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要使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目标完美结合,这需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更新观念、勇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作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实现英语教学和素质目标的相结合,及情感教育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情感教育
一.素质教育目标与英语教学的完美结合
1.思想品德素质目标
思想品德素质目标是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以及解决学生思想认识,态度,信念,理想等方面的问题。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效的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在全日制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10中的speaking和reading两个部分。
在speaking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a reporter for the magazine national wildlife is writing an article about animals in zoos and is going to interview some animals to find ou t more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in a zoo.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设置交际情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在表演对话或采访的同时,能够向学生渗透德育,让他们从侧面认识到保护动物的
重要性。
在reading中,有这样一句话:“please don’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让学生从自身感受来表述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认识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可以抓住课堂有利时机及向课外延伸拓展来进行,这样既可行又实效,而且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
2.心理素质目标
开展心理素质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可以为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为他们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心理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发展学生的心理。
1)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高三英语unit11 integrating skills中,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困难挫折,培养学生吃苦,沉着处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从而对自己从满信心。
2)结合教材,提高学生的交往素质
交往素质包括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
在交往中获得的大量间接经验,又促使个体心理的成熟和素质的发展。
所以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交往素质。
例如在高一英语unit1
中,切合实际的根据学生刚刚升入高中的特点,在reading,《chuck’s friend》中就涉及对学生交往素质的提高。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反省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体会到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朋友和他人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更加注重交往素质的重要性。
3.文化素质目标
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要与语言的学习相结合起来。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新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八级水平的文化意识方面的目标描述中包括: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行为举止,待人接吻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等等。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文化语境题并进行一些归纳对比,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化知识才能更深的理解。
有时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交际知识如:手势,姿势等来了解,认识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
在高一英语unit21中,课文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的异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图片等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同文化下的身势语。
二.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润滑剂作用
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
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教师要给予肯定、尊重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学生只有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发展智能。
将英语教学置于情感化的人文环境中,教师努力地以自己的积极的情感自觉地去影响学生,使教学情知并茂,以情促知,学生就可以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大量的语言实践,并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得到淋漓尽致得发挥。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开口使用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急躁,多给予学生热情鼓励和引导。
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英语学习。
所以说,英语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只有这样深化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2.《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