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井巷工程”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熟悉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设计条件及服务年限2.1地质条件矿山第一水平石门大巷所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2~4,为稳定性较差岩层,涌水量400m3/h ,风量60m3/s 。
主井与副井所通过岩层f=4~6,中等稳定,风量均按80 m3/s考虑。
该矿井属于低瓦斯井。
2.2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山年产量200万t,其第一水平服务年限30a。
2.3井筒装备主井为双箕斗井,箕斗容积2.5m3,型号为FJD2.5(5.5)型。
主井内铺设Φ300mm排水管2条,并设有梯子间。
副井为双罐笼井,采用3#单层罐笼(YJGG-2.2型)。
副井内铺设有Φ200mm供风管2条,Φ100mm供水管1条,2条动力电缆,3条照明和通讯电缆,设有梯子间。
2.4运输设备及装备石门运输巷为双轨运输大巷,内设水沟,铺设有供风管2条,Φ80mm供水管1条,动力电缆1条,照明和通讯电缆3条。
电机车型号:ZK14-9/550;矿车型号:MG1.7-9。
3.主井3.1选择井筒断面形状选圆形,因为圆形断面受力条件好,通风阻力小,并且符合当代施工工艺,便于施工支护,适用于井筒服务年限大于15年的矿山,该矿服务年限较长,故选用圆形井筒。
3.2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选用槽钢组合罐道,材料为18号槽钢,其断面尺寸为200mm ×200mm 。
(书308)主罐梁选用28a 号工字钢,其高×宽=280mm ×122mm ;次罐梁为20a 工字钢,其高×宽=200mm ×100mm ;梯子梁主梁选20a 工字钢,高×宽=200mm ×100mm;梯子小梁选用14号工字钢,高×宽=140mm ×80mm 。
(手册3表附-6-1)3.3确定净断面尺寸:1)箕斗布置及其相应尺寸,mm箕斗型号:FJD2.5(5.5),其最大外形尺寸: 长×宽×高=1236mm×1452mm×4831mm002L m h b =++1()2x L A =+ 式中: L —─箕斗两侧罐道梁中心线间的距离0m —─箕斗两罐道间的间距;一般情况下0m =A+2c =1452+2×62=1576A —─箕斗的宽度;取A =1452a—─罐道宽度;取a=62(设计3,1149页)h—─罐道的高度;根据型号取h=200b—─同一根罐道梁双侧安装罐道时,两罐道底面的间距,等于罐道梁的宽度加上两垫板的厚度t。
b=1/2(122+100)+2×10=131mmt—─罐道卡与罐耳之间的间距;一般取t=10x—─罐道梁中心线至箕斗外边缘的距离。
故L=1576+2×200+131=2107x=1/2(2107+1452) =1780断面尺寸计算图2)梯子间的布置及其结构尺寸,mmM=1200+m+b3/2S=H-d式中M——梯子间短边梁中心线与井壁的交点至梯子主梁中心线间距m——梯子间安全隔栏的厚度,金属梯子间m=80b3——梯子主梁或罐道梁的宽度H——梯子间的两外边次梁中心线间距,即梯子间长度,取≥1600mm,平台上梯子孔左右宽度应不小于600mm,前后长度应不小于700mm,梯子梁宽均按100mm计算S——梯子间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d——梯子间另一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考虑安装应不小于300mm,取d=350mmM=1200+80+122/2=1341H=1600S=1600-350=12503)用图解法确定井筒直径:根据已有尺寸用CAD作图,量测出直径为5007mm,由于直径小于6.5米,则应按0.5米进级,故井筒直径D=5500mm4)验算并调整M,Δ1,Δ2Δ2=R- [x2+(C+e)2] 1/2 ≥200Δ1=(R2-S2)1/2+e-M-B- b2/2≥150M=(R2-S2)1/2+e-B- b2/2-Δ1≥m+1200+ b2/2Δ1——箕斗最突出部位距梯子梁内边的安全距离Δ2——箕斗最突出部位与井壁间的安全距离c——井筒中心线至罐道中心线的距离R——井筒近似净半径B——罐道中心线距箕斗一端的距离,B=726C——罐道中心线距箕斗另一端的距离,C=726b 2——梯子梁的宽带,b 2=100e ——井筒中心至罐道梁(最近的)中心的距离 m=80经计算,得 Δ2=230,Δ1=245,M=13413.4风速验算:(课本313)max 0Qv v s =≤ 式中: Q —─通过井筒的风量,m 3/s;取Q =80m 3/s v —─井筒内实际风速,m/s0s —─井筒内通风有效断面积, m 2;井内设梯子间时,0s s A =- A —─梯子间等面积,A 可取2.0m 2max v —─主井井筒允许的最高风速,m/s《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max v =12 m/s 则:v=80/0.25×3.14×4.5²-2.0=5.8<12 m/s 故井筒净直径满足通风要求。
3.5选择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该井筒穿过中等稳定岩层即Ⅲ类围岩(课本16),服务年限大于20年,故采用整体浇注混凝土支护,井壁厚度为T =300mm (手册3,164页184页)3.6计算各部分尺寸把2条Φ300mm 排水管布置在梯子间右侧,管路用U 型螺纹卡固定在罐梁上,具体情况见断面图。
3.7计算材料消耗(每米井筒) 井筒净周长:P=πD=3.14×5.5=17.27m井筒净断面积:S1=πD²/4=3.14×5.5²/4=23.75m²井筒设计掘进断面数:S2=0.25×π(D+2T)²=29.21m²每米井筒的掘进体积:V1=S2×1=29.21m2×1m=29.21m3每米井筒浇注混凝土消耗材料:V2=(S2-S1)×1=(29.21-23.75)×1=5.46m3每米井筒粉刷面积:Sn=P×1=17.27×1=17.27m2每米巷道罐道梁消耗:罐道梁埋入井壁的深度取壁厚的2/3,即200mm,从图中测量井筒断面上共用28a型钢罐道梁长8.0m重量取43.4kg/m,20a 型钢罐道梁长5.3m重量取33kg/m,14号工字钢罐道梁长3.6m重量取16.9kg/m,罐道梁层间距为4.168m。
(课本308页)故每米巷道罐道梁消耗钢材:(8.0×43.4+5.3×33+3.6×16.9)/4.168=145.74kg罐道消耗:每米罐道重量为38kg/m,一井筒内布置四条罐道,所以,每米竖井所需罐道为38×4=152kg/m。
巷道每米钢材消耗145.7+152=297.7kg/m主井特征主井井筒每米工程量和材料消耗3.8绘制井筒断面图按1:50绘制井筒断面图,见附图4副井的设计4.1选择井筒断面的形状选圆形,因为圆形断面受力条件好,通风阻力小,便于施工,服务年限长。
4.2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选用槽钢组合罐道,材料为18号槽钢,其断面尺寸为160mm×180mm。
1,3号罐梁选用28a号工字钢,其高×宽=280mm×122mm;2号罐梁为22a 工字钢,其高×宽=220mm×110mm;4号梯子梁主梁选20a工字钢,高×宽=200mm×100mm;5,6号梯子小梁选用14号工字钢,高×宽=140mm×80mm。
4.3确定净断面尺寸1)罐笼布置及其相应尺寸:3#单层罐笼YJGG—2.2型,尺寸:长×宽=2200mm×1350mm。
可乘人数为15人。
L1=m0+2h+1/2(b1+b2)L= m0+2h+1/2(b1+b3)式中:L,L——两相邻罐道梁中心线间距离1m——提升容器要求的罐道之间水平净间距,由罐笼型号确定0b1,2,3——罐梁的宽度其他符号同主井。
故L1=1350+2×(62+10)+360+1/2(122+110)=1970L=1350+2×(62+10)+360+1/2(122+122)=19762)梯子间的布置及其结构尺寸,mmM=1200+m+b3/2S=H-d式中M——梯子间短边梁中心线与井壁的交点至梯子主梁中心线间距m——梯子间安全隔栏的厚度,金属梯子间m=77b3——梯子主梁或罐道梁的宽度H——梯子间的两外边次梁中心线间距,即梯子间长度,取≥1400mm,平台上梯子孔左右宽度应不小于600mm,前后长度应不小于700mm,梯子梁宽均按100mm计算S——梯子间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d——梯子间另一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考虑安装应不小于300mm,取d=400mmM=1200+77+122/2=1338H=2×(700+50+40)=1580S=1580-400=11803)井筒直径的确定:用图解法确定井筒直径,量测出直径为5663mm<6米。
按0.5米进级则直径为6000mm。
4)验算并调整Δ2M:量得e=740Δ2=R- [C2+(N+e)2] 1/2 –r≥200M=(R2-S2)1/2+e-L≥m+1200+ b3/2式中Δ2——罐笼最突出部位与井壁间的距离r——罐笼收缩半径,此处r=0R——井筒半径N——罐道梁中心线距罐笼收缩尺寸Δy的距离,此处Δy=0C——井筒中心线距罐笼短边收缩尺寸Δx的距离,当罐笼不切角是C=A/2=1100e——井筒中心至罐道梁(最近的)中心的距离其他符号同前。
故Δ2 =3000- [11002+(1663+740)2] 1/2 =357.2≥200M =(30002-11802)1/2+740-1976= 1522.2≥77+1200+ 61=1338断面尺寸计算图4.4风速验算max 0Qv v s =≤ 式中: Q —─通过井筒的风量,m 3/s;取Q =80m 3/s v —─井筒内实际风速,m/s0s —─井筒内通风有效断面积,,m 2;井内设梯子间时,0s s A =- A —─梯子间等面积,A 可取2.0m 2max v —─副井井筒允许的最高风速,m/s《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max v =8 m/s 则:v=80/(1/4×3.14×6×6-2)=3m/s<8m/s 故井筒净直径满足通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