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解读共37页文档
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解读共37页文档
“两高”司法解释规定: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 或者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 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行为,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 染物超过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案例四
宁波市首个污染环境罪宣判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 物三吨以上的;
案例二
浙江省环保第一案宣判
浙江汇德隆染化有限公司将1.8万 余吨废水偷倒,另外非法处置危险废 物2.3万余吨。
公司总经理严海兴因非法处置危险 废物,被判刑四年半。同时,该公司 还被处罚金2000万元。
经评估认为,该公司造成的污染综合 治理的虚拟成本最高需要近2亿元。
案例三
宁波市首例环境犯罪刑事案件
2013年7月,胡某因非法处置危险废物 废机油,被刑事拘留30天。
鄞州区环保局在胡某的废机油处置窝 点内发现了5个储油罐、1000余只废油桶 ,露天场地有厚厚的一层油泥渣,土壤污 染。
据环保专家估算,要对被污染的土壤 进行修复,需耗资1000万元左右。
收购和简单处置的废机油属于国家明 确规定的危险废物,属有毒有害物质。
经环评许可擅自建成酸洗发黑项目并 投入使用。生产废水部分直排,经检 测,且铜、锌超标3倍以上。
2014年6月,林某某、朱某某因犯 污染环境罪各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 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 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严重功能障碍的; (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二、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
(一)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 境事件调查的;
二、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
(二)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 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
二、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
(三)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 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 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013年8月份,慈溪人陈某从事电镀加 工。对电镀废水现场采样并分析,发现该 废水六价铬含量260mg/L,超标近1300倍 。六价铬是重金属,含有剧毒,是致癌物 质。
2013年10月18日,陈某被判处有期徒 刑1年,罚款4000元 。
案例五
镇海区首个污染环境罪宣判 2013年12月,林某某、朱某某未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附件所列物质
目前,列入公约的化学物质共有23种,分别 为艾氏剂、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 氯丹、十氯酮、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六 溴联苯、六溴二苯醚和七溴二苯醚、六氯代苯 、林丹、灭蚁灵、五氯苯、多氯联苯、四溴二 苯醚和五溴二苯醚、毒杀芬、硫丹、六溴环十 二烷、滴滴涕、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 辛基磺酰氟、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多氯二苯 并呋喃(最后两种合称“二恶英”)。
(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 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
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
性标准。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一)在饮用水水源、自然保护区排放、 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 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案例一
乐清一酸洗冶炼场污染水源
乐清市徐某等人违规开办酸洗冶 炼场,污水直排,污染下方水库,致 部分村民肠道溃烂。
乐清市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 处徐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六个 月不等刑罚,并均处以3万元罚款。
新环保法解读
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条文从47条增加到70条。 有可能成为“史上最严”的法律。
、废活性炭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以及根据 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 险特性的废物; (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 名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三)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附件所列物质; (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 、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 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 前列行为的;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一、十四项认定标准
(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 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 永久性破坏的;
宁波市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总体情况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环保、公安 部门共破获环境刑事案件62件,对68 名环境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
目前镇海区已有3例案件移送公安 ,其中1例已于今年6月宣判。
“两高”司法解释出台
2013年6月19日起正式施行。 共计十二条,规定了十二个方面的问
题。 最鲜明特点:降低入刑门槛,明确定
二、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
(四)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 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 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 务罪数罪并罚。
三、“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标准
第十条 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 (一)危险废物,包括废油、电镀污泥、化工残渣
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解读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两高”司法解释及 新环保法解读
镇海区环境监察大队 龚云锋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