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培训讲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作业第一章课堂教学能力研究1、为什么说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1.课堂有最大的时间权重———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2.课堂有最高的价值效用———育人的素质水平质量最高3.课堂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各学科搭配组合科学4.课堂教学有默契的学段衔接———学生素质发展具有连续性5.课堂有良好的内外条件———营造了专业的教育环境量———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性6.课堂有丰富的教学容7.课堂教学有强大的推进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强劲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1.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水平2.教学能力是教师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表现———决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3.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本质特征2、现代教学论对教学目的、任务、原则、内容、过程、方法、形式、教师作用方面都与传统教学论的认识不同。
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不同的认识,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有何不同?在教学目的方面“必须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在教学任务方面要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
在教学原则方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同时又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教学原则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使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尽最大可能的结合,保持足量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方面要让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和目的,引导他们探索式的学习,自我感知记忆活动的规律,进而提高认识能力。
对知识和技能不仅要记忆、理解、应用,而且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情感、坚定的意志。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掌握读书和思维的方法。
在教师的作用方面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学习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而且要不断地指导学生提高智能,得到发展。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外部动因,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学形式方面将诸多的教学形式因课因人综合在一起使用,目的在于克服班级授课的弊端,因材施教,3、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有哪些?(一)借鉴中感悟实践中探索学习中升华反思中前进第二章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什么是教学设计能力?答: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
2、结合你的实践或你对同事教学的观察,分析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答:1. 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 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3、教学设计表现为教学预案。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答: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活动时间。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突出学生活动时间?设计时侧重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环节最多;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的时间最多;第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设计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最多。
教学设计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容。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第一,设计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
第二,设计学生积极研讨的内容。
第三,设计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
教学设计要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减少教师讲授时间?①多设计点拨,少设计讲解;②多设计“情境”,少设计“平静”;③多设计“一举几得”的问题,少设计“几举一得”的问题4、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1.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骤:研究、“吃透”教材,明确、理解《课标》要求2.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二步骤:设计完成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的途径 3.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三步骤:借助教材拓宽知识和技能领域4.课堂教学设计的第四步骤: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智能、非智能因素的培养5.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五步骤:借助教材实施“人格本位”教学6.课堂教学设计的第六步骤:书写设计方案《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稿授课教师:杨忠英培训时间:5月23日培训地点:大平中学多媒体教室第一课时培训内容:课堂教学能力界说课堂教学能力指教师在课堂上按国家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本领。
课堂教学能力首先应界定的是“在课堂上”。
之所以强调课堂教学,是因为课堂教学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按国家要求”即给课堂教学提出的具体任务和规定的具体标准;“完成”是指按照国家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际是指教学的“到达度”;“本领”就是技能、能力,这里指的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属教师外在的能力素质。
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许多单项教学能力,比如,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版画能力、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的能力等等。
夸大一点说,课堂上教师的举止言行都可以归纳到教学能力范畴,因为它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对教学结构产生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在诸多单项教学能力中确立的:1、教学设计能力——确定整体教学效果方面的关键性的单项教学能力。
2、开放性教学能力——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方面的关键性的单项教学能力。
3、整合性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关键性的单项教学能力。
4、教会学生“愿学”、”会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生存本领方面的关键性的教学能力。
培训时间:5月23日培训地点:大平中学多媒体教室第二课时培训内容: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能力在教师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学能力所表现的环境处于全部教育环境的核心位置上,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1、课堂有最大的世界权重——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神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显然,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如果说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课堂教育则是主导作用的“中坚”。
2、课堂有最高的价值效用——育人的素质水平质量最高课堂教学内容能性自然到社会,从生理到心理,从理论到实践,丰富多彩,是学生知识和只会的源泉,能教会学生系统的生存能力。
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其他教学形式取代不了的。
3、课堂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各学科搭配组合科学虽然各学科相对独立,但是课堂教学毕竟是多科并进的,文理两大类学科相互交替进行,从学生综合素质意义上来讲,课堂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心,也是各学科教师对学生施教的“团体赛”的中心。
4、课堂教学有默契的学段衔接——学生素质发展具有连续性课堂教学排列有序,它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而循序渐进的。
各个学科是这样,各个学段也是如此。
从这个层面来看,课堂是学生素质连续发展的中心,也是各年级教师对学生施教的“接力赛”的中心。
5、课堂有良好的内外条件——营造了专业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鸡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意识,知道该如何去学习。
6、课堂有丰富的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新课程不是“只是本为”教学,而是“人格本位”教学。
新课程要求,每节课的教学容量达到最高水平,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这一要求,只有课堂教学才能做到。
7、课堂有最强大的推进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强劲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
对学生发展推进动力最大的、最有效的,非课堂教学莫属。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教学能力直接体现教师之间的明显差异,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2、教学能力是教师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表现——决定教师综合素质水平。
3、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本质特征。
培训时间:5月30日培训地点:大平中学多媒体教室第三课时培训内容: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若干因素。
一、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1、现代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在教学方面,传统教学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双基”似乎就能满足社会需求。
然而,教学的真正目的已经转移到应试教育。
培养出缺乏技能和想品德修养的高分或者低分的“低能”人。
现在教学主张,要培养出文明幸福的人。
总之一句话:必须把一切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通过课堂教学要为学生配制一把打开心扉和知识宝库的万能钥匙。
(2)在教学任务方面,传统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系统知识,强调传授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品质,坚持教学的教育性。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
在教学原则方面,传统教学原则都是型教师的角度提出来的,其指导思想偏重于“教与学”中的“教”和“师与生”中的“师”。
现代教学原则则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同时又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教学原则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教学主张分学科教学;现代教学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内部联系。
在教学过程方面,传统教学过程有明确而固定的模式要求,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教学对象而改变的。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教学采用“注入式”和“填鸭式”。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要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使用终生学习的工具”而服务。
在教师作用方面,传统教学论以教师为中心,现代教学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形式方面,现代教学论以课堂为主,辅之个别教学等形式,因材施教,兼顾所有学生。
2、教学要一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3、课题教学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能力基础。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
2、选择最佳教学方式的能力。
3、确定高层次教学目标的能力。
4、创新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
培训时间:5月30日培训地点:大平中学多媒体教室第四课时培训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借鉴中感悟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借鉴不是临摹、效仿、照抄,而是从经验中悟出道理。
借鉴不是借“标”,而是悟“本”。
学习他人经验必须从根本上学,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景象中感悟教学真谛。
实践中探索借鉴是“他山之石”,探索是“自我发现”。
每一位老师都有构建自己的“战略进攻系统”,充满自信,敢于探索和创新,不怕失败,肯定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