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
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

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说明方法特点作用
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
具体例子作例证。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
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
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
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
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

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

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
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
简明清晰。

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
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
最佳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
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方法释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题目的性质及作用: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
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
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
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
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
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
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
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
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
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
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
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
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说明方法题做题技巧:
(1)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那么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等。

②抓首总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抓住事物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宽窄、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
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
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
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

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
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
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
特色。

(3)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可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
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逐段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
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阅读
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
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
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
用逻辑顺序。

(5)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
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
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
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
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
等等。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说明中心就
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
或阐释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
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6)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
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