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露天矿山凿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露天矿山凿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凿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打眼地点必须安全,不得受滑坡、伞檐、危石、浮石影响,排除隐患后方可作业。

2、作业过程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具,高处作业必须使用保险绳。

禁止酒后上岗,身体不健康严禁作业,凿岩设备应配备吸尘或湿式作业装置。

3、检查钻机各部件螺帽有无松动脱落,检查风管、水管有无漏气、漏水现象。

4、检查钻杆、钻头有无缺陷、检查气管连接处保险装置是否有效。

5、开钻前应先吹洗风管并进行试运转。

6、应按照爆破设计说明进行布孔、凿岩,清点工作面炮眼时,应用大的石块、木楔、硬纸板堵塞,防止炮眼异物落入炮孔。

7、严禁在坡底休息、停留;禁止不能在台阶里侧行走,注意落石伤人,并注意观察。

8、钻机稳车时,应与台阶坡顶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凿岩设备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lm,潜孔钻、钢绳冲击钻机为2.5m,松软岩体为3.5m。

钻机作业时,其平台上不应有人,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其周围停留。

钻机与下部台阶接近坡底线的设备不应同时作业。

9、钻机长时间停机,应切断机上电源。

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轴线与台阶坡顶线的夹角应不小于45°。

10、钻机靠近台阶边缘行走时,应检查行走路线是否安全;台车外侧突出部分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为2m,牙轮钻、潜孔钻和钢绳冲击式钻机外侧突出部分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为3m。

11、钻机移动时,机下应有人引导和监护。

钻机不宜在坡度超过15°的坡面上行走;如果坡度超过15°,应放下钻架,由专人指挥,并采取防倾覆措施。

行走时,司机应先鸣
笛,履带前后不应有人;不应90°急转弯或在松软地面行走;通过高、低压线路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钻机不应长时间在斜坡道上停留;没有充分的照明,夜间不应远距离行走。

起落钻架时,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危险范围内停留。

12、移动电缆和停、切、送电源时,应严格穿戴好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缆钩;跨越公路的电缆,应埋设在地下。

钻机发生接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同时任何人均不应上、下钻机。

打雷、暴雨、大雪或大风天气,不应上钻架顶作业。

不应双层作业。

13、浅孔爆破处理盲炮眼时,应查清盲炮的方向,然后离盲炮30厘米以上打平行孔,并要掌握炮眼的角度和方向。

中深孔盲炮处理,1)连线不良时,最小抵抗线无变化,可重新连线起爆;2)可在距炮孔不小于炮孔直径10倍距离,重新平行打孔装药起爆。

14、打完眼后,用吹风管将每个炮眼中的岩粉和水吹洗干净,把风钻、风水管、钎子、防尘用具与其它工具搬移到安全地点。

15、发现隐患必须停止作业,及时汇报,按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