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交流发言稿【篇一:企业文化交流会发言材料】晋城市巨能电网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交流发言材料今天,我们晋城市中小企业界的精英们汇聚一堂,就企业文化进行探讨、交流和学习,我谨代表晋城市巨能电网工程有限公司向为我们创造如此良辰契机和交流舞台的中小企业局、兰花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界的精英、朋友表示诚挚的祝福!我的发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公司简介晋城市巨能电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注册资金4000万元,是一家具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承装二级、承修二级、承试三级电力设施许可证的施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220kv及以下送变电工程整体施工、安装、试验、装潢、装修;送变电设施运行、维护、检修等业务。
公司不仅拥有各类先进齐备的施工机械和车辆100余台(辆),更重要的是,在软实力方面,公司拥有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员工队伍,拥有蕴育优秀企业文化的优良土壤。
多年以来,公司秉持“责任〃效率〃和谐”的企业理念,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取得了良好的经营和社会效益。
二、公司企业文化简述有言道: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
巨能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即“责任〃效率〃和谐”。
“责任”就是要求公司每个人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和核心价值,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勤于钻研,甘于奉献,凭奉献与无私精神,举坚韧与求索之力,谋公司发展之举。
“效率”就是把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工程作为我们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电网有限、服务无限,客户满意的笑容是对我们最大的信赖和褒奖。
“和谐”是公司企业文化至善至美的境界,于领导,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于员工,风雨同舟开创辉煌;于客户,精诚合作实现共赢。
今年是我巨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奠基年”,公司内刊《巨能电网》成功创办,现已成功发行两期。
作为传播公司理念文化的一个平台,是公司企业文化精神的开拓者和传递者,她为公司员工提供了汲取知识、交流思想的宽阔天地。
她的创刊,标志着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帷幕已经拉开。
在企业文化创建的过程中,我们也摸索了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做法:1、为引导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多次召开企业文化交流会、座谈会;2、通过设奖征文、发放稿费等途径鼓励员工撰写优秀稿件;3、各部门、各项目部均配备了照像机、摄像机,随时、随地记录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细节和瞬间;4、公司、部室、班组三级培训网络建立,层层培训,层层开展活动,大到公司的整体企业文化,小到班组成员的座右铭,逐步形成以“大”领“小”、以“小”壮“大”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5、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军事集训、技能比拼、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来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员工凝聚力,使之成为公司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奉献者和最终的受益者。
6、与此同时,为适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编制工作也已正式启动,手册将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问题进行明确的诠释,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纲领。
三、结束语再次感谢中小企业局和兰花集团举办的此次企业文化交流会,感谢你们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
今天,能够和各界中小企业的朋友们共同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倍感荣幸。
希望大家能够在此畅所欲言,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谢谢大家!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五日【篇二:在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在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为了进一步搞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集团四大工程,提升集团竞争力,再造集团的二次辉煌,我想借此机会,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集团今后的一些思路,和大家交流一下。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怎样理解文化与企业文化从历史上看,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这个阶段人们主要从意识形态方面去认识文化现象,把文化看作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的反映,即人类的宗教、信仰、心理、语言、艺术的反映。
第二阶段为功能主义阶段,始于20世纪上半叶。
这个阶段人们把对文化的认识从精神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甚至开始从人类经济活动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现象。
第三阶段为当代文化学阶段,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这个阶段对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一个转折是由过去的注重未来开化社会和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研究,转向注重对现在都市社会的研究。
第二个转折是由重点研究传统农业文化转向重点研究现代工业文化。
由于两个转折,放大了文化研究的视觉,产生了社会文化学、居住文化学、饮食文化学、服饰文化学等。
同时也出现了企业文化学。
企业文化学的产生,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对过去被认为是纯经济组织的企业赋予了文化内涵,为企业借助文化力推动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二是拓宽了文化研究领域,丰富了文化学的内涵。
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对文化做如下理解:第一,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既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
它是一种与政治、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社会力量。
第二,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过程中创造的群体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第三,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交流性和可渗透性。
这些就是文化的基本内涵。
谈到企业,从本质上讲,企业是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以满足人类社会某种需要为己任,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为一体,具有独立决策、自我承担风险能力的经济实体。
一个企业不是依据人们的主观意愿凭空产生的,首先源于一种社会需求,产生的前提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提出了某种需求,或产生了某种潜在需求。
为了满足需求,企业才应运而生。
所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客观上就承担了为人类提供有效服务的职能,充当了现实社会需求目标的载体。
比如吉粮集团,省政府为什么要创办我们这样的企业,首先是农民打下的粮食需要卖掉,城市的居民需要食品,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原料。
是为了解决耕者与食者需求,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吉粮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
同时吉粮又是一个经济实体,要自负盈亏,要自我承担经营风险,必须追求经济效益。
这样在经营中就形成了社会与经济双重责任,耕者、食者、员工及投资主体等多种利益关系,作为一个企业,怎样处理这些责任和利益关系,怎样看待农民、怎样看待消费者、怎样看待用户,如何处理耕者、食者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的利润从哪里来?什么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怎样看待员工?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什么?处理这些问题所遵循的基本观点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思想、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立高层次的科学的企业价值观。
二是用企业价值观对全体成员进行教育、管理,使之认同,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管理模式。
结合集团实际,今后一个时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加强对集团使命、理念、精神的宣传教育。
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短期就能建成的。
企业文化是个过程,是企业思想的积累、沉淀、扬弃、创新、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企业的心灵史。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员工的观念进行整合的过程。
我们一方面要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掘和赋予企业使命、理念和精神的新内涵。
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对员工进行使命、理念、精神的教育,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对现有员工要搞好教育,对后来的员工更要搞好教育,要对他们进行企业价值观培训,要了解企业发展的历史,了解创业的艰难历程。
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法,既要有灌输教育,更要注意采用具体、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要注意通过企业文化环境和载体的建设来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形成企业文化的磁场。
我们要学习借鉴一些老企业的做法,总结集团的发展史,创办企业发展史展室,为教育后来人提供阵地。
目前,集团上下正在运用类似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集团价值观教育,这种做法应充分肯定,通过认真总结那些反映企业文化内涵的典型的企业实践活动,典型的人物和事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通过这些有血有肉、有充实的内容、丰满的形象、生动鲜活的人与事,宣传集团的价值追求,就象圣经一样,通过故事来传递思想和信念。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
对于集团内部出现的与集团使命、理念、精神严重背离的思想和观点要坚决抵制。
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认识的高度统一,特别是没有价值追求上的高度统一,就不会有企业行为的高度统一,企业文化就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打造信誉品牌。
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企业经营需要三种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信用资本。
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资本是其它资本的前提,信用建设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功利价值,有信用,能赢得消费者的忠诚;一种是至上的人本价值,它是一种良知与道德命令。
信用是人之为人,企业之为企业的根本。
信用是道德信仰、道德水准、道德品质的反映。
一个不讲道德的企业、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就不会讲信用,甚至会去害人。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济活动对道德和信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不仅对经营中的信用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对社会责任行为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1997年,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叫做“社会责任国际”的组织,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它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2001年又进行了修订。
它所规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一个企业通过了这项认证,就等于确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
作为吉粮集团在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打造信誉品牌。
要按照集团的业务流程,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明确道德信条,培育道德情感,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要建立清晰的职业道德标准,要让员工明白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哪些行为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
特别是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要加快职业道德建设步伐,要注意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揭露剖析反面典型事例,推进职业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在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信用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要让所有的员工都明白诚信和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生存规则,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是带来企业利润的重要资本。
谁破坏集团的信誉,谁就在损害集团的效益,就在威胁集团的生命。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伙伴的信用管理,但更要重视加强自己的信用体系建设,把诚信建设作为一项工程加以实施。
制定集团自已的信用建设管理办法,对已有的规定进行整合、修改、完善,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企业信用加以保护。
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企业在市场的信誉度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把企业文化上升到管理层面,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