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屏柜安装施工方案

屏柜安装施工方案

屏柜安装施工方案蚇1、编写依据螁2、工程概况吊,总建筑面积为1320.73卅,变压器采用户内布置方式,变蒆⑴变电站占地面积为2366.5电站为全户内GIS站。

GIS综合楼主体四层,建筑高度为22m室内外高差150毫米。

2,10千伏配电室面积175.8m2。

蒆⑵主控室建筑面积373.8mX 50MVA进行设计,本期规模2 X 50MVA 螂⑶主变压器:主变压器按最终为2艿⑷出线规模:110千伏进出线规模最终为2回,本期工程2回;1 0千伏最终出线24 回, 本期24 回出线。

X(4000+4000)kvar 电容无功补偿装置预留位置,本期葿⑸无功就地补偿:远期按22X(4000+4000)kvar 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

薆⑹主变、110千伏、10千伏配电装置、二次监控设备采用户内布置方式。

膃羁⑺ 1 1 0千伏采用内桥接线,110千伏电源进线2回,110千伏主变出线2回,线路侧PT电压互感器2回,桥路母联1回,全站7回间隔;10千伏单母线分段接线,I段母线:主变进线1回,出线12回,PT和避雷器1回,小电阻和站用合用1回,无功补偿2回,分段1回,共18回;II段母线:主变进线1回,出线12回,PT 和避雷器1回,小电阻和站用合用1回,无功补偿2回,分段1回, 共18回。

全站共36回间隔。

蚆3、作业准备荿项目经理:李某某技术负责人:王某安全负责人:张某施工薄3.1施工组织机构负责人:周某某螈莆肆莄蒀3.2人员配备荿表4-1作业人员配备羃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腿3.3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肇表4-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表配置: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蚀注袇4、作业流程莅4.1业(工序)流程图螀螁薁蒈罿芆蚅蚁艿螅屏柜、端子箱安装二次屏柜接地二次接线图3- 1作业流程图5、作业方法5.1开箱检查,同意后方可开箱。

开箱时需有监理单位人员现场见证。

,是否有严重碰撞的痕迹及可能使箱内设备受损的现象;根据装箱清单,检查设备及其备品等是否齐全;对照设计图纸,核对设备的规格、型号、回路布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厂家资料及备品备件应交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登记。

,先起钉子,后撬开箱板;如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并严禁将撬棍伸入木箱内乱撬;开箱时应小心仔细,避免有较大振动。

5.2屏柜搬运,应立即开箱并将其转运到主控室,不允许存放在室外。

,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

屏柜起吊绑扎时,不得用钢丝绳直接绑扎屏柜,防止刮伤屏架漆面。

,搬运时委派一名有经验的人员做现场指挥,并设专职监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护。

同时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做好人员分工并告知搬运过程中的路线。

,待屏柜搬运至主控室后在安装恢复。

,应按照平面布置图使屏柜靠近指定位置附近放置,以避免下一步屏柜安装时的往返搬迁。

5.3基础定位,按照设计图纸先将二次屏柜置于槽钢基础上,再用油性笔在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内描出孔样,然后将二次屏柜移开,再用电钻描出的孔洞中心钻孔定位。

,需先加工底座,再根据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在加工好的底座上钻孔定位。

然后再将底座与基础槽钢焊接,5. 4屏柜、端子箱(检修箱)安装,按规范要求应少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清除槽钢面上的灰砂,完成基础槽钢的接地工作。

,以防损坏屏(盘)面上的电气元件及漆层,进入主控室应根据安装位置逐一移到基础型钢上并作好临时固定,以防倾倒。

,为其找平、找正;调整工作可以首先按图纸布置位置由第一列从第一面屏柜调整好,再以第一块为标准调整以后各块;一般用增加铁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但铁垫片不能超过三块;两相邻屏间无明显的空隙,使该盘柜成一列,做到横平竖直,屏面整齐。

,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表5-1允许偏差值,可进行屏柜的固定;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固定方法如下:(1)压板固定法:在基础型钢上点焊螺栓,用小压板及螺母把屏柜固 ^定。

(2)螺丝固定法:在平放的基础型钢上钻一个固定螺丝的直径孔,然后再攻丝,再拧入螺丝加以固定。

,再以第一面端子箱(检修箱)为标准调整以后各面端子箱(检修箱)。

整个场地端子箱(检修箱)应成一列,屏面整齐。

5.4二次屏柜接地1)二次屏柜在进行安装时,已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基础槽钢连接, 基础槽钢再通过接地扁钢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连接。

2) 有特殊要求时, 可在屏柜设专用接地点,用铜导线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进行连接。

,并有两种不同形成,一种是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另外一种是与柜体不绝缘的接地铜排,无论是那种形式,每根均须通过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览同导线与变电站主地网可靠连接。

5.5 屏顶小母线安装,安装前我们应对到货的小母线用木锤进行校直,要求平直不能有死弯。

然后在屏顶按施工图的位置装好小母线的固定端子。

,并剪切好小母线,注意要适量预留长度。

在小母线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面进行搪锡。

5.5. 3 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安装完毕的小母线其两侧应标明小母线符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5.6 二次接线,首先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然后根据每根电缆在断子排的接线位置进行并拢绑扎。

5.6.2 电缆接线时可根据已接入位置进行二次绑扎,芯线扎带绑扎要求间距一致。

每根电缆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

,当电缆一端接好,再接另一端时要进行对线并确保线芯无误。

,不能随意更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技术人员确认。

芯线水平地从线芯后部引向端子排,并弯成一个半圆弧,大小要美观一致,接线应牢靠.,要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制线头的内径与紧固螺丝外径应相吻合,其弯曲的方向应与螺栓紧固的方向一致。

,要压接线鼻子才能接入端子,采用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相配.,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注意剥除芯线外护套长度要与接入端子的深度一致。

,端子螺丝紧固,每一端子一侧最多接两根线芯且导线截面应一致。

, 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接线时尽量使线芯弯度一致、平整、美观。

,线管号裁切长度一致, ,字体大小一致,线号的内容应包括回路编号和电缆编号。

, 预留长度剪成统一,每根电缆单独布置。

备用芯端头宜包上自粘绝缘带。

,对照端子排接线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使用兆欧表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范,每一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 ,小母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 。

,应全面清扫干净线头杂物,屏柜及端子箱下部电缆孔洞均应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

6.安健环控制措施6.1控制措施,并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做好分工及安全技术交底。

,特殊工种必须戴好防护工具才允许进行工作。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严禁不合格的工机具进入现场使用。

要正确使用电工工具,防止伤害自己和他人,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防护措施。

开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制定专人对带入施工现场的工机具必须做好清点并做好记录。

,不允许在电缆沟里进行明火作业,在电缆沟附近作业时亦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伤电缆外皮;禁止在电缆上踩踏。

,并有专人指挥,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对容易破损的玻璃门因做好保护措施。

,并对可燃物及早清理干净。

,避免划伤线芯。

线芯划伤应将其做好标记,换用同一电缆其它备用线芯,如同一电缆无其它备用线芯时应更换此电缆,严禁隐瞒不报。

,应暂停工作,避免测试过程中伤及其它施工人员。

,施工作业人员有充足的精力。

,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下定决心跟“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做斗争,杜绝违章行为的出现。

,防止损坏墙面、地面和已安装完毕的设备,工作时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打扫清理。

,应暂停工作,施工人员退出现场,并把施工器具,绳索等缚扎牢固,以防大风刮倒,危及带电设备。

3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7质量控制措施7.1电气屏柜施工的技术管理要求,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下中的规定。

,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

表7-1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圭寸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应以裸露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无损伤。

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

7.2盘、柜上的电器安装要求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2)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3)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4)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6)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7)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3)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4)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5)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6)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应符合表中7-1的要求。

表7-1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7)二次回路接线应设专用螺栓。

,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