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实验项目对照表实验一: Excel变量数列编制实验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了解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构成;2、了解等距分组中组距、组数、全距的关系;3、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4、学会应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功能菜单编制变量数列。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1台,带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各组按顺序排列,然后列出各组的单位数。
组距式数列:每一组由变量值的一个变动区间构成。
适用资料:(1)连续型变量或变量值多、变动范围大的离散型变量。
计算各组的频数或频率、累计频数或累计频率,最后形成次数分布表或分布图。
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根据抽样调查,得有关样本资料如表1表1 某月X 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 (单位:元):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的累计频数和频率。
同时对分组资料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来加以表现。
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变量数列编制的原理及Excel 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1.数据输入。
分别输入“居民消费品支出”和组限(见附图2 )2.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数据分析],调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选项,调出“直方图”对话框。
注意,若“数据分析”命令没有出现在“工具”菜单上,则应先使用[工具]→[加载宏]命令来加载“分析工具库”。
3.在“直方图”对话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见附图1。
输入区域:$A$1:$A$51接收区域:$B$1:$B$9,接收区域的数值应按升序排列 输出区域:$C$1(为输出结果左上角单元格地址) 选中“标志”复选框。
柏拉图: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按降序排列频率数据。
如果此复选框被清除,Excel 将只按升序来排列数据。
累积百分比: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添加一列累积百分比数值,并同时在直方图表中添加累积百分比折线。
如果清除此选项,则会省略累积百分比。
图表输出: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生成一个嵌入式直方图表。
本例中选中“累积百分比”和“图表输出”两个复选框。
附图1 直方图对话框八、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2;附图2 实验结果样本数据在1000~1100,1100~1200,1200~1300 三组中的频率最大,分别为16%、22%、22%(三组合计占60%),从直方图中明显看出分布存在右偏倾向。
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 ):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 ):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 ):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
5、不及格(或E ):态度很不认真实验二: Excel 分布特征值的计算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熟悉分布特征值的概念、种类;2、熟悉分布特征值的计算;3、学会应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菜单计算有关分布特征值; 4。
学会阅读显示结果。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1台,带Windows 操作系统 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 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 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关分布特征值的计算方法;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数据分布特征包含三个不同的侧面:1、分布的集中趋势,即怎样将一个变量的多个观察值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且使这个数值具有原数据的中心趋势或平均值,以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即怎样汇总变量彼此之间的差别,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用偏度指标和峰度指标反映。
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实验材料:见实验一表1所示资料。
根据实验一表1资料,统计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等分布特征值及其他相关指标。
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二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数据分布特征值的计算及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1.数据输入(见附图3)2.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数据分析],调出“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描述统计”选项,调出“描述统计”对话框。
3.在“描述统计”对话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见附图3:输入区域:A1:A51分组方式:逐列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若分组方式为“逐行”,则为“标志位于第一列”。
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该复选框将被清除,Microsoft Excel将在输出结果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输出区域:C1选中“汇总统计”复选框。
描述统计工具可生成以下统计指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其中包s)、中位数(Medium)、众数(Mode)、样本标准差(S)、样本括样本的平均值、标准误差(n方差(S2)、峰度值、偏度值、极差(Max-Min)、最小值(Min)、最大值(Max)、样本总和、样本个数(n)和一定显著水平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4. “确定”。
附图3“描述统计”对话框八、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4;附图4实验结果从输出结果可以知道,该月X 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的平均水平是1 196.2元,众数是1250元;样本最大数据值是1630元,最小值是810元,样本标准差是188.65 元;偏度小于0,说明样本分布呈负(左)偏状态,峰度也小于0,分布是低峰度的。
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
5、不及格(或E):态度很不认真实验三: Excel趋势方程拟合、综合指数计算实验一、实验名称和性质二、实验目的1、掌握趋势方程拟合的原理;2、掌握综合指数的计算原理;3、学会应用Excel软件粘贴函数功能及单元格引用、公式输入等进行趋势方程拟合、综合指数计算。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1台,带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以上 四、知识准备前期要求掌握的知识:指数曲线方程的拟合;综合指数的计算;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相关理论或原理:指数曲线趋势是现象发展的常见趋势,当时间数列的环比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大体相同时,以拟合指数曲线为宜。
指数曲线的方程式为:t c y ab =直接运用最小平方法求指数方程中的参数a 、b 十分复杂,为此可将指数曲线转化为直线的形式,先求出直线方程中的参数,然后再通过变量替换得到指数方程中的参数。
具体做法为:对t y ab =两边取对数,有:lg lg lg y a t b =+令lg y y '=,lg A a =,lg B b = 则上式变形为:y A Bt '=+该式为直线方程,应用最小平方法很容易求出式中的A 和B ,然后求A 和B 的反对数即得指数方程中的参数a 和b ,从而可确定指数方程。
总指数是反映总体现象中,不能直接加总和不能直接对比的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的总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具体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两种计算方法。
拉氏综合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帕氏综合指数则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实验流程: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流程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流程五、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实验材料见下表21996~1999年产量。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材料和原始数据实验材料见下表3表3五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及销售额计算表六、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三的所有内容,结合课程中所讲解的理论,理解该实验的内容、步骤及目的;2、复习趋势方程拟合的方法、综合指数的计算及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结果;4、对实验结果作简要分析总结。
七、实验步骤和内容指数曲线拟合的步骤和内容1、在A、B、C三列输入原始数据如附图5所示。
附图5LOGEST对话框2、选择E2:F2区域,单击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快捷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中选择“统计”,在“函数名”中选择“LOGEST”函数,则打开LOGEST 对话框,如附图5所示:在Known_y’s、Known_x’s后分别输入C2:C16、B2:B16。
3、按住Ctrl+Shift组合键,再按回车键或“确定”按钮,得到回归统计值计算结果如附图6中E2:F2单元格所示。
附图6回归计算结果4、根据单元格E2,F2中的计算结果可以写出如下估计方程:ˆ504.9204 1.168757xy=⨯5、可以根据上面的指数曲线方程计算预测值:在D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2*$E$2^B2”,将D2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D3:D20元格,各年的预测值便一目了然了。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步骤和内容1、输入相关数据,如附图7 所示。
附图7数据输入示意图2、在F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2*D2”,在G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2*D2”,在H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E2*B2”。
3、选定F2:H6 单元格,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向下填充],将F2、G2、H2 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它们下面四行的单元格中。
4、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G2:G6)/sum(F2:F6)”,在B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H2:H6)/sum(F2:F6)”。
再将B8、B9单元格的格式设为带有2位小数的百分比数字格式,即可得到如下结果(附图8)。
附图8实验结果八、实验结果和总结指数曲线拟合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6;随着时间的变化,电视机产量呈指数曲线增长,其趋势方程为:ˆ504.9204 1.168757xy=⨯。
拉氏综合指数计算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果见附图8;销售量拉氏指数为113.38%,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五种商品销售量有增有减,平均来讲上升了13.38%;价格的拉氏指数为108.97%,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五种商品价格有增有减,平均来讲上升了8.9%九、实验成绩评价标准1、优(或A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结论正确,字迹端正2、良(或B ):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字迹比较端正3、中(或C ):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字迹比较端正4、及格(或D ):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或字迹潦草,态度不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