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
内容摘要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县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之所在。
本文分析了我县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县生态旅游的主要策略: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力;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旅游热点;加大保护和执法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优势特色旅游
目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4
二、阳山县生态旅游业的现状——————————————————4 (一)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生态旅游条件良好———————4 (二)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发展生态旅游初见成效————————4
三、阳山县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四、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5 (一)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力—————————————————5 (二)统一规化有序开发,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5 (三)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6 (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旅游热点—————————————6 (五)加大保护和执法力度,保护生态环境————————————6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7
(七)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发展———————————7
参考文献——————————————————————————8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的新时尚,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必然的选择。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方向。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于八十年代后期,最先明确使用这一名词的是塞勃罗斯·斯柯里(Ceballos-Lacurain)。
他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考察、观赏、欣赏风景、野生动植物以及能在此地发现的所有现存的文化现象的特点的目的,到较为偏僻或未被
污染的地区旅行”。
简单地讲,生态旅游就是把旅游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是回归大自然之旅。
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它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观赏、探险、狩猎、考察时,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尽享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之乐。
①
二、阳山县生态旅游业的现状
(一)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生态旅游条件良好
1.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阳山县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石螺森林温泉、水口鱼水旅游风景区、连江山水风光、玉龙宫溶洞、县城贤令山、连江山水风光美如画,具有“人间常云桂林好,只缘未到阳山来”的美誉。
阳山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达276万亩,林覆盖率达69.5%,是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最大的县。
其中,秤架自然保护区,属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这是有世界上亚热带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被誉为同一纬度带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野生动物、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保护的植物37种、动物30种。
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如北山古寺、摩崖石刻、韩愈墨迹等。
总之,阳山县具有自然生态优美、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内涵厚重等特点,既是观光揽胜、回归自然的好去处,也是体验民俗、寻文访古的好地方,更是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的天然氧巴,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明显优势,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
2.清远市“发展大旅游”战略,给我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我县生态旅游业虽起步晚,但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抓住清远市大发展旅游事业的机遇,完全可以做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二)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发展生态旅游初见成效
近年来,阳山县紧紧围绕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和生态体育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的明确定位,在当地良好而又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开发自然景观,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近年先后推出了石螺森林温泉、鱼水小桂林、北江源漂流等一批景区,并引资开发神笔洞、东山生态林等景点,建设马骆桥温泉、洞冠风景区等基础设施,使阳山秀美的山水和自然生态逐步放射出迷人魅力,深受珠三角及港澳游客的青睐,前来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探险搜奇的各方人士日益增多。
阳山县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的最新“亮点”,已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已成为阳山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2006年共接待游客149.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6%,旅游企业营业收入1.1亿元,成为阳山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拉动第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
三、阳山县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县起步较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
①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②内部资料,阳山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7日。
规划滞后,档次不高。
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景区景点规划无特色、无靓点,主题定位不凸显,主打品牌意识不强。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
各景区各自为政,景点分散,分散经营,景点呈单体,规模较小,难于形成凝聚力。
三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如广东第一峰景区距离县城有50公里之遥,道路狭窄,多陡坡急弯,使不少游客而望而止步。
四是环保意识淡薄,景区污染加剧。
我县生态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游客与日俱增。
但有关部门目前只着重于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落实工作。
因而造成了景区环境的污染。
笔者走访了广东第一峰,石螺温泉等景区,随处可见被丢弃的饮料罐、塑料袋、纸屑等杂物,有的游人甚至随处便溺,有的景区内还存在开山采石,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等现象,凡此种种,给景区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
面对全社会的生态旅游热潮,如何赶上这一潮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县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之所在。
我们必须立足生态优势,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
(一)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阳山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把生态旅游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应成立由林业、旅游、环保、交通、城建、宣传、财政、文化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统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从而聚合部门行业优势,形成合力攻坚良好态势,确保这一产业尽快做大做强。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规划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纲。
当前,我们要抓住阳山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全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高起点、建设上高水平、发展上高效益。
要着力打造三大生态旅游板块:
1.打造“四驱之城、越野之都”。
我们要进一步瞄准四驱越野这个风靡世界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利用阳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青林密、河流众多、地形多样的得天独厚优势,进一步完善四驱车越野运动基地,以车搭台、以车汇友、宣传阳山、振兴阳山,使之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景点、新热点、新亮点。
2.叫响南粤第一峰,做大与其相毗连的秤架自然保护区的文章。
阳山广东第一峰位于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境内,海拔1902料,比五岳之中的东岳太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高,巍巍峨峨,直插云宵,人们因而誉称它为“广东屋脊”。
此地一派原始森林景色,高山耸立、奇峰竞秀、古树苍劲、瀑布壮观、温泉清秀,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甚为丰富,是全省七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是获国家批准成立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也是省级珍稀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工作,提高广东第一峰的知名度,使之成为避暑以及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成为我县生态旅游的龙头。
3.进一步引资开发神笔洞、东山生态林等景点,加快建设马骆桥温泉、洞冠风景区等的基础设施,使阳山秀美的山水和自然生态逐步放射出迷人魅力。
(三)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活动内容的开发。
我县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内容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
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