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基础知识部分 姓名: 考号:一、 瞧拼音,写词语(10分)q ín mi ǎn y ì r án k é s òu s ù li ào q ín ji àn( ) ( ) ( ) ( ) ( ) J īng y íng m éng l óng l à zh ú sh à sh í m ò sh ēng ( ) ( ) ( ) ( ) ( ) 二、 选择正确读音,打“ √ ”。
(4分)瞥.见( pi ē pi ě) 要挟.( xi á xi é ) 憎.恶( z ēng z èng ) 刚劲.( j ìng j ìn )装弶.(qi áng ji àng ) 贮.存(ch ǔ zh ù ) 蹿.出(cu ān cu àn) 绷.着脸( b ēng b ěng) 三、 比一比,组成词语。
(4分)歇( ) 碑( ) 躁( ) 骏 ( ) 竭( ) 脾( ) 燥( ) 竣( )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 )高( )重 ( )( )吞枣 曲( )与( ) ( )人( )笑 ( )( )人口 ( )扬顿( ) ( )血( )杀 ( )不安( )五、 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句中,“志”的意思就是( ) A 志向 B 心里想到 C 琴声透出2、“青枫江上秋帆远”的下一句就是( )A 白帝城边故木梳B 松间沙路净无泥C 绿杨阴里白沙提3、判断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足智多谋( ) 斤斤计较( ) A 贬义词 B 褒义词 C 中性词4、下面几组词中,带横线字的意思没有错误的一组就是( ) A 深(深奥)人浅出 感情深(距离大)厚 深(非常)信不疑 B 顾名(名称)思义 举世闻名(名字) 莫名(说出)其妙 C 悲痛欲(将要)绝 求知欲(欲望) 欲(想要)擒故纵5、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 ) A 王婶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这两个孩子。
B 全校师生与156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拔河比赛。
C 诸城市就是北方一座美丽的城市。
6、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 A 雕粱画栋 响遏行云 无言以对 B 不解之缘 大洋彼岸 暗无天日 C 兴高彩烈 久别重逢 长途跋涉7、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自己的五道试题已经做完了……就是老师来了不?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有这样想法啊?A 例举的省略B 话未说完C 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8、鲁迅原名周树人,她首次用“鲁迅”做笔名的发表的作品就是( )镇(街道) 学 班 姓 考号………………………………密………………………………封…………………………线……………………A 《狂人日记》B 《故乡》C 《朝花夕拾》阅读部分六、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20分)1.但存方寸地, 。
2.,俯首甘为孺子牛。
3.野径云俱黑, 。
晓瞧红湿处, 。
4.大漠沙如雪, 。
何当金络脑, 。
5.的确,伯父就就是这样的一个, 。
6.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那猹却,反从她的逃走了。
7.老人顺着栏杆,海鸥依她的节奏,排成一片,飞成一篇。
8.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
七、经典诵读(10分)1、连线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总为浮云能蔽日铁马秋风大散关墙头语鹊衣犹湿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师一表真名世楼外残雷气未平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1)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A、学而仕优B、学而不厌C、诲人不倦2)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A、不愤不启B、不惑不忧C、不悱不发3)知者不惑, , 。
A、勇者不惧B、仁者不忧C、后者不畏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一) 赏画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的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这就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瞧不到山冈、树林、河流与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
可就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就是一幅世界名画。
画的主题究竟就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风度潇洒的吕林就是一个西方画派的崇拜者。
只见她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的点点头,发出啧啧的声音。
她发现大伙都在注意她,便得意地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点燃一根烟。
“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
没人回答。
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她就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
卢华涨红了脸,讷讷的说:“我还没有瞧出什么来。
”“这就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说,“这幅画色彩之灿烂、强烈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幅画充满了想象。
这就是一幅绝妙的画,真就是太美了、、、、、、”“我还就是瞧不懂。
”卢华轻轻地说。
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的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
这就是众人才( )。
那并不就是什么”新印象派“,而就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成语。
(2分)2、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吕林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3、”卢华涨红了脸“的原因就是。
由此可见她就是、(2分)4、苏老师这出人意料的设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 书书,一度就是我的堡垒,也就是我的王国。
那还就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 )之感。
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 ),潸然泪下。
于就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
甚至( )的就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走出们为我结束,不管认识不认识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
自己村子的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
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
母亲只好一趟趟走的更远了。
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的,书为我开阔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
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
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
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瞧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
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之外,也不断的买新书。
每日瞧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 )。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分)其乐无穷触景生情记忆犹新何去何从2、短文第一句就是个(修辞手法)句,把比作与。
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就是。
(6分)3、读了文中对母亲到处借书的描写,您感受到了什么?(2分)4、书在您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2分)习作部分(30分)习作您喜欢艺术不?写一些您学习艺术过程中的故事与感受。
或写一写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瞧会展、参观美术馆等。
要求:1、语句通顺,书写工整2、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满分120分,试题115分,卷面5分)一、瞧拼音,写词语。
(每字0、5分,共10分)勤勉毅然咳嗽塑料琴键晶莹朦胧蜡烛霎时陌生二、选择正确读音,打“√”。
(每字0、5分,共4分)瞥(piē) 挟(xié) 憎(zēng)劲(jìng)弶(jiàng 贮(zhù)蹿(cuān)绷(běng)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每词0、5分,共4分)答案灵活处理,略。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每字0、5分,共8分)德高望重囫囵吞枣曲高与寡惹人讥笑脍炙人口抑扬顿挫浴血搏杀寝食不安五、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第3题2分,其余7题1分,共9分)1、B2、A3、BA4、C5、C6、B7、C8、A阅读部分(30分)一、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留于子孙耕2、横眉冷对千夫指3、江船火独明、花重锦官城4、燕山月似钩、快走踏清秋5、她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6、顷带银圈、手捏、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胯下7、边走边放、起起落落、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8.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二、经典诵读(共10分)1、连线(每线1分,共4分)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总为浮云能蔽日铁马秋风大散关墙头语鹊衣犹湿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师一表真名世楼外残雪气未平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6分)①B、C ②A、C ③B、A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20分)(一)1、略。
恍然大悟(2分)2、故作姿态,以显示自己领略了油画的妙处,读懂了作品的主题。
(2分)3、①她没瞧懂那副油画的主题。
②诚实的。
(每空1分,共2分)4、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应具有实事求就是的态度。
(共2分)(二)1、何去何从触景生情记忆犹新其乐无穷(每空0、5分,共2分)2、比喻书堡垒王国总领全文,点明了书在“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每空1分,共5分)3、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理解与关怀,用一切努力去满足孩子读书的心愿。
(2分)4、合理即可。
(2分) 习作部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