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


等高线
地貌:地表上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
貌. 地形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 地:地面倾角2度以下地区. 丘陵地:2—6度 山 地:6—25度 高山地:25度以上
等高线的原理
等高线的特性: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
其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 同一等高线上.2,等高线应是一条闭合 曲线.3,同一等高线不能随意分为两条. 不同高程等高线也不能随意相交或重合 成一条.4,等高线穿过山脊线,山谷线 时只能正交. 等高线的种类:1,首曲线,2,间曲线, 3,助曲线,4,记曲线.
L3 3° 0° 3° 6° 9° 12° 15°
n3 n5
119 60
120
1 1
2
3 2
4
5 3
L6 3°
起 始 子 午 线


15°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例:
GPS1:
X Y 4547933.879 21495819.444 41 六度带坐标带号 三度带坐标带号
观测值精度评定标准
地貌
自然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用符号表示坡,坎…. 梯田 陡崖
植被
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植被的类别和范围. 某一种植被范围应封闭 应配置相应符号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前省
略.地面上没有实物的不可作为地类界. 位移0.3mm画. 稻田的高程点应测注在梗下.
地形精度要求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
野外观测时注意事项
观测员 记录员 立前后视人员
方位角闭合差
符合导线: ∑nβ测-(αn-α0)-n*180 fβ= 闭合导线: ∑nβ测-(n-2)*180 fβ= 若发现方位角闭合差不合或超限:检查
手簿是否计算错误,输入错误,加减错 误. 若发现相对闭合差超限:可能距离问题
图根水准测量
过百分之三十,不允许再发展.
图根点的精度要求
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的图跟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不得大于图上的0.1mm. 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十分之 一.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 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十 分之一,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八分之 一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六分之 一基本等高距.
接关系. 跑尺方法. 立尺的位置. 立尺的密度,见下表:
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m) 比例尺 间距 1:500 15 1:1000 30 1:2000 50
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至1.5倍. 地貌变化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
适当加密.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 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 岸边,水涯线应标注高程. 城镇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 心,交叉路口,建筑物墙基角与相应地 面,井口,桥面,广场,大庭院. 基本等高距为0.5mm时,高程注记点应注 记到厘米,大于0.5m时可注记到分米.
精度要求
图根水准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40√L(mm)
(L为路线长km) 在山地每千米超过16站时,不应超过
±12√n(mm) n 为摆站数
水准计算可简单配赋
野外数据采集
(一)细部点,高程点坐标测量采用方法:1,
采用极坐标法,量距法与交会法 2,高程宜采用三角高程 (二)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照准一图根点作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 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 图上0.2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 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站标高量记至秒,毫 米. (三)采集数据时,角度距离读记至秒,毫米.
等高距
规定表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规定表 比例尺 高距 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1:500 0.5 0.5 0.5,1 1 1:1000 0.5 0.5,1 1 1,2 1:2000 0.5,1 1 2 2
等高线插绘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点的作用 布设原则 图根点布设方法(1)图根网,图根锁,
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 下表:
地区分类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施测困难 点位中误差 ≤±0.5 ≤±0.75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0.4 ≤±0.6
森林隐蔽地区可放宽百分之五十.
高程注记点
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的平坦地
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 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正负0.15m 其它地区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 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中误差: 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之平方根 极限误差:△限=2M 相对中误差: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 相对误差
例: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表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长度 900 1800 3000 平均边长 80 150 250 1 ≤±40√n 1 ≤1/4000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测距 导线相对闭 合差
测距最大长度
比 尺 例 1: 500 1: 1000 1 2000 1: 地 点 物 80 160 300 地 点 形 150 250 400
当采用数字华仪成图,坐标展点成图时,其测距最大长度可放长
一倍.
(四)应该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
制测站草图.
(五)地形图测绘跑尺员的任务和责任
测绘地形图的质量优劣,与跑尺员有直
地形图测绘内容取舍及一般要求
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1:500 1:
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各类控制点水准点需标记图上 居民地:1,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设施 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反映建筑结 构特征.2,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3, 建筑物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可用 直线表示.4,围墙,栅栏,栏杆按永久 性,规整性,重要性考虑.
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不低于四等水准的水准
点上,可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环线或结点 网. 高级点间附和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得大于 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 度不得大于4km. 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I角小于30秒) 按中丝法读数,单程观测(支线应返测) 估读至毫米,前后视尺距离应相等,仪器至 标尺距离不宜超过100m.

格 林 尼 治 59 60 1 2 3 4 5 6 7 赤0° 6° 18° 道 12°
பைடு நூலகம்
6°的带号与其相应的轴子午线的经度有下列关系: L6=6°n6 -3° 式中: L6 —6 °带的轴子午线经度; n6 —6°带的带号. 我国境内6 °带带号最西的一带为13,最东的一带为 23,全国共11个6 °.
地形测量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地质勘查研究院 白荣利
高斯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概念 等角正形投影
K1 M1 W
中央子午线
N
M O H
K2 M2 Z2 E L2
Z1
分带子午线
L1
S
平面经纬线网格图
K1 N K2
中 央 子
W

午 线

E
L1
S
L2
高斯投影分带和编号
6°带从起始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 每隔6°为一 带,将椭球面分成60个经差相等的投影 带,依次用 阿拉伯数字1~60进行编号,即东经 0°~6°为第一带, 6°~12°为第二带,……,如图.
图根点的密度
根据不同的比例尺测图,测图面积大小,
地形条件如图:
数字化成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隐秘地区及城市建筑区适当加大密度)
测图比例尺 点 数 /平 方 公 里 常规测量方法 1: 500 64 150 1: 1000 16 50 1: 2000 4 15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
导线种类:符合导线,闭合导线,导线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地形类别 高程中误差 平地 ≤1/3 丘陵地 ≤1/2 山地 ≤2/3 高山地 ≤1

测角交会,测距导线. (2)GPS测量,采用实时动态测量RTK 布点. (3)光电测距极坐标加密图根点
光电测距极坐标加密图根点
比例尺 最 大 边 长 1 500 1:500 1:1000 1:2000 单程测距角度一测回边长不能超过定向三倍 距离 200m 400m 800m
规范规定:密度不足时,点数不允许超
网,节点导线网,支导线 导线布置步骤:踏勘,选点,角度观测, 测距,内业计算.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符合导线 平均边 导线相对闭 长度(m) 长 (m) 合差(m) 900 1800 3000 80 150 250 ≤1/4000 1 ≤±40√n 单程 1 测回数 (DJ6) 方位角闭 合差 测距方 法 测距测回 数
交通:
道路类别和等级 铁路与公路交叉,铁路符号不断. 高程注记在路中. 取平均路宽.
线路
永久性电力线通讯线准确表示. 多种线路在同一杆上表示主要的. 城市里线杆间可不连线,但在杆处绘处
线路方向. 架空的,地面管线实测,注记传输物质 名称.
水系
江,河,湖,池塘. 准确绘水库线 注记名称 注记流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