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协作
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协作
投诉的处理
• 投诉的产生(来自临床、来自病人) • 投诉处理流程 1. 调查 2. 分析 3. 解决 4. 生成记录 5. 处理意见
管理过程中
满意度调查
• 每年1至2次 1. 与病员 2. 与医生 3. 与护士 • 临床沟通会每年1次
管理过程中
科研协作
科研协作
课题项目的设计 ——试验项目的确
检验结果 2. 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 3. 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验室的
学科地位。 4. 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 5. 加强与护理中心的沟通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危机值处理流程 1. 在确认仪器设备试剂正常、质控在控的情
况下,立即复查 2. 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
电话通知临床 3. 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询问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3.与该项目生物参考区间上、下界限值相区分
: 生物参考区间上、下值是区分检验结果 是正常还是异常的界限值, 超过生物参考区 间上、下限只能说明检验结果有异常, 但还 不一定是“危急值”, 当然“危急值”检验 结果一定是异常的。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1. 便于临床更快捷、及时的获知危重病人的
检验项目手册、样本采集手册的发布
• 检验项目手册的编制 • 样本采集手册的编制 • 医护人员的参与编写
管理过程中
会诊
• 病例讨论 • 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 • 抗生素用药指导
管理过程中
投诉的处理
• 投诉的原因 1. 检验时间超出规定时间 2. 报告丢失 3. 人口统计学信息不清晰或错误 4. 缺项目 5. 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管理过程中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培养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测定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 仪器设备更新后参考值变化的通告 • 免疫学检测项目 • 干化学的使用 • 细菌学耐药监测项目的报告
管理过程中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 同一实验室的两套参考值(干、湿化学) • 微生物室检测能力的报告 1. MRSA 2. ESBL 3. VRE 4. PRP
• 一切临床课题都需要检验 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 确立检验项目 • 提供最新检验动态与疾病判断标准
科研协作
课题项目的设计 ——试验项目的确
• 呼吸科“医院获得性肺炎”研究项目 1. 确定痰培养、血培养、胸水培养、尿抗原 2. 如何留取痰标本 3. 规范血培养 4. 如何提高胸水培养的阳性率
12 活化部分凝 APTT S 血活酶时间
13 凝血酶时间 TT S
10.7~14.4 ≥17
29~37
≥60
11~17.8 ≥60
14 肌酐
cr μmol/L 44~133
>530
15 尿素
urea mmol/L 3~7.2
>35.7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检验流程中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 不合格标本分析(细菌学检查) 1. 未用无菌容器留取标本 2. 标本溢出 3. 痰标本肉眼可见过多的唾液或食物残渣 4. 厌氧菌未床旁采样直接送至实验室 5. *其他(欠费、过期申请单、标本说明不清
等)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血液标本) 1. 溶血、乳糜血标本 2. 离心管爆裂 3. 血清量过少 4. 红细胞比积过高(大于70%)或过低(小于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血液标本)
1. *边条不对
2. *手写检验项目申请不清
3. *标本量少或标本为空
4. 用错抗凝剂
5. *送检标本与申请单申请标本不同
6. *实验室不开展申请单申请的项目
7. *送错实验室
检验流程中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分析(体液类标本) 1. 尿三杯试验未标明先后顺序 2. 24小时尿未标明总体积 3. 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4. 脑脊液标L 3.9~6.1 ≤2.2或≥22.2
5
总胆红素 Bil umol/L 3~22 ≥310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6 淀粉酶
AMS U/L
血:30~110 ≥500 尿:32~641 ≥1800
7 肌钙蛋白 TNI ng/ml 0~0.04 ≥3.0
8 白细胞计数 WBC *109/L 4~10
≤2.5或≥30
9 血红蛋白 HGB g/L
110~160 ≤50或≥200
10 血小板计数 PLT *109/L 100~300 ≤50或≥500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11 凝血酶原时 PT S 间及活动度
16 血氨
NH3 μmol/L 18~72 >176
17 肌酸激酶
CK u/L
18 血气分析
19 血、胸腹水培养
20 脑脊液培养
25~175 >2000
阴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21 结核涂片
阴性
22 其他
23
24
25
危机值 阳性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2.与医学决定水平的异同之处:医学决定水平 指的是当出现某种检验数值时, 临床应采取 相应措施的一个“阈值”, 但医学决定水平 不等于都是“危急值”, 而且所有检验项目 都有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的医学决定水平, 但并不是所有检验项目都是有“危急值” 的项目, 例如血脂测定、肿瘤标志物测定就 是这方面的例子。
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处理流程
4. 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记录上检验日期、条码号、患者姓名、 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 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5. 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危机值结果报告
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 1. 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 2. 二是如果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
20%)时,须要调整抗凝剂的浓度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细菌学痰标本) 1. 痰涂片不合格的处理
痰标本作为“疑似非下呼吸道标本”处理 继续培养; 当培养结果,即报告临床不再进行后续鉴 定,报告中注明“疑似非下呼吸道标本” 2. 痰培养菌杂样本的处理 3. 痰培养无菌生长的分析
有问题? 3. 如需要,马上重留标本,马上复查。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1
钾
K
mmol/L 3.5~5.2 ≤2.8或≥6.2
2
钠
Na mmol/L 135~145 ≤120或≥160
3
钙
Ca mmol/L 2.2~2.64 ≤1.75或≥3.5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细菌学尿标本) 尿培养后发现3种以上细菌时与临床沟通, 分析留取标本过程及病人症状, 决定是否继续试验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1.“危急值”的定义:所谓“危急值 ”(Critical alues) 指的是检验结果非常异常, 当出现这样检验结果时, 提示患者可能正处 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师如不及 时处理, 将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通常 我们将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 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科研协作 1. 课题项目的设计——试验项目的确定 2. 检验过程中试验项目的调整 3. 数据统计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 建立良好的医疗协作关系有利于医院的长
期发展 • 科室间建立相互信任,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检验流程中
可疑数据的分析
• 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询问 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
检验流程中
管理过程中的沟通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 临床需求的提出 • 检验新项目的确立与研发 • 新方法学的建立后通过周会或文件形式发
布 • 仪器设备更新后废除的项目通告 • 试剂更新后废除项目的通告
科研协作
数据统计
• 耐药监测的统计 耐药率、敏感率、分离率 MIC50、MIC90、MIC众数 • 统计学分析
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 沟通协作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检验流程中 1. 接收标本时发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2.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3. 危机值结果报告 4. 可疑数据的分析过程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管理过程中 1.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2.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3. 检验项目手册、样本采集手册的发布 4. 会诊 5. 投诉的处理 6.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