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及其运用学生姓名:苏丹学号:2014002019班级:MSW2014(2)学部:MSW教育发展中心学年学期:2014-2015-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及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
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
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其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克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中主要方法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中主要方法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总体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主要方法的基本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最根本的方法。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书本上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客观实际和思想实际的问题,同时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自身的内在要求。
理论根源于实际,没有实际,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是实际的反映,正确与否需要和实际相比照;理论反作用于实际。
实际联系理论是实践的必然要求。
理论无实际则空,实际无理论则盲。
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的认识方式。
在认识活动的思维进程中,只有理论而无实际,或只有实际而无理论,都是不科学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理论和实际同物质和意识、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这四对矛盾或范畴构成了认识论结构的四个层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前提,它规定着认识论展开的基本方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中心线索;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主体内在活动层面和主体外在活动的统一,是主客体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观念中的反映,是从主体内在活动层面所研究的认识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是吃透理论,即认识一般原理,把握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搞清实际,即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既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2、总体方法总体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
总体方法的基本要点是:第一,研究对象是总体。
首先,生产关系是社会总体的最深层结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总体),其中生产关系是社会总体最深层、最基础的结构,理解某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的总体结构,必须从研究这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开始。
其次,生产关系也是一个有机的总体。
马克思提出了“生产是总体”的命题,认为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是构成生产总体的基本要素和环节,各要素和环节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联系、有序运动,构成有机总体。
第二,总体分为“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两个基本方面。
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包括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两个基本方面,“具体总体”是指研究对象一开始在人们面前呈现出来的状态,“思想总体”是指具体总体经过思维加工,在思维中再现出来的“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
“思想总体”起始于“具体总体”,并且“思想总体”要在思维中再现“具体总体”,但这种再现不是简单的摹写,而是经过人的思维“加工”后的再现。
第三,“思想总体”对“具体总体”的再现是一系列范畴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有序演进,最终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
首先,思想总体对具体总体的再现是一个对具体总体加工的过程。
其次,思想总体是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些范畴不是以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进行排列,而是由它们在总体中的地位所决定。
范畴之间的转化是借助于一系列中介环节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最终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
3、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即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方法化。
所谓矛盾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分析事物矛盾、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
它要求人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原理,根据事物的矛盾本性去揭示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事物与外部其他事物之间、事物发展进程中的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等,因而它是人们分析事物矛盾、解决矛盾问题的普遍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从具体的矛盾分析看,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逻辑、不同的认识对象和关系来把握其思想内容,但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时一是从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事物的矛盾,二是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分析事物的矛盾,三是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分析事物的矛盾,最后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
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以利益为基点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以利益为基本视角去探究社会现象、社会主体言行, 揭示主体言行与社会现象的利益动因并把握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去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无论上层建筑还是意识形态,都不可能脱离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物质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和前提。
在阶级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具体地运用为阶级分析方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 剥削阶级虽然消失了, 人与人之间根本对立的利益关系也不存在了, 但人们的利益差别并没有消失, 利益关系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利益分析方法仍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把握人们思想行为规律的有效途径。
是调节利益矛盾,调动利益主体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时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确定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
二是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
三是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
利益分析法的落脚点,是正确处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
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敌斗争,维护人民的正当的利益;二是搞好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结构,使之在一个总的目标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指向目标的最佳构成机制和正合力。
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是一名社区的负责人,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这四种方法。
前不久,单位遇到一个问题,现尝试用矛盾分析法加以分析。
小田,女,34岁,因工作调动从别的社区调到我社区。
通过不到一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小田是一个工作能力突出,有创意,有想法的人,为人直爽,而且工作认真主动。
小田的优点突出,缺点也非常明显,她是一个容易钻牛角尖的人,缺乏大局意识,本位思想严重,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不会考虑别人和环境因素,一定要执意去做。
这些优缺点也得到与她共事多年的同事认可。
前几天,她擅自接了一个关于开放社区学校场地供居民活动的项目,最后需要社区主任签字盖章,她没办法才来找我,要求我签字盖章,我当时就拒绝她,表示我们社区不运作这个项目。
她到我们社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情况不了解,我们的社区学校离居民楼很近,平时白天孩子上学在操场活动时的声音,楼上居民家中听的非常清楚,因为是学生正常活动,扰民也没有办法。
但是要把学校场地对外开放,扰民时间就会延长和加重。
她在做之前没有和我这个社区负责人商量项目是否合适在我们社区运作,而是自己做主。
当时她情绪比较激动,觉得自己做工作,开放场地是件好事,我不但不支持,还拒绝她。
非常不服气。
我当时也跟她解释我不同意的原因,但小田还是坚持己见,觉得自己委屈。
这件事发生后,小田开始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拖沓,我找她了解情况,她表示既然干活还要请示,那以后她就不干工作,不守纪律,并且说我和街道都没有权利辞退她,她就这样了。
小田这个事件,我尝试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
首先,从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是指矛盾分析方法的统一性、普遍性;矛盾分析方法的个性,是指矛盾分析方法的差别性、特殊性。
小田事件的共性我觉得因为工作分歧和同事发生矛盾,产生不满情绪;个性是小田这个人性格直爽,本位思想严重,凡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听别人的劝阻,在发生分歧后,采取消极怠工的方式抵抗。
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普遍性存在于矛盾分析方法的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其特殊性表现出来、并且是从其特殊中所体现的普遍而抽象出来的;没有矛盾分析方法的个性,也就没有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
反之,矛盾分析方法的个性、特殊性中又包含(体现)着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普遍性,并与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没有矛盾分析方法的共性,也就无所谓矛盾分析方法的个性。
小田事件中,小田自身的个性与工作中和同事发生分歧这个共性问题相互对立统一。
其次,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总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构成的,认识、分析事物的矛盾,必须弄清楚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的基本状况及其联系,这叫“两点论”地分析矛盾。
矛盾分析方法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当我们把事物矛盾的“两点”区分开来后,就要对之作进一步分析,从而发现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其中必有一个方面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能起辅助作用。
小田既有认真肯干的一面,又有钻牛角尖,本位,偏执的一面。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主要依据自己的感受判断,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小田的性格中,强势,固执己见,不顾全大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应该根据她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找对策,并且要结合她认真肯干,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寻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
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起来分析解决小田事件。
最后,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分析事物的矛盾。
当我们认识、分析事物的矛盾时就会发现,有些矛盾是事物自身的内在关系所构成的,它是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缺少了它事物便不复存在,我们把此类矛盾称之为内部矛盾;而有些矛盾则是由此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外在关系所构成的,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外部联系,我们把此类矛盾称之为外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