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中心履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责,承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

财务部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工作。

第二章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专项资金指本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申请具有特定用途的、获得批复或批准,并由本单位使用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的类别:财政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和专项借款。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1、各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直属部门管理规定。

2、对各种专项资金要统一核算,划清与日常业务收支的界限,不得互相占用。

3、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4、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正确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5、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使用监督管理。

四、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职责:1、财务科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决算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与审查,以及各项专用资金的汇总与分析。

2、项目申请部门:项目归口部门,负责各个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可研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及报批工作,负责专项资金对应项目评价、验收工作。

3、其他各相关部门:根据归口及部门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项目运行各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包括项目委托、项目采购、证照申办等。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1、论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规定及相关行业信息,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申请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使用部门等进行项目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材料及项目可研报告。

2、申请/报批:由项目申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材料,形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并就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联系及跟踪、汇报进展。

3、划拨/审批:财务科在接到相关批复文件后,负责到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跟踪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完善相关划拨及使用手续。

4、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本单位自有资金同步配套。

财务科负责跟踪、监控专项资金的全程使用,定期进行资金使用的汇总、分析。

专项资金项目(或试验)完毕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算,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完整。

5、监督:本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部门均为专项资金的监督部门,有权及有责任对专项资金的审批与使用进行监督。

同时本单位审计科定期、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并就具体情况向本单位报告。

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提出整改、完善意见,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到位、合理。

6、验收:专项资金项目要按申请计划推进,按时完成项目(或试验)任务,达到申请报告中预期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时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科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专项评价及结算。

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三章现金管理制度1.现金收支1.1设置“现金日记账”,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收支业务;1.2现金收入的外来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戳记,并由出纳人员签章;1.3如需取现金时,出纳需填写《取现申请单》,须有财务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签字后方可取现。

1.4存取现金5000元以上须二人同行并由公司派专车存取;1.5现金支出后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并由领款人签字;1.6现金支出范围1.6.1支付个人劳务报酬;1.6.2员工工资及报销;1.6.3现金可支付单位结算金额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开支;超过结算起点以上的支出,应报财务部审核并报财务经理批准,方可用现金支付;1.6.4各种报账必须有批准手续、付款手续和付款凭据1.6.5现金可支付公司各部门临时借用备用周转金。

2.现金管理2.1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套换现金;2.2不准编制虚假用途套取现金;2.3不准白条顶库;2.4现金库存限额伍万元人民币;2.5不准私设小金库;2.6存放现金必须使用保险柜,保险柜钥匙由出纳专人保管,密码不得外泄,号码必须打乱,并不定期的更换保险柜密码;2.7财务负责人对库存现金要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和盘点。

3.现金记账及盘点3.1出纳人员依据会计人员填制的,经审核的有效凭证进行账务处理;记账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

3.2每日业务终了,应盘点库存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当日余额进行核对,作到日清月结;3.3现金出现长、缺款时,应及时报告主管经理,并在其他应收、付款中登记,待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列入损益;第四章银行存款管理制度1.银行存款收入1.1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逐笔顺序登记银行存款收款业务;1.2收取支票,及时送存银行,不得跨日;2.银行存款支出2.1单位间往来除特殊情况必须通过银行存款支付;2.2支付货款,必须填写收款单位详细名称;2.3预付货款时,必须同时收到相关业务合同复印件方可付款。

2.4银行间资金的调拔,必须填写《资金调拨单》注明转款理由、并且财务部长、中心领导主任签字,方可转款。

3.银行存款管理规定3.1银行账款未达账项要查明原因,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必须解决,如出现重大性差错,须及时上报主管经理,查明原因,并视其性质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法律责任;3.2不准套取银行信用3.3支票的使用规定3.3.1支票经管人员须将支票存入保险柜内保管3.3.2不准签发空白支票;3.3.3不准在未签发的空白支票上事先盖好签章;3.3.4办理账户注销手续,应将空白支票交回银行;3.3.5不准出借或转让支票;3.3.6不准签发空头支票;3.3.7不准签发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3.3.8不准将支票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签发;3.3.9支票遗失,应由责任人立即向开户银行挂失,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如因保管、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由当事人自行负责;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为规范我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结合我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单位属固定资产一律实行统一管理,各科室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出售、转让、内部转移或报废时,必须综合科备案,并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3、我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综合科专人负责,各科室固定资产由各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相关管理的各环节,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4、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专业图书、工具书、标本和陈列品等),按固定资产管理;(三)凡自制、捐赠或调拨的财产,符合上述所列的,都必须计价列入固定资产。

5、固定资产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

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活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

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等。

(三)通用设备。

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图书。

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五)其它固定资产。

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6、购入的固定资产,按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7、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8、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计价。

9、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10、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无发票的按同类设备市价)加上单位负担的运费、保险费、进口税金、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11、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计价。

12、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购建13、凡购建固定资产,必须由使用部门提前填写固定资产购置申请,经本部门负责人签字,报办公室逐级上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购置。

14、凡外购、外加工及自制的固定资产,在货物到单位或加工完成后,由办公室负责会同使用部门进行验收。

按技术规范与条件及质量检验标准,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经财务人员核定后,方可按管理程序分别建立固定资产帐目及卡片。

15、基建完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必须根据施工部门提供的竣工决算书,由办公室和使用部门或委托质量监理部门验收后,填写“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单”,经财务人员核定后,方可按管理程序分别建立固定资产帐目及卡片。

四、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调拨、内部转移及报废清理16、固定资产的对外出售,其价格应由使用部门会同财务人员、办公室共同确定,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定价。

17、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批程序为:单位主任批准;办公室备案,并进行相关的手续办理。

未经批准自行出售或转让固定资产者,一经查明,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其部门或有关人员,按账面原值进行经济赔偿。

18、需要固定资产的内部转移时,要由转出和转入方双方共同提出申请;经由办公室协调同意;报经单位负责人审核;财务人员及固定资产管理者,进行固定资产帐目及卡片调整。

19、固定资产的报废程序: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执行“先报后废”原则,先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送办公室,并说明原因,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经办公室、单位负责人批准。

严禁“先废后报”或“废而不报”。

五、固定资产的分管职责20、办公室管理职责(一)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出、调入、内部转移和报废等项手续,进行固定资产的专业化序列编号,并随时进行账务登记和相关管理。

(二)负责检查和监督各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随时掌握资产的整体状况和财产的完好状态。

(三)建立全单位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随时更新、调整和建立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卡片,使之卡与物相符。

(四)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的大修计划,收集设备修复后的检修记录、质量鉴定及检测记录等资料。

(五)建立和执行一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普查制度。

坚持每年一次的资产自查及核对工作,确保账、物、卡相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