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教师参与评价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CA. 针对性原则B. 基础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有效性原则2.()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A. .先天论B. 认知相互作用论C. 行为主义D. 社会相互作用论3.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一个()。
DA. 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的过程B. 从谈话活动到表述活动的过程C. 从表述活动到谈话活动的过程D. 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的过程4.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BA. 图书制作的经验B. 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C. 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D. 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5.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AA. 预期的技能B. 书写的技能C. 纠错能力D. 辨字能力6.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是()。
BA. .要有凭借物B. 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C. 要有相对正式的语境D. 旨在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能力7.诗歌和故事的仿编重点只要求在画面的基础上换词的年龄班是() BA. 托班B. 小班C. .中班D. 大班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倾听、表述、早期阅读和()四个方面。
DA. 社会性B. 游戏C. 谈话D. 欣赏文学作品9.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和()四个层次 CA. .用自己的言语概括作品的内容B. 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C. 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D. 分析作品内涵10.在幼儿园中,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两方面进行评价。
CA. 独特见解B. 创造性表现C. 注意力D. 口语表述行为11.以下哪个说法不属于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DA. 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B. 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C. 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D. 培养幼儿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12.听说游戏中存在以下哪个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转换。
() AA. 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换B. 由内部控制向外部控制的转换C. 由假想情景向真实情景的转换D. 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的转换13.人们通常根据儿童能说出第一批能被真正理解的()为标志,将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
BA. 字B. 词C. 句子D. 段落14.听说游戏的基本步骤是()。
BA. 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设置游戏情景——幼儿自主游戏B. 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幼儿自主游戏C. 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D. 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15.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但还不会辨认熟悉的字,这种识字行为属于()。
AA. 萌发阶段B. .初期阶段C. 流畅阶段D. 阅读阶段1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目标的是() DA. .检查或鉴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情况B. 及时让教师明确、发现现实与预定活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C. 帮助教师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改革措施D. 检查教师的工作以进行适当的奖罚17.一般认为,儿童从()岁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BA. 1-1.5B. 2-3C. 3-4D. 4-518.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
BA. 描述性讲述B. .叙事性讲述C. 议论性讲述D. 情景表演讲述19.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BA. 图书制作的经验B. 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C. 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D. 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20.幼儿园的()对培养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具有独特的价值。
CA. 谈话活动B. 听说游戏活动C. 讲述活动D. 文学活动21.在谈话活动中出现谈话内容中断的时候,想延续谈话,则谈话者可采用()。
AA. 修补的方法B. 轮流的方法C. 传递的方法D. 导向的方法22.儿童前言语获得的关键在于()核心能力的获得。
DA. 语法B. 词汇C. 句子D. 语音23.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但还不会辨认熟悉的字,这种识字行为属于()。
AA. 萌发阶段B. .初期阶段C. 流畅阶段D. 阅读阶段24.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DA. 前图书制作经验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ABCDA. 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B.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C.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D.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在本质上与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是一致的,一般可以分解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ACDA. 总目标B. 年龄阶段目标C. 课程目标D. 活动目标3.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ABCA.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B.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C.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D. 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4.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BCA.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B.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C.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D. 语言教育策略的整合5.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BCDA.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C.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D. 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6.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BCA. 模仿说B. 强化说C. 选择性模仿说D. 语义说7.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有关社会的要求:() ABCA. 教育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B. 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C. 教育目标应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价值观念和取向D. 教育目标一定要由国家制定8.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ABCA. 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B. 明确活动的对象C. 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D. 明确活动要求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即:() ABCEA. 倾听B. 表述C. 欣赏文学作品D. 游戏E. 早期阅读10.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的有:() ABCDA.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B. 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C. 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D.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11.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BCDA. 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B.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C. 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D.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12.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BCDA. 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B. 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C. 从松散到逐步严谨D. 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13.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ABCA.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B.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C.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D. 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14.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9月试行,其特点是:() ABCDA. 更加明确提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B. 在文学作品的学习方面,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C.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D. 在有关语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3个方面,现在的目标更趋向于将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际和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15.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 BCDA. 语言规范能力B. 语言操作能力C. 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D. 心理预备能力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等 BA. 错误B. 正确2.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2个方面来考察 AA. 错误B. 正确3.完整语言教育观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BA. 错误B. 正确4.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A. 错误B. 正确5.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BA. 错误B. 正确6.儿童主体作用发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机A. 错误B. 正确7.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 BA. 错误B. 正确8.非语言策略是指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 AA. 错误B. 正确9.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
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BA. 错误B. 正确10.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 BA. 错误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