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复习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复习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成分A.硬件B.信息C.系统D.软件2.下列系统不属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应用的是()A.FMSB.ESSC.DSSD.MIS3.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产业是()A.制造业B.信息产业C.服务业D.农林采掘业4.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A.计划、监督、控制、协调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5.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C.厂级、处级、科级D.战略级、策略级、执行级6.国家制定各种法律,例如保密法、专利法、出版法等,以保护信息的态势,之所以要人为地筑起信息的壁垒,是由于信息本身具有()A.扩散性B.共享性C.传输性D.转换性7.事务处理系统的典型用户是()A.业务操作人员、管理人员B.办公室职员C.中层管理人员D.专家、经理人员8.决策支持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A.结构化决策问题B.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问题C.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9.与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相比,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一个特有的组成要素是()A.硬件B.软件C.系统使用者D.系统支持者10.不同类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是以不同程度和方式相互交叉的,这符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关系的()A.进化观点B.权变观点C.层次观点D.信息流观点11.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是()A.MRPB.MRPⅡC.JITD.CAM12.MRPⅡ适用于()的制造模式A.小批量、小品种B.大批量、多品种C.小批量,多品种D.大批量、少品种13.组织内部()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和控制其他流流动的方式和过程。

A.信息流B.物流C.事务流D.资金流14.下列关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适用场合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合于软件社会化大生产B.适合于开发大型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C.适合于开发包含复杂技术的系统,如航空管制系统等D.适合于开发需求不是很明确的系统15.在BSP方法中,U/C矩阵的主要功能是()A.定义企业过程B.识别数据类C.划分子系统D.确定数据流向16.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A.弄清用户要求B.尽量说服用户接受系统分析人员的意见C.彻底了解管理情况D.正确评价当前系统17.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描述工具是()A.IPO表B.系统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E-R图18.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程序设计C.代码设计D.将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物理方案19.邮政编码是一种()A.缩略码B.助忆码C.顺序码D.区间码20.新旧系统的切换方式中风险最大的一种是()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分布切换D.试运行方式2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为核心的信息系统。

A.模型库B.数据库C.方法库D.知识库22.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职能关联在一起。

A.供销和生产B.生产和库存C.财务和生产D.供销和财务23.下列系统属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应用的是()A.MISB.CADC.CAMD.FMS24.职工考勤信息、领料信息等属于企业管理的()信息。

A.战略级信息B.战术级信息C.执行级信息D.管理层信息25.某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以往的国民收入数据,用回归方法来预测下一年的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量,进而预测不同价格下的利润,再由管理决策者进行判断定价,对于此类数据的加工处理属于()A.事务型处理B.分析型处理C.决策型处理D.程序型处理26.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

诺兰认为从()开始,信息系统的发展由“计算机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

A.蔓延阶段B.集成阶段C.控制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27.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C.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28.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29.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最有效的方式是()A.访问B.发调查表C. 参加业务实践D. 开调查会30.对于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是外部实体。

A.仓库B.计划科C.供应科D.销售科3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中,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A.组织结构图B.业务流程图C.HIPO图D.数据流程图32.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系统分析报告B.系统设计报告C.可行性研究报告D. 程序设计说明书33.E-R图是描述数据库()的有力工具A.用户需求B.概念结构C.逻辑结构D.物理结构34.系统设计过程中应()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B.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C.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D.由程序员进行输入输出设计35.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反映的是()A.管理业务流程B.数据流程C.表格分配关系D.计算机的处理流程36.程序员编写程序的主要依据是( )A.管理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程序设计说明书D.决策表37.企业间信息系统的系统支持者主要是指( )A.生产部门B.管理部门C.领导机构D.电信通讯部门38.为了检查会计工作中借方会计科目合计和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通常在程序设计中应进行( )A.界限校验B.记录计数校验C.重复校验D.平衡校验39.我国的邮政编码是( )A.顺序码B.助译码C.缩略码D.区间码40.下列哪种方式属于判断调用模块的方式( ) A. B. C. D.41.近年来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 )A.信息B.战略C.决策D.数据库42.通常情况下,数据被组织成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依次是( )A.记录、数据项、文件和数据库B.记录、文件、数据项和数据库C.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D.数据项、记录、数据库和文件43.国家制定各种法律,例如保密法、专利法、出版法等,以保护信息的态势,之所以要人为地筑起信息的壁垒,是由于信息本身具有( )A.扩散性B.共享性C.传输性D.转换性44.战略级信息的特点之一是( )A.信息寿命短B.内容比较具体C.精度要求高D.大部分来自外部45.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C.系统收益D.投资回收效益46.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 )难以准确而完全地获得。

A.系统数据B.系统信息C.系统人才D.用户需求47.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C.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48.MIS 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评价与控制( )工作的标准。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开发49.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详细调查所处的阶段是(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运行和维护50.当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下,应采用( )。

A.决策树B.判定表C.结构化语言D.U/C 矩阵51.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的( )。

A.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B.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C.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D.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52.管理业务流图是用来描述( )。

A.处理功能B. 数据流程C.作业顺序D.功能结构53.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中不包括( )。

AB A B A A ba A B CA.模块设计说明B.代码设计说明C.程序设计说明D.数据库设计说明54.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包括职工号、部门号、身份证号、职工工资级别等数据项,表中的主键应该是( )。

A.职工号B.部门号C.身份证号D.职工工资级别55.在模块的四个要素中,描述内部特征的是( )。

A.输入输出和内部数据B.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C.处理功能和内部数据D.输入输出和程序代码56.系统的吞吐量是指( )。

A.每个作业所处理数据的字节数B.每秒钟处理数据的字节数C.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D.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多作业数57.描述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称为模块的( )。

A.独立性B.耦合性C.内聚性D.完整性58.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B.并行转换C.试运行转换D.分阶段转换59.企业间信息系统的系统支持者主要是指()A.生产部门B.管理部门C.领导机构D.电信通讯部门60.层次码是一种()A.顺序码B.区间码C.助记码D.缩写码二、简答题1.试简述诺兰模型及其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意义。

2.试简要分析企业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

3.试简要说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阶段及每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4.组织中有哪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类型?他们的服务对象分别是谁?以信息流观点说明组织中不同类型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5.试简要说明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划分子系统的常用方法。

6.试简要说明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7.试简要说明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8.试简要说明企业信息化过程所经历的三阶段。

9.试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三、填空题1.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通信技术等。

2.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ERP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RP系统的三大输入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处理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义和识别数据类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的最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