;
h)其他报价相关事项及注意事项。
4.1.3编制投标报价书过程中的技术和商务问题澄清
对招标书中存在疑问、问题、错误、文件和资料缺损等,应在招标书规定的澄清、解答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及时提交投标报价经理,在投标报价经理确认后提交顾客澄清和解答。
a)技术保密协议;(一般由项目经理签署);
b)投标商基本情况信息,如公司技术资源状况、技术装备(硬件和软件)状况、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及工作负荷、近几年的财政资源状况、技术服务能力、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应用状况等;由投标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人力资源部、经营部、财务部、技术发展部、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监理公司等负责编制并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规定QHSEW010-2013
顾客提供的产品管理规定QHSEW041-2013
3投标报价准备工作
3.1工程招标信息资料和招标书的搜集与管理
本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工程招标信息资料和招标书,应交经营部、监理公司统一归口管理,经营部、监理公司负责对其进行筛选和处理。
3.2工程项目招标信息资料和招标书的分析和筛选
3.4投标报价项目立项和组织机构建立
3.4.1参加资格预审
顾客要求对投标商的资格必须在招标前进行审查时,经营部、监理公司负责组织并编制资格预审材料。
如果顾客要求投标商的资格预审材料随投标报价书一起提交时,应由经营部、监理公司负责组织编制。
3.4.2购买或接受招标书
在确定参加项目的投标报价后,经营部、监理公司应负责及时向顾客购买或索取招标书文件(或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如果顾客在发标前有标前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经营部、监理公司应组织合适人员参加标前会。
4.3投标报价书的审查和批准
投标报价书按照《产品要求评审程序》规定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评审并修订后。投标报价经理应负责投标报价书的审查,技术报价书和商务报价书应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委托代理人负责审定和签署,技术报价书的技术附件由项目经理签署,项目保密协议及项目承诺(质量、HSE、性能保证、售后服务等)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委托代理人负责签署。
技术标书的内容应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按照招标书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对应编制,并做到内容准确完整、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4.1.5编制商务报价书
商务报价书主要有:项目工作范围或供货范围及服务内容的界定,商务合同条件,项目总价及其分项费用的构成分解表,各项单价及其费率,项目报价阶段的保函,履约阶段的保函承诺文件,各种保险证明或保险意向书,税务登记及完税证明,商务偏差表,公司资质证书,法定代理人资格证书副本及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等。
e)商务报价书的费用评审主要由投标报价经理、经营部、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监理公司和费控室等部门领导,主管副总经理参加,对于大型、特殊或重要项目公司总经理应参加。(工程总承包项目增加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工程监理类项目增加监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公司领导)。
4.2.4评审记录和评审结论
书面或会议评审后,由投标报价经理形成评审纪要,经经营部、监理公司部门负责人确认后,交主管副总经理签发,大型、特殊或重要项目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投标报价经理负责将评审结论分发有关部门专业负责人对报价书进行完善和修订。
经营部、监理公司在获取招标信息资料或招标书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对适合于我公司参与和有投标价值的项目编制“投标报价立项分析报告”(格式见附录A)。大型或重要的项目应组织与项目工程范围相关部室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提交公司主管领导进行审查和决策。
3.3招标信息资料或招标书的评审
3.3.1评审内容
在投标报价期间如果有必要且条件和时间允许,投标报价经理应和主体部室专业负责人一起参加顾客的答疑会,弄清顾客项目招标书的意图和目的,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考察。
4.1.4编制技术报价书
技术报价书应严格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全面反映本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反映本公司对招标书的理解和对该项目实施的能力、经验和信心。技术标书因顾客不同,其构成有别,主要内容有:
c)确认项目实施计划是否合理 (如质量计划、HSE计划、进度控制计划、费用计划、材料控制计划、人力及机具动迁计划、合同及信息管理、融资计划等);
d)确认商务报价书内容是否完善(如工作范围和内容是否清楚明确;合同授权书、保函、合同条件、商务偏差是否合理等);
e)商务总价格、单价及取费标准是否正确与合理,是否有漏项;
f)项目价格风险系数是否合理(如项目技术风险、设备及材料市场价格变化风险、项目质量保证风险、项目运行性能保证风险、产品质量保证值风险,顾客的信誉及资金支付风险,进度拖延罚款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