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取心工艺技术

钻井取心工艺技术


稳定,符合设计要求,井眼畅通后方可起钻准备取心。
保持井底干净。如有落物必须采取打捞、磨铣等方法 清理干净后,才能下入取心工具。 起下钻畅通。在井眼曲率变化大和起下钻遇阻井段,要 采用起下钻通井划眼后再下入取心工具。 井下静止时间超过24小时必须先下钻头通井,再下取
心筒。
2、取心前取心工具的检查:
推荐取心参数
钻头尺寸 (毫米) 150(165) 213(215) 钻 压 (千牛) 30-60 50-80 转 速 (转/分) 40-65 50-80 排 量 (升/秒) 7-12 16-22
3、取心钻进注意事项

取心钻进时,注意观察机械钻速、泵压的变化,发现异
常,果断处理。严防卡心、堵心、磨心。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节
4.取心钻进环节 取心钻进录井、工程按0.2米记录钻时,钻时异常不能
取心钻进,必须分析原因。
钻进过程中做到“均匀送钻”,钻压跟上,勤送,避 免糖葫芦岩心,影响岩心进入内筒。 取心钻进过程中,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停泵、不停转, 钻头不提离井底 。 长筒取心钻进接单更根时,钻压不能过大,防止接上 单根顶岩心爪时,造成岩心爪损坏。
箍座用调节环调整间隙。 取心工具组装时,不装钢球,待下钻完毕,循环泥浆 冲洗内筒后,从钻杆水眼内投入一个规定尺寸的钢球, 球落座后可开始取心钻进。
外筒上扣推荐扭矩如下表:
取心工具规 格 川6-3型 外 筒 尺 寸 (外径×内径) Φ133×Φ101 Φ133×Φ101 Φ172×Φ136 Φ180×Φ144 扭矩(牛顿·米) 8500 8500-9500 12500-1分循环泥浆,冲洗内筒,清洁井底。启 动转盘,缓慢下放钻具,使钻头接近井底,校正好方 入、指重表、灵敏表。

卸开方钻杆,投入规定尺寸的钢球,当川8-3、川7-4泵 压上升0.5-1.0 兆帕,川6-3、川6-4泵压上升1.0-2.0 兆帕时,证实钢球已进入球座,方可进行取心作业。 心过程中出现钻时异常,割心显示不明显,起钻时必须 用旋绳卸扣,严禁挂合高速起钻。
2、取心钻进 钻头接近井底时 ,须缓慢下放钻头放到井底,钻压5-10千 牛,由小到大,待钻出井底与钻头形状相吻合后,开始 树心, 钻压10-30千牛进尺为0.3-0.5米后方可逐渐加至 推荐钻压。 严格刹把操作制度, 送钻操作应由司钻或指定专人执行。 送钻均匀,钻压增加要缓慢,严禁溜钻、顿钻和点刹送 钻。 严禁加足钻压启动转盘。 推荐取心参数(见表)
1、取心工具的组成
按方式与目的不同分为:常规取心工具和特殊取心工具 常规取心工具:
按结构分为:单筒取心工具、双筒取心工具
按取心长度分为:短筒取心工具、中长筒取心工具
按获取岩心的方法分为:自锁式、加压式、差动式与
砂卡式取心工具
2、工具技术规范
规 范 型 号 部 件 单筒有效长度 (毫 米) 外 筒 尺 寸 长度×外径×内径 ×壁厚 (毫 米 ) 内 筒 尺 寸 长度×外径×内径 ×壁厚(毫 米 ) 9100 9200 9000 9000 川8-3型 CQ180-105 川7-4型 CQ172-10 川6-3型 CQ133-70 川6-4型 CQ133-7 0
240×98
212~215×10 5×340 42.5 500
212~215×10 1×230 31.75 600
150×70×2 60 25.4 500
150×70× 260 25.4 500
3、技术要求
每节内、外筒有效长度的正负误差不超过10毫米。 每节内、外筒的弯曲度不超过总长的1/2000(约4.5毫 米)。 每节内、外筒的椭圆度不超过允许公差的0.8毫米。 川8-3型外筒应该用 Φ142 毫米内径规通过;川7-4型 外筒应该用 Φ134 毫米内径规通过; 川6-3型、川6-4型 外筒应该用 Φ98毫米内径规通过。 川8-3型内筒应该用 Φ110毫米内径规通过;川7-4型 内筒应该用 Φ106毫米内径规通过;川6-3型、川6-4型 内筒应该用 Φ74毫米内径规通过。
起钻过程中,遇阻、遇卡、大于原悬重100 KN时,应立 即接方钻杆小排量循环活动,确保取心工具及井下安全。



取心工具起出转盘面,用卡瓦、安全卡瓦将外筒卡牢, 卸开上接头,提出内筒,用岩心钳在钻台倒心,严禁用大 榔头重击内筒倒心。

每取完最后一筒心,卸掉内外筒,戴上护丝,斜放在大门 坡道,用清水冲洗内外筒,悬挂总成,再给悬挂轴承加一 定量的润滑油防锈,再移到场地垫平放好。
洗,检查。
认真检查钻具和井口工具、吊钳、吊卡、卡瓦和安全卡 子等工具,应灵活好用,安全可靠,防止牙板和手工具落井。
做好设备和仪表的修理、维护和保养。做到在取心钻进
中不停车,不停泵,设备不发生故障。指重表、记录仪、泵 压表应灵敏可靠。 井下不正常,有阻卡现象、沉砂显示,有井漏、油气显 示活跃等复杂情况时,要处理循环钻井液,使钻井液性能
钻井取心工艺技术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 节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节
1.井眼环节
要求处理好钻井液性能,保证钻井液性能优良、稳定。
确保井眼畅通,起下钻遇阻遇卡井段必须处理正常 。
井底干净,无金属落物等,保证保取心钻头使用正常
出井钻头外径,不得小于取心钻头外径,满足满眼取 心钻头下入,避免取心钻头大段划眼 。
3、井场取心工具的装配方法: 在场地,上紧所用的岩心爪组合件和下稳定器,戴上护 丝,用提升短节将内外筒同时吊上钻台,外筒上好钻头 (注意钻头工作面的保护,以防碰坏切削齿),按下钻铤
的方法下入井眼内,并用安全卡子卡牢。
用内筒卡盘卡住内筒,并座在外筒端面上,卸掉提升
短节,继续上述方法,将所需下井的内外筒依次连接,
内外筒等长(外筒带有差值短节),各套内外筒可以互换,用了 一个差值短节来补偿悬挂器总成的差值,既可以单筒取心,也可以 用做长筒取心。长筒取心时,利用岩心爪割心接单根的方法实现连 续取心。 采用了双盘单向推力轴承 上排用于悬挂内岩心筒,使其不随外岩心筒旋转,从而保护了 内筒中的岩心;下排防止内岩心筒上顶。轴承两边无密封,可以允 许少量泥浆通过,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使得其结构简单,转动 灵活、寿命长。 采用了投球法清洁内筒 取心工具下到井底后,开始开泵循环清洗内筒及井底,待清洗 干净后,投入钢球,清洗内外筒间隙,从而保证了内外筒之间的干 净,避免了堵心、卡心。
川8-3型 CQ180-105
川7-4型 CQ172-10
川6-3型 CQ133-70
川6-4型 CQ133-7 0
Φ105
Φ101
Φ70
Φ70
岩心爪组合 长度×外径(毫 米)
取 心 钻 头 外径×内径×台肩深 度(毫米) 循环钢球(毫米) 差 值 短 节(毫米)
325×140
220×129
240×98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节
3.树心环节 钻下到底大排量循环钻井液,清洗内筒砂子,上下活 动钻具,提出一个单根,清洗内筒和井底。 井底循环干净,校好灵敏表,转速、泵冲,记录泵压 下放钻具实探井底,校对到底方入。 停泵投球,计算时间,球到位置,泵压升高0.5-1Mpa, 开始树心钻进,树心推荐参数:钻压 10~20 kN,转速40 r.min 。 树心0.3m后,缓慢加压到规定钻压,开始正常取心。 正常取心钻进参数推荐值:215钻头钻压50~80 kN,转速 40~65 r.min。
各丝扣光洁、无毛刺,外筒用手上紧后其紧密距
川8-3型
川6-3型
川7-4型
川6-4型
(0.5-2.2 毫米)
(0.5-1.8毫米)
轴承转动必须灵活,轴向间隙不得超过5毫米,弹子及
轨道无损伤。
卡箍座最小内径必须大于钻头内径1-2毫米,同时必须
小于闭合后的卡箍外径1-2毫米。
4、川式工具的结构特点 川式取心工具适用于中硬、硬地层取心可一次下一 至三节取心筒,具有下列特点: 外岩心筒强度高、稳定性好、组合方便、使用范围广。 外岩心筒是用无缝厚壁钢管制成。使用了带有台阶的锥 度扣,强度高、稳定性好,提高了岩心的收获率,延长 了取心钻头的使用寿命,并且上卸扣方便。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节
2.工具环节 旋转总成应转动灵活,无阻卡现象 。 内外筒无咬扁和无影响强度的裂纹等缺陷,螺纹应完 好。内筒畅通,无岩心,球座无球 。 选用的卡箍岩心爪,扶正卡箍岩心爪弹性适宜,敷焊 的碳化钨颗粒均匀、滑块岩心爪上下活动无阻卡现象;弹
簧片岩心爪弹性要好。
岩心爪总成座底面与钻头内台肩的纵向间隙调整合适 。
一、取心作业的关键环节
5.割心起钻环节 割心前0.5米取心进尺可增加钻压10-30千牛进行钻进, 使岩心根部变粗。 割心后,正常情况下,不需循环,立即起钻; 起钻操作要平稳,不猛刹、猛顿,防止甩掉岩心。 起钻过程中,应及时向井内灌满钻井液。
井口操作盖好井口,防掉落物入井
二、取心工具组成、结构及特点

若泵压逐渐升高,机械钻速随之下降,上提钻具,泵压
恢复,一般是钻头磨损,应割心起钻。

若泵压突然升高,机械钻速明显下降,一般是进入软地 层,钻头吃入过深或钻头泥包,应适当调整钻压。
内筒用链钳上紧, 内筒严禁悬绳或大钳紧扣。
将地面组装好的安全接头和旋转总成与内筒内螺纹连 接好后,卸掉内筒卡盘下放内筒,最后将安全接头外
螺纹与外筒内螺纹上紧。
岩心爪底面与钻头内台肩的纵向间隙川8-3、川7-4为 10-15毫米;川6-4、川6-3间隙为8-13毫米。否则,必
须卸开旋转总成调整间隙。川-3型工具则必须卸开卡
川6-4型 川7-4型
川8-3型
四、取心工艺及操作
1、起下钻

起下钻做到操作平稳,不猛刹、猛放、猛顿,防止钻 具剧烈摆动。 下钻中若遇键槽、狗腿、井径缩小井段,应缓慢下放, 严重遇阻时,应起钻下牙轮钻头划眼,严禁用取心钻 头大井段、长时间划眼。 下钻若遇沉砂,应开泵循环转动钻具,清除沉砂。 川—4型取心工具,在转动钻具时严禁钻具猛烈反转, 以防倒开安全接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