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成型技术 3-塑性加工技术-2
材料成型技术 3-塑性加工技术-2
平砧拔长矩形截面毛坯
变形规律 进料比为L/B=1时,虽然毛坯与砧面接触部分为正方形, 但每次压下后由于两端不变形部分(外端)的约束,坯料横向 展宽要小于纵向伸长。由于接触面外摩擦的影响,端部中心 延伸小,边部延伸大,面轴线中心变形大,边部变形小。
锻造缺陷
当进料比过大,拔长时容易产生外表横向裂纹、角裂 和内部对角线裂纹。 当进料比过小时,拔长变形仅集中于表层,面中心部 分锻不透会产生附加拉应力,造成内部横向开裂。 一般认为/B=0.5~0.8比较适宜。
高径比(H/D)对镦粗件的影响
H/D =0.8~2.0 单鼓 H/D<1 内部产生横向附加拉 应力及空隙性缺陷。 H/D =1.5~2.5 双鼓-单鼓 H/D =2.5~3.0 双鼓 H/D>2.5~3.0 失稳弯曲
主要质量问题
侧表面易产生纵向或呈45°方向的裂纹。 锭料镦粗后在上下两端保留铸态组织。 鼓肚:由于摩擦力和温度分布的影响。 双鼓:高度较大时,出现两个鼓肚。
1. 自由锻分类
自由锻造的工序可以分为三类,即基本工序、辅助工序 和修正工序 基本工序 改变坯料形状和尺寸以获得锻件。具体有镦粗、拔长、 冲孔、芯轴扩孔、芯轴拔长、弯曲、错移、扭转和锻焊等。 辅助工序 为了完成基本工序而使坯料预先产生变形、钢锭倒棱、 预压钳把和分段压痕。 修正工序 使锻件完全达到锻件图要求,精整锻件尺寸和形状,消 除锻件平面不平歪扭鼓形滚圆、端面平整、弯曲校直等。
带钳把镦粗
在水压机上用钢锭锻造大型轴类件时,需先锻出夹持钳 把,于是后续镦粗称为带把镦粗。按上镦粗板和下橱盘工 作面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平面镦粗、凹面镦粗与凸面镦粗。
采用凹面和凸面镦压40%后的 锻坯内等效应变和静水压应力的 分布情况,可见凸球面镦粗比凹 球面镦粗好,平面镦粗的应力应 变场介于上述两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叫镦粗。 适用范围 镦粗是制造饼、块、盘类般件的主要变形工序,是空 心锻件冲孔前的准备工序,是轴、杆类锻杆需要增加后 续拔长变形程度的预备工序。 特点 镦粗可提高锻件力学性能,减少各向异向性。 反复镦 粗拔长又能破碎铸造组织,改善高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形 状和分布。
第1节 自由锻造技术
一、自由锻造技术概述
通常把采用简单通用的工具(如平砧、型砧)使坯料或铸 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良好组织性 能锻件的塑性加工方法称为自由锻造。 依据加载方式和使用锻压设备的不同,自由锻可分为手 工锻造、锤上自由锻和液压机上自由锻。前者主要用于制 造中小型锻件,后者则多用于大型重要般件。 自由锻造方便、灵活,工装简单,工件变形抗力小,广 泛应用于试制、修理、单件小批生产。对大型关键锻件的 生产,自由锻造是主要的塑性加工技术。
内部组织和性能不均匀。
平砧接长圆截面毛坯
平砧拔长工艺特点 平砧拔长圆截面毛坯的速度慢,内部会产生附加拉应力, 形成裂纹破坏。解决措施: 平砧拔长,如先方后圆拔长,即用平砧先将圆坯打方, 然后倒角再打成圆截面。 采用V型砧或圆弧砧拨长, 因横向变形被限制, 拔长效率 比平砧高。常用型砧有上平下V型砧, 上下V型砧, 圆弧砧。
������������ ������������
热锻: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 减少金属的变形抗力; 改变钢锭的铸态结构; 提高钢的塑性。 温锻:在室温以上完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 变形。 减少锻压力 精度较高 冷锻:在室温时进行塑性变形 没有温度波动和氧化作用,锻件精度高而表面光洁; 提高锻件的强度和硬度; 限于比较小的机器零件和低碳钢及有色金属材料。
Hx-H0>0.25H0 式中Hx为锤头的行程;H0为毛坯原高度。
1.2 拔长
拔长是应用最多的锻造工序,不仅是轴杆类锻件的主变形 工序,也是改善锻件组织结构,提高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
影响拔长效果和生产率的主要参数:砧 型、摩擦润滑状况、加热后坯料的温度场、 坯料及砧面的相关尺寸。 常用砧型:平砧、V型砧、圆弧砧等。 与拔长塑性变形区有关的尺寸参量:进进量L,砧宽W,压 下率 εL=(H0-H)/H0,料宽B,料高H,相对进进量L/H,砧宽比 W/H,料宽比B/H,进料比L/B等。面摩擦、润滑及加热毛坯的 温度场,对拔长时金属流动和变形均匀性都会产生影响。
解决鼓形的措施
预热工具和使用润滑剂 工具预热至200~300°C; 使用润滑剂:玻璃粉、玻璃棉、MnS2等。 采用凹形坯镦粗 采用软金属垫镦粗
垫环内镦粗
用于锻造带凸台的齿轮、突缘类的锻件时,采用带中 孔的垫环压出轮缘,挤出凸台。 镦头 长杆件镦头系局部镦粗,如地脚螺栓和汽车半轴都 用局部镦粗成形。
注意事项
为防止镦粗时失稳弯曲,坯料高径比不应大于2. 5~3。 为了保证中部有良好的压实效果,不仅压缩量要足够
(εh>30%~40%),而且加热温度要高,分布还应均匀。
为了防止铸锭镦粗时侧表面裂纹,钢锭镦粗前最好先
进行轻压倒棱,消除表面缺陷。
锤上镦粗时,应满足如下方程以充分发挥锤击能量。
第二部分 塑性成形技术
第三章 锻造成形技术
1.目的:
成形和改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2. 分类:
������������ ������������ ������������ ������������ 按成形工具分类 自由锻(Open forging ) 模锻(Die forging ) 胎模锻造(Blocker-type forging ) 特种锻造(Special forging ) 按成形温度分类 热锻(Hot forging) 温锻(Warm forging) 冷锻(Cold forging)
平砧镦粗
坯料在平砧间整体受压,整体变形。由于坯料与砧面接触 摩擦的影响,工件各处变形分布并不均匀。圆柱毛坯 (H/D~1)在平砧间镦粗时,外径呈单鼓形,中段变形较大。
镦粗方法
坯料迭起镦粗 反复镦粗拔长
变形区划分 I区:摩擦影响大,温度低, 变形最为困难,称难变形压。 该区容易保留铸态结构。 Ⅱ区:因摩擦影响小,温度 高,塑流剧烈称大变形区或易 变形区。该区呈明显的锻态组 织特征。 Ⅲ区:有切向拉应力,坯料 表层可能产生纵向裂纹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