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业务蓝图规划系统方案设计目录1.1.系统建设目标 (6)1.1.1.总体目标 (6)1.1.2.本阶段目标 (6)1.1.3.系统建设原则 (7)1.2.实施范围界定 (7)1.2.1.产品模块范围 (7)1.2.2.机构范围 (8)1.2.3.人员范围 (8)1.2.4.用户范围 (8)1.2.5.上线初期使用范围 (9)1.3.总体应用模式 (9)1.4.编码方案 (10)1.4.1.单位编码、部门编码 (10)1.4.2.基准岗位编码 (11)1.4.3.岗位编码 (12)1.4.4.人员编码 (12)1.4.5.自定义档案编码 (12)1.4.6.单据编码 (13)1.4.7.角色编码 (13)1.4.8.用户编码 (13)1.4.9.编码方案适用范围 (13)1.5.组织机构管理 (13)1.5.1.单位部门管理 (13)关键业务需求 (13)单位管理业务解决方案 (14)部门管理业务解决方案 (19)1.5.2.岗位管理 (23)关键业务需求 (23)业务解决方案 (24)1.5.3.编制管理 (30)关键业务需求 (30)编制管理业务解决方案 (30)1.5.4.组织结构图 (33)1.5.5.组织机构管理参数设置 (33)1.6.人员信息管理 (34)1.6.1.关键业务需求 (34)1.6.2.业务解决方案 (36)员工信息管理 (36)员工入职管理 (40)员工卡片花名册及统计分析 (42)1.6.3.人员信息管理参数设置 (43)1.7.人员变动管理 (44)1.7.1.关键业务需求 (44)转正业务 (44)调配业务 (44)离职业务 (44)1.7.2.业务解决方案 (45)预警管理 (45)转正管理 (46)调配管理 (49)离职管理 (59)1.7.3.人员变动管理参数设置 (63)1.8.劳动合同管理 (64)1.8.1.关键业务需求 (64)1.8.2.业务解决方案 (65)基础档案 (65)劳动合同签订 (69)劳动合同变更 (69)劳动合同续签和解除、终止业务 (69)1.8.3.劳动合同花名册 (70)1.8.4.劳动合同管理参数设置 (70)1.9.薪酬管理 (71)1.9.1.关键业务需求 (71)集团薪资管控 (71)单位薪资管理 (71)应用集成 (72)1.9.2.业务解决方案 (73)薪资发放范围 (73)公共薪资项目分类 (73)公共薪资项目 (73)薪资期间 (74)薪资规则表 (76)税率表 (76)代发银行 (77)1.9.3.员工定调薪业务解决方案 (78)薪资标准表 (78)薪资普调 (79)业务流配置 (79)员工定调薪业务流程 (79)1.9.4.薪资发放 (80)薪资发放业务流程 (80)薪资类别及薪资类别权限 (81)薪资发放项目及薪资发放项目权限 (82)薪资档案 (84)薪资计算 (84)1.9.5.银行报盘 (85)1.9.6.工资条 (85)1.9.7.薪资报表 (86)1.9.8.期末处理 (86)1.9.9.薪酬管理参数设置 (86)1.10.福利管理 (87)1.10.1关键业务需求 (87)10.1.2业务解决方案 (88)社保基础设置 (88)日常社保业务处理 (88)1.11.时间管理 (89)1.11.1.关键业务及需求描述 (89)1.11.2.业务解决方案 (91)考勤管理业务流程图 (91)时间管理系统应用流程图 (92)考勤管理 (93)休假管理 (102)加班管理 (106)出差管理 (107)统计分析 (108)与其他模块关系 (110)1.12.培训管理 (110)1.12.1.关键业务及需求描述 (110)1.12.2.业务解决方案 (111)培训管理业务系统应用流程图 (111)系统基础设置 (113)培训资源管理 (116)培训需求管理 (118)培训计划管理 (119)培训活动管理 (120)培训评估反馈 (121)培训统计分析 (122)与其他模块关系 (122)1.13.招聘管理 (123)1.13.1.招聘关键业务及需求描述 (123)1.13.2.业务解决方案 (125)招聘管理系统应用流程图 (125)基础设置 (126)招聘需求管理 (128)招聘活动管理 (129)应聘人员及人才库管理 (129)招聘录用及报到管理 (130)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132)1.14.绩效管理 (133)1.14.1.业务流程与需求概述 (133)1.14.2.业务解决方案 (135)业务解决方案流程 (135)基础设置 (138)考核方案设置 (138)1.15.自助服务 (139)1.15.1.员工自助关键业务及需求描述 (139)1.15.2.员工自助业务解决方案 (140)员工自助系统应用结构图 (140)1.15.3.自助系统管理 (142)1.16.统计报表 (143)1.12.1当月人员变化概况 (143)1.12.2人员变化趋势 (143)1.12.3人员结构 (143)1.12.4各部门人员情况 (145)1.12.5离职分析 (145)1.12.6干部分析 (147)1.12.7工资汇总表 (149)1.12.8工资条 (149)1.12.9月度薪酬绩效报表 (150)【签字确认页】 (152)1.1.系统建设目标1.1.1.总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为以实现xx酒公司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达到人力资源集团管控、合理配置和决策需求的目的:1.统一业务模式,实现集团化管控:建立集团内统一的组织、人事、薪酬、福利、合同等业务管理平台,实现集团化控制管理。
2.信息共享范围延伸,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提高人力资源数据查询统计的完整性、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整体数据支持。
3.规范固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优化企业操作流程、使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着力于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事务。
1.1.2.本阶段目标xx酒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分两期进行,今年属于第一期建设,本阶段的目标是:在e-HR系统中建立针对xx酒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架构,统一管理平台,完成基础应用,初步实现人力资源基本业务的集团化集中管理:1.在e-HR系统中建立符合人力资源统一管理规范的编码体系、组织架构体系、人事信息管理体系、薪酬福利体系,实现人事转正、离职和调配的申请、审批流程;2.在e-HR系统中实现全公司范围内员工的合同签订、变更和续签等的管理,进行员工合同签订和合同到期预警;3.在e-HR系统中实现薪资福利的统一发放、缴纳,实现各二级单位的日常薪资福利计算工作;4.在e-HR系统中进行员工管理,实现考勤排班管理,实现员工考勤记录自动导入;通过员工自助平台实现员工休假、出差和加班管理和流程审批;5.完成对xx酒公司项目组成员的培训和知识转移,使xx酒公司项目组成员熟练掌握各业务在系统中的处理流程。
1.1.3.系统建设原则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含有风险的系统工程,xx酒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原则有两个:1.“先固化后优化”的原则xx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对于已理顺的业务按照目前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建设,将此类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固化;对于目前正在理顺的业务采取先按照现行业务流程建设,边使用边优化,优化阶段完成后再实现流程固化;2.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原则从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建设涉及信息量和数据量较大,需要全集团内统一规则、统一归口进行数据采集,在建设中必须遵循信息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原则。
1.2.实施范围界定1.2.1.产品模块范围本期实施产品模块范围以用友e-HR V5.7产品为基础,涉及用友e-HRV5.7标准产品功能模块如下:1.2.2.机构范围本期实施的机构范围为xx酒有限公司及其各附属分子公司。
1.2.3.人员范围人员管理范围为:与本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以及非全日制员工、返聘员工。
1.2.4.用户范围1.执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业务人员;2.纳入员工自助范围人员;3.集团高层管理人员;e-HR系统是一个多人协调使用的集团化应用系统,为合理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在系统上线阶段将按照业务特点制定合理的角色并分配相应业务权限。
1.2.5.上线初期使用范围系统上线初期,使用范围界定为各人力资源业务关键用户和员工自助用户,包括组织、人事、考勤、薪酬、招聘、培训和绩效模块功能。
组织人事和合同涉及到的行政审批流程咱不在系统中执行,由关键用户根据审批情况在系统中记录和处理业务;职能类考勤类流程全部通过员工自助和产品中流程进行流程配置。
生产员工考勤流程线下进行,系统记录月度报表;招聘模块记录职能类人才招聘过程,普工不采取系统招聘方式进行;培训、绩效管理因已在OA正常运行,考虑业务的操作以及人力资源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仍需在系统中记录绩效考核结果。
1.3.总体应用模式xx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整体应用,采用全集团集中建立一个账套的方式实现,即将樟树地区、南昌地区、临川地区、浮云-塞纳特和天工地产等各分子。
通过权限分配以及流程配置来控制各地区的人员信息、福利薪酬等数据权限,同时实现人员调配、薪酬发放等业务审批流程。
集团人力资源部可以实时监控及参与各二级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需要多部门不同岗位人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为使方案更具有可用性和指导性,本方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来编写。
每个业务体系再根据业务特点,详细阐述在e-HR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业务流程、信息管理规则、关键设置以及日常工作流程等。
本解决方案是基于对xx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的,是xx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在e-HR中功能实现的设计文档。
双方项目经理签署确认本方案及各个业务方案所述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对于标准产品所不具备的功能,除经双方共同认定的必须在本次实施过程实现的关键需求可通过二次开发途径实现。
1.4.编码方案编码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企业已有的编码规则,如没有编码规则,则项目组拟定后到科技部报备;2)简单易用;3)服务于企业间各类系统之间信息交换;4)各单位、部门新建应用系统必须采用集团统一的组织机构编码;5)单位撤销时,单位编码只能停用,不能作废;6)员工在集团内部调动时,编码不变;7)员工离职时编码只能停用,不能作废。
1.4.1.单位编码、部门编码1、公司目录方案:公司编码采用2位定长编码,编码规则如下: 2位流水码。
编码规则说明1)编码长度:2位2)编码属性:阿拉伯数字3)适用范围:集团举例2、部门档案方案:一级部门编码采用2位定长编码(流水码),二级部门在上一级部门编码的基础上增加2位定长编码(流水码),依此类推;编码规则如下:上级编码+2位流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