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七年级第八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一、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在小学,我们已通过下列三种实验,观察猜想得到。
⑴ 折叠 本册教材P 70图______示意。
(填图序号。
下同)(2)剪拼 本册教材P 70图______示意或本册教材 P 75图______示意。
(3)度量实际上,有可能:折叠时,边缝不易平齐,难以拼成一个平角;剪拼时,发现三个内角难以拼成一个平角,只是接近180°的某个角;度量三个角,然后相加,有的接近179°,有的接近181°,不是很准确地都得180°。
以致于怀疑我们的猜想: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
事实上,它是真命题,并且曾多次运用它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要判断它的“真“,必须进行 _________。
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1、分析 要想求得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纸片的折叠、剪拼过程给我们这样的提示:把三角形三个分散的角,全部或部分适当地集中起来,利用平角定义或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来证明。
这就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一些线,转化为易于证明的情况。
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__________.为了区别于原图形中的线,辅助线一般画成____线。
由剪、拼角给我们的提示,得到辅助线的添法,如图(1)、(2)、(3)、(4) 所示。
(2) (1) 图(1):剪掉三个角,拼接在它的一边BC 上,∠B 放在∠CDF 上,∠C 放在∠BDE 上EBC AD图(2)剪掉两个角(∠A 与∠B ),拼接在它的顶点C 处,其中∠A 放在∠1上图(3)剪掉两个角(∠B 与∠C ),拼接在它的顶点A 处,∠B 放在∠BAD 上(3) (4)图(4)剪掉∠C 放在∠DAC 上。
作辅助线是几何证明常用的方法,在书写几何证明时,首先应该写明辅助线的画法。
上面四个图辅助线的添法,可用下面的几何语言表达:1、作BC 的延长线CD ,在△ABC 的外部,以CA 为一边,CE 为另一边,画∠1=∠A 。
< >2、作BC 的延长线CD ,过C 点作CE ∥AB 。
< >3、过A 点作DE ∥BC 。
< >4、过A 点作射线AD ∥BC 。
< >5、在BC 上任取点D ,过D 作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
< > 请在上面五句话后面的< >内填上对应的图号。
2.证明:请你根据图(4)证明“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至此,我们明白,“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是一个真命题,并且,常被选作解决其他问题的依据,所以课本上,把它称之为_______。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表达式: △ABC 中∠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图(3),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表达式∵在Rt △ACB 中,∠C=90°(已知)∴∠A+∠B=9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表达式:∵△ACB 中,∠A +∠B=90°E BC B∴∠C=90°(即△ACB 是直角三角形)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表达式:△ACB中,∠ACD=∠A+∠B 推论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表达式:△ACB中,∠ACD>∠A,∠ACD>∠B结合教材P82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同一顶点处虽然有两个外角,但我们通常指一个。
在上图中,延长CA到点E,得到内角∠BAC相邻的外角∠BAE,再根据推论3、推论4,分别写出它们各自的几何表达式。
推论3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4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证明上面四个推论:推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的作用1)在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已知两角求第三角或已知各角之间的关系求各角。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利用推论1求另一个锐角或已知两个锐角的关系,求这两个锐角。
另外,推论1常与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结合来证角相等。
3)利用推论4证三角形中角的不等关系。
2.阅读例题例1.已知:如图02-13△ABC中,∠C=90°,∠BAC,∠ABC的平分线AD、BE交于点O,求:∠AOB的度数。
另解:同上可得到∠1+∠2=45°∴∠3=∠1+∠2=45°(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AOB+∠3=180°(平角定义)∴∠AOB=180°-∠3=180°-45°=135°∴∠AOB=135°例2.AB与CD相交于点O,求证:∠A+∠C=∠B+∠D思路分析:在△AOC中,∠A+∠C+∠AOC=180°(三角形内角定理)在△BOD中,∠B+∠D+∠BOD=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C+∠AOC=∠B+∠D+∠BOD(等量代换)∵∠AOC=∠BOD(对顶角相等), ∴∠A+∠C=∠B+∠D 这道几何题是一对对顶三角形组成的几何图形.因为我们发现了两个三角形,所以便联想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思路,使问题解决了.可是这道题的应用价值很值得开发,它是一类几何题打开思路的“桥梁”,借助它可顺利到达“彼岸”,请看实例.如图,∠A+∠B+∠C+∠D+∠E= .揭示思路:从图形中观察出现对顶三角形,此时便使我们设法把5个分散的角转化在一个图形中,在这种想法趋使下,使我们想到对顶三角形这“桥梁”.结合图形,连CD,立即可发现,∠B+∠E=∠1+∠2∴∠A+∠B+∠C+∠D+∠E=∠A+∠ACD+∠AD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教材p83例5可归纳出一个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专题检测㈠填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则每一个锐角等于______度。
2、△ABC中,∠A=∠B+∠C,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3、国旗上的五角星中,五个锐角的和等于度。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个钝角。
5、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能超过度,最小内角不能大于度。
6、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8°,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7、已知△ABC,①若∠A=50°∠B=60°, 则∠C=___。
②若∠A=50°∠B = ∠C , 则∠C =______.③若∠A=50°,∠B-∠C=10°,则∠B =____④若∠A+∠B=130°,∠A-∠C=25°,则∠A =____,∠B =____,∠C=____。
⑤已知:∠C=2∠B,∠B比∠A大20°,∠A=__,∠B=__,∠C=__。
9、在△ABC中,∠A是∠B的2倍,∠C比∠A+∠B还大30°,求∠C的外角。
9、△ABC中,∠A=40°,∠B=60°,则与∠C相邻的外角等于_________10、△ABC中,∠B=∠C=50°,AD平分∠BAC,则∠BAD=_______.㈡选择11、已知,在△ABC中与最大的内角相邻的外角是120°,则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12、△ABC中,∠A∶∠B∶∠C=1∶2∶3,则∠B=()A、30°B、60°C、90°D、120°13、一个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其相邻的外角,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斜三角形㈢解答14、在△ABC中,∠A是∠B的2倍,∠C比∠A+∠B大30°,求∠C的外角。
15、等腰三角形AB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㈣证明16、如图,∠A+10°=∠ACB, ∠B=42°,∠ACD=64°.求证:AB∥C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