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相关问题阐述
(债权文书等强制执行公证)
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要点是:借款人在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借贷双方放弃诉权,借款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
因涉及公证费问题,实践中,出借人(债权人)与借款人(债务人)就借款事项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债权文书时,出借人(债权人)会根据前期尽职调查的借款人(债务人)的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征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借款人(债务人)提供的担保措施、增信措施的保证程度等各方面,决定是否向公证处申请赋予相关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
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对于出借人(债权人)的作用及于:当借款人(债务人)逾期未还款,经催告仍未按期还款的;当借款人(债务人)违反其在借款合同中的声明和保证和各项义务条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出借人(债权人)主张债权实现的;当借款人(债务人)逾期未还款或失去还款能力,出借人(债权人)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偿还债务,保证人拒绝履行保证人义务的。
出借人(债权人)可向公证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公证处经过7日的债务确认及催告后出具《执行证书》,出借人(债权人)执《执行证书》直接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与提起诉讼、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协议)相比,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在出借人(债务人)因上述原因需强制实现债权时,
可以减少时间成本和相关费用支出。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图1和表2的内容进行对比。
流程图1
表2:费用对比表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2所示公证费为公证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收费标准,如出借人(债权人)向公证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的,需按照债权标准的1.5‰另行收费。
另外,据了解,目前某些地区的公证处出具《执行证书》的案例很少,某些地区的部分法院尚未受理过公证的执行证书,部分法院尚未认可公证的执行证书,在某些地区《执行证书》可能存在立案难、执行难的问题。
无论是提起诉讼、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协议)还是出借人(债权人)执《执行证书》直接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都是事后实现债权的强制或补救行为,对于出借人(债权人)而言,事前的风险控制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出借人(债权人)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重视尽职调查,重视对借款人(债务人)主体的分析,重点关注借款人(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等;重视担保措施(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等)及其他增信措施的落实,重视对担保主体担保能力的调查,重点关注抵押人抵押物的价值、抵押率、是否存在权属争议、是否可正常登记(过户)等。
借款人(债务人)、担保人、抵押人(抵押物)为弱主体时,出借人(债权人)更趋向于向公证处申请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
以下为对办理公证涉及相关问题的概述。
1、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出借人(债权人)和借款人(债务人)
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
(3)债权文书中载明借款人(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借款人(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该项承诺也可以通过承诺书或者补充协议等方式在债权文书的附件中载明。
2、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所需材料
出借人(债权人):金融许可证(如有)、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抵押合同)原件(一式两份或三份,根据需要)、董事会决议(如有)、上市公司公告(如有)。
借款人(债务人):借款人(债务人)为个人的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结婚证、配偶身份证(需共同面签);借款人(债务人)为公司的需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关于借款用途的相关材料(若有)。
3、公证的管辖
按照“人”的管辖原则和“事”的管辖原则进行管辖,通俗的讲“人”管辖就是:申请人(公司)所在地的公证处对公证具有管辖权;“事”的管辖就是:借款业务中借款事项发生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公证处对公证具有管辖权。
4、公证的范围
(1)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2)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3)各类融资合同、各类授信合同、借款合同、委托贷款合同、信托贷款合同等各类贷款合同,票据承兑协议等各类票据融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开立信用证合同、信用卡融资合同(包括信用卡合约及各类分期付款合同)等;
(4)债务重组合同、还款合同、还款承诺等;
(5)各位担保合同,保函;
(6)符合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原)中国银监会《关于充分发挥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服务银行金融债权风险防控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其他债券文书。
5、具体业务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