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课程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ignal and System课程号:13202002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52. 学时:56(其中: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 课程类别:大类平台必修课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6. 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7. 开课单位:通信工程二、课程介绍《信号与系统》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有关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时间函数f(t)及离散序列x(n)的各种表示方式;2.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系统特性的各种描述方式;3.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激励信号通过系统时所获得的响应。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等。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共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信号与系统概述知识要点: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应用,信号的定义。

第二节信号的描述和分类知识要点:信号的描述,信号的分类。

第三节典型基本连续信号知识要点:正弦信号,指数信号,复指数信号,抽样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

第四节信号的基本运算知识要点:信号的微分、积分运算;移位运算,反褶运算,尺度变换运算,以及组合。

第五节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知识要点: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

第六节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知识要点: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相关计算题。

可以作为选讲部分。

第七节信号的分解知识要点:信号的直流与交流分解,信号的偶、奇分解,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解,信号的脉冲分量分解,信号的正交函数分解。

第八节系统的描述和分类知识要点: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系统的联结。

第九节线性时不变系统知识要点: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

教学重点:信号的分类、典型基本连续信号、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

教学难点:建立信号的概念、建立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周期、能量等运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基本连续信号的表达方式及其波形;冲激信号及其性质;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信号波形相加、相乘、求导、积分的运算;信号波形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任意连续信号的冲激函数表示;信号的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能力、技能培养:理解信号的概念,了解不同类型信号的时域表现形式,掌握不同类型信号及系统的识别方法;熟练掌握信号周期的求解方法;掌握典型信号及性质,能够做到给出信号表达式会画信号波形图,给出信号波形图能写出信号表达式;能够用阶跃信号表示分段函数;掌握与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相关的乘积、微分、积分等运算。

掌握对多个信号进行相加、相乘,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要注意相加、相乘之后的规律;掌握对信号波形进行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了解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分类,了解系统的性质;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线性时不变性等;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积分、微分、频率保持、分解等性质。

(三)实践与练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作业,作业可以是书后习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选。

(四)考核要求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会判断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能量和功率信号,计算信号的功率;会判断是信号否为周期信号,会计算周期信号的周期,会计算能量信号的能量,功率信号的功率;掌握基本连续信号的表达方式及其图形;掌握冲激信号及其性质;了解冲激偶信号及其性质;掌握对信号波形相加、相乘、求导、积分的运算;掌握对信号波形进行平移、反转、压缩、扩展的变换;掌握任意连续信号的冲激函数表示;了解信号的分解;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性质;会判断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时变与时不变、因果与非因果;掌握系统的分解性质,掌握零输入响应是初始条件的线性函数、零状态响应是输入信号的线性函数。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共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建立知识要点:系统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

第二节齐次解、特解的解法知识要点: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齐次解和特解;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第三节零输入、零状态响应知识要点: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方法;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含义。

第四节冲激、阶跃响应知识要点:冲激、阶跃响应的计算方法;冲激、阶跃响应的的含义。

第五节卷积知识要点:卷积积分的计算,卷积积分的物理意义。

第六节卷积及其性质知识要点:卷积及其性质,利用卷积及其性质进行卷积运算。

教学重点:系统响应的两种分解、四种响应之间的关系;卷积运算。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卷积积分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各类响应的含义及运算;卷积的含义及卷积运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系统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了解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掌握计算微分方程的齐次解和特解;了解齐次解与特解、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之间的关系;掌握初始条件和起始条件的含义;掌握分析系统的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掌握计算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方法;掌握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含义,会计算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掌握卷积积分的图解法;理解卷积积分的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积分的解析法;掌握利用卷积的性质计算卷积。

2.能力、技能培养:了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方法的精髓,掌握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时域求解系统响应的各种方法。

(三)实践与练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作业,作业可以是书后习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选。

(四)考核要求了解系统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掌握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掌握计算微分方程的齐次解和特解;了解齐次解与特解、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之间的关系;掌握初始条件和起始条件的含义;掌握分析系统的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掌握计算自由响应、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方法;掌握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含义,会计算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掌握卷积积分的图解法;理解卷积积分的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积分的解析法;掌握利用卷积的性质计算卷积。

第三章连续信号傅里叶分析(共1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知识要点: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傅里叶级数,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频谱。

第二节傅里叶变换定义知识要点:傅里叶变换定义,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性质。

第三节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知识要点: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定义,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及傅里叶变换频谱。

第四节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知识要点:信号的抽样,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第五节抽样定理知识要点:时域抽样定理,频域抽样定理。

第六节系统的频域分析知识要点:系统函数,信号通过LTI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无失真传输系统,理想滤波器。

教学重点: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对傅里叶级数分析、傅里叶变换分析、抽样定理物理意义的理解,离散性、周期性与信号频谱的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理解傅里叶级数分析、傅里叶变换分析的应用环境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傅里叶级数分析、傅里叶变换分析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系统的频响特性分析方法;深刻理解频域的概念;掌握周期信号的三角型傅里叶级数的分解;理解周期信号频谱概念;了解周期信号的吉布斯现象,了解信号的有效带宽;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概念、性质;掌握典型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反变换求解方法;能够绘制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图;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掌握抽样定理;了解无失真传输和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原理。

2.能力、技能培养:了解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方法的精髓,掌握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频谱特性、非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特性、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特性,熟练掌握各种类型信号经过系统时的响应特点及频响特性分析方法、会熟练运用抽样定理。

(三)实践与练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作业,作业可以是书后习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选。

(四)考核要求深刻理解频域的概念;掌握周期信号的三角型傅里叶级数的分解;掌握三角型和指数型傅里叶级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周期信号频谱概念;会画周期信号的单边和双边频谱,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了解周期信号的吉布斯现象,了解信号的有效带宽;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概念、性质;掌握典型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反变换求解方法;能够绘制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图;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性质应用;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理解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掌握抽样定理;了解无失真传输和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原理。

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共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拉普拉斯变换定义知识要点:拉普拉斯变换和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物理意义。

第二节拉普拉斯变换收敛域知识要点: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以及收敛域的相关说明。

第三节典型信号的拉氏变换知识要点:典型信号的拉氏变换表达方式及收敛域。

第四节拉氏变换的性质知识要点:拉普拉斯变换各个性质。

第五节拉氏变换的反变换知识要点:求解拉氏变换的反变换的方法。

第六节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知识要点: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第七节拉氏变换求解电路知识要点:拉氏变换的电路模型,分析电路。

第八节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知识要点:系统函数,系统特性,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拉普拉斯正变换及逆变换的方法,拉普拉斯变换的主要性质,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拉普拉斯变换主要性质物理含义的理解,电路的复频域模型及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物理意义;理解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掌握典型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结果;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线性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时移、频移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微分、积分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卷积性质等;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定义;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留数定理法;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多项式相除法;了解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解动态电路;了解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复频域模型;了解电路定律的复频域形式;会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进行电路分析;理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