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写规定(仅供参考)
这是我们以前用的格式,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工程技术报告采用Microsoft word软件,按信息中心统一规定的版本编写,各工程报告的编制格式以模板的形式在中心网发布。
幅面大小
工程技术报告一般采用A4纸。
上厘米、下厘米、左厘米、右厘米,页眉厘米,页脚厘米。
封面格式和内容按照《设计产品视觉识别手册》执行。
扉页
工程技术报告扉页应按照工程技术报告内容,附相关的资质证书。
资质证书计划经营部归口管理,采用彩色胶印,并加盖专供《XXX报告》使用的字样。
审签页
按《产品分级与质量评定管理办法》(KHIDI-ZY07-20XX)规定的工程技术报告的产品等级,按照《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分解划分细则》的规定逐级审签。
分为工程审签页和报告审签页。
正文目录格式
正文和目录的格式要求如下,使用时采用相应的报告模版中规定的样式选用:一般报告只表示到两级,对大型的综合报告,可表示到三级目录。
“目录”二字:小二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单倍行距、段前为20磅、段后为15磅、二字之间间隔4个半角
字符。
一级目录:顶格起排,四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且段前6磅段后0磅,固定行距20磅。
二级目录:段前缩进5磅,小四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 且段前0磅段后0磅,固定行距20磅。
三级目录:段前缩进10磅,小四号,汉字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段前0磅,段后0磅,固定行距20磅。
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半角字符距离,目录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连接。
若只有二级目录,则二级目录用上述三级目录的格式。
目录页码
目录页需另编页码,目录页的页码用小写罗马数字,ⅰ、ⅱ,小五、居中。
附件目录
对于直接附在正文之后的附件目录,紧接正文目录之后列出。
对于单独出版的附录的目录需单独一页放在正文目录之后,附件目录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附件1 ”。
格式:顶格起排,四号、汉字字体,西文Times New Roman,且段前15磅,段后0磅,单倍行距。
正文层次划分及编号
层次划分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层,从章开始编号,章以下是节、条、款,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的编号应连续,节的编号在所属章内连续,条的编号在所属节内连续。
标题一编号用1、2、3表示;
标题二编号用、、、表示;标题三编号用、、表示;标题四编号用、、表示;对于并行叙述的正文条文,编号用、、表示;下一级编号用①、②、③表示。
其中标题编号顶格;并行叙述的正文条文,每一编号空二字起排,编号与文字之间空一个字的距离。
图、表按篇章编号排列序号,如小节内只有一张图标时表示为“图”“表”,如果节内不止一张图表编为“图、图”“表、表”。
图的编号与图名空四个半角字符的距离,位于图的下部居中;表的编号与表名空四个半角字符的距离,位于表的上部居中。
正文格式规定
单独一页的章标题:二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加粗、水平居中,段前250磅、字符间距1磅,段前段后15磅。
标题一:小三、汉字黑体、西文Arial、段前20磅,段后0磅,编号和正文之间空一个半角字符,倍行距。
标题二:四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段前15磅,段后0磅,编号和正文之间空一个半角字符,倍行距。
标题三:小四号、汉字黑体、西文Arial、段前12磅、段后0磅,编号和正文之间空一个半角字符,倍行距。
标题四:小四号、汉字仿宋或楷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加粗、段前12磅,段后0
磅,编号和正文之间空一个半角字符,倍行距。
四级标题以下的标题编号或无标题但正文段落需要编号利用“、”,字体及段落格式用正文。
“、”编号以下若有标题或者无标题但正文段落需要编号且编号数目较少时编号用“1)、2)”;无标题但正文段落需要编号且编号数目较多时编号用“a.、b.”,字体段落格式同正文但段落采用悬挂式缩进。
标题格式说明:对于小型报告或正文逐段编号的文档,如《施工技术要求》等,标题层次较少,去掉低层次标题格式,保留高层次格式。
正文文字:小四、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磅,首行缩进厘米或两个汉字。
图号及图名、表号及表名:小四号、汉字黑体、、西文Times New Roman1、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3磅,段落居中。
若有单位,单位紧接图名、表名之后,用刮号刮起来,单位字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表格内文字:五号、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2磅,居中。
表附注:小五号、汉字字体宋体或楷体,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磅,表格或附注与后面的段落之间空一行。
首行缩进厘米。
标题1、标题2之后直接为正文时,标题与正文之间要
空一行。
表格末尾或表附注之后与正文之间要空一行。
每章的第一页重新另起一页。
页码
页码编排格式规定为:X-XX,居中,例如第一章第一页表述为1-1;报告中的附图、图册、配套蓝图均要求编页码;正式报告每册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00页以内,超过300页的应分上、下册;报告厚度超过7mm应在书脊上加报告名称。
页眉
报告的正文应加入页眉,页眉为宋体小五号字,字符间距磅,单倍行距,具体格式可根据报告内容调整,一般可采用页眉左侧为报告名称,右侧为篇章名称,下加双画线。
公式
较长的公式需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行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计量单位,应在公式下方的“式中”注释,“式中”左起顶格
写,每条注释均应另行书写,移行时,与其开始书写文字时的位置对齐。
公式举例:
式中: P1——进气压力,Pa;
P2——排气压力,Pa;η——等熵效率; T1——进气温度,K; T2——排气温度,K; r——比热容量系数。
应注意,当在文中叙述没有数值的单位名称时,要写出全称。
计量单位和符号、代号
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应采用斜体字母;上、下标应采用正体字母;作为下标的数字应采用正体;代表序数的拉丁字母符号应采用斜体字母;计量单位符号用正体。
数字的用法
带有数值的分数、百分数和比例数的书写,应采用数字符号,分别写成3/4、34%和1∶。
带有表示偏差范围的数值,如20±2℃、±不应写成20℃±2℃、±。
在叙述性文件中,描述绝对值相等的偏差范围时,应采用“允许偏差为”的用词,不应写成“大于”、“小于”、“超过”等。
表示参数范围的数值,如10N~15N、10%~30%、20°~30°,不应写成10~15N、10~30%、20~30°。
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如80m×15m×30m、240mm ×120mm×60mm,不应写成80×15×30m、240×120×60mm。
当条文中列有同一个计量单位的一系列数值时,可仅在最末一个数字后写出计量单位的符号,如10、12、14、16Mpa。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作90年,1950~1990年,不能写作50~90年,文中不能出现“今年”、“明年”等字样。
公历日期格式为: “20XX年2月6日或20XX-02-06(表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