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年公开课优质课课件语文:4.22《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4年公开课优质课课件语文:4.22《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 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 暮春时候。 (其二)美,生民涂炭,读书人 一声长叹。 【注】 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 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 的故事。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 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 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 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 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 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 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 酒桌上觥筹交错。
【中吕· 红绣鞋】 寺
天台瀑布
全曲可分两层:前五句为一层,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 之险,从而为第二层(“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 第一层:写山与瀑布之“险”。 山峰如一排排寒光闪闪的利剑;瀑布由于高寒而凝结成冰, 也像寒光闪闪的冰帘挂在悬崖上;除了自然景物之寒险外, 山间动物之悲哀(猿之哀鸣,鸟之啼血)又染上无穷的阴森 凄凉。这样还没写足,连山风也从阴森森的山洞里呼啸而 出,使天台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渗透着凄冷的情调, 使人望之心惊,听之胆怯,感之凄寒。真可谓天台山无处 不险寒。 第二层:写人心之险。 这层就一句:“比人心山未险”,并且以之煞尾,颇出人 意外。不过,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 天台山之“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为有了这一句, 才使全曲另辟新境,使其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 作,成为格高意深之杰作。
你认为这两首元曲哪一首的结尾更好?请简 述理由。
参考: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作结好,则从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含蓄特点论, 可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例。 如果认为以“一声长叹”作结好,则从直接抒 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角度论,可举“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例。
张可久散曲二首
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名可久,号小山。一生坎坷, 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七十多岁尚迫于 生计,为昆山幕僚。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 令853,套数9),朱权《太和正音谱》盛赞其词‚清而且丽, 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李开先 《乔梦符小令序》:‚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 杜乎!‛ 在元代曲家中,‚只有小山才全面地将传统诗词的艺术 精神输入散曲,这是本期曲家传统文人意识复苏最深刻的 表现,是小山散曲‘雅化’的实质所在,对中国散曲的发 展趋向,尤其是对清代散曲,影响极大。……在小山曲中, 我们经常可体会到一种与前期曲家所不同的恋旧心理和清 雅的文士情趣‛。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 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 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 界,寄情山水之间。 1、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 是哪一句? 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 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 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 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 实的慨叹与愤懑。(主旨)
奇特的艺术构思—— 作者立意奇特,构思奇妙: 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 “寺”;看似写“山”意又 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 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 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 推出戛然而止飞,看似突兀, 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 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 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 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 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 与愤满。 奇妙景物描写—— 前两句分明写实,写雪剑 ‘‘峰攒”,写冰帘“悬 崖”,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 恶。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 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 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 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 的天台山染上更为惊心恐怖 的氛围。通过这奇妙并层层 深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 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 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 得意味无穷。
【正宫· 醉太平】 无题
•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 讨厌命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 篇直截了当指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 世风败坏的现实。 • “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 瑕者接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 坏,行为与恶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 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 “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 成了升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 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 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这里以三种丑恶现 象作具体的例子进行讽刺。 • “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 稳妥。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
这是元曲中 感叹世风败 坏、讽刺丑 恶世俗的名 作,对道德 沦丧、贤愚 颠倒的人情 世态作了辛 辣的讽刺。 (主旨)
• 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 • 感叹世风败坏。作者以大众化 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 口气,从“见钱眼开”、这一 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 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其 普遍的社会现象下笔,继而说 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 醉太平】 到清白者如何在这一染缸中变 之作。如【正宫· 坏,读书人如何在这一染缸中 《无题》:“人皆嫌命窘, 谁不见钱亲?……”对道德 糊涂,直至当官的从这里上去 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 以后门庭大变——门庭成为坑 作了辛辣的讽刺。然而像这 害人的迷魂阵。总之,在作者 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 利之作,在小山散曲中并不 眼中,为了钱财而活着,一切 多见,最能代表其清而且丽、 美好的都在颠倒。这种社会眼 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是大 量的写景之作。
光,在元代当时无疑是相当深 刻的。 • 本曲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和 “鼎足对”。
金字经·春晚
张可久
• • • • • • 惜花人何处, • 这支小令,写春归 引起的悲伤,细腻 落红春又残。 倚遍危楼二阑,弹, 真挚,又暗藏了对 远方情人的思念, 泪痕罗袖斑。 寥寥数语,传情传 江南岸, 神。 夕阳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