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安徽省皖西南联盟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21届安徽省皖西南联盟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A.属于徐州会战的一部分B.体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C.是国共联合抗日 典范D.完全扭转了抗日战争的颓势
8.下图所示为1954年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幅画报,主题是"练好身体 加紧生产",画报描绘了工人们在空地上一起进行身体锻炼的场景。该画报意在表达
A.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一五"计划取得辉煌成就
C.人民热情投入工业化建设D.全民健身成为社会新风尚
9.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俄狄浦斯为使城邦免受瘟疫之灾而奋力追凶。尽管俄狄浦斯犯了“弑父”的大罪,但仍然受到观剧者的推崇与欢迎。这反映出古希腊
A.忽视了对民众的道德建设B.戏剧内涵有待提升
C.维护公共利益已成共识D.公民缺乏独立思考
10. 15世纪,英国出版商卡克斯顿出版了大量书籍。为吸引买家,他称某本书是"王子、领主、男爵或骑士"的必读书,同时还会加上适合"所有普通人"的字样。大众读者甚至可以和贵族们拥有同样的书籍。这反映出
A.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B.应对中美联合的挑战
C.拉拢广大 发展中国家D.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第II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1月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宣布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中英签署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最终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联合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1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文士“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如孟子作书七篇,邹行(阴阳家代表)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老子著上下篇,慎到(法家代表)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氛围宽松B.儒学的影响力式微
C.士人地位显著提高D.诸子百家趋向融合
2.下图是出土于今河南南阳的东汉中晚期墓葬中的画像石上的画面(局部)。该画面反映出当时
B. 统治集团对国际形势形成理性判断
C. 传统天朝体制的影响逐步消除
D. 中国外交开启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6.《湘报》曾刊登1897~1898年湖湘地区的科举试题,如浏阳县试题为"伸民权可以尊君说"罢谏官设议院",宝庆府试题为"光武禁奴林肯禁黑奴论",永州府试题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说"等。材料信息反映出当时
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5.《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说“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借此通商,永相和好。“清廷签约代表耆英也认为。“惟一切善后事宜,尚须明晰要议,立定章程,尽一办理,方可期一劳永逸,永杜兵端”。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 国家平等交往原则在中国确立
——摘编自人民网《中英建交,一场22年的长跑》
材料二 十多年来,中英双边贸易额翻了二番,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了20倍,两国每年人员往来翻了一番,中国在英留学生从12方人跃升至22万人。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
——摘编自2020年9月海外网《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再谈中英关系∶坚持三条原则》
A. 犁耕技术在中原地区推广B.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加强
C. 男耕女织的分工协作发达D. 农民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3.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D.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
11.下表所示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国民收入统计状况摘要。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B.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
C.工业革命滋生贫富分化现象D.自由主义思潮正在流行
12. 1973年9月26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强调∶"缓和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国际关系根本变化的开始……缓和意味着克服矛盾和来自反对和平共处的阻力。"葛罗米柯这一发言反映出当时苏联的主要意图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世纪以来,中英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水。
材料 本书改变传统中国历史以王朝循环为结构的固定模式,对中国历史尤其是被传统叙述方式所忽略的社会生活、民间社会、世俗信仰以及中外交流等方西均做了细致的描述。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中国,叙述有确切文字——甲骨文以来至汉代的历史;第二部分,面向西方,叙述三国至唐代的历史;第三部分,面向北方,叙述宋至明的历史。
A. 士子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B. 读书人知识结构的新变化
C. 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变化D. 传统的知识环境开始改变
7.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上海即将沦陷之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实际只有400多人)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士气的英雄事迹。此役
A. 逐渐成为一门艺术B. 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 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D. 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4.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B.强化了中枢权力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