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一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部编一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第七单元本组教材围绕“明理”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容简说:《文具的家》《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

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一分钟》《一分钟》讲的是主人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的故事非常有趣,写的是动物王国要开大会,狗熊一连通知了四次,每次都要用大喇叭喊十遍,动物们才听明白。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在先搞清楚弄明白的基础上再去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四幅插图五段文字,通过小猴子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懂得知足,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贪得无厌,三心二意,否则最终将一无所获。

教学目标: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教学重难点: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课时安排:15.《文具的家》………………………………………………………… 2课时16.《一分钟》………………………………………………………………… 2课时17.《动物王国开大会》…………………………………………………… 2课时18.《小猴子下山》…………………………………………………… 2课时语文园地七………………………………………………………… 2课时15. 文具的家设计说明:我们都有一个家,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文具,让文具回“家”。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一看文具的家吧!学前准备:捡到的学习用品,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文、次、找、平”4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3个生字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捡到的学习用品。

(教师)2.制作字词卡片,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

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具”里面是三横。

1.认读生字“文”“具”。

2.再齐读课题。

3.用“文具”说句子,全班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

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同法认读生词。

5.反馈指导:(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平安安、伙伴。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让我们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读之前听清要求。

(自由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

(2) 要把课文读通顺,声音要洪亮。

检查朗读。

2.读文,师生评议: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3.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5.我会说。

本文写的是一个名叫()的小朋友,因为粗心大意,不爱惜自己的(),在()的帮助下,改掉了粗心的毛病,每天都自己检查书包,变成了一个爱惜()的好孩子的故事。

6.我会读下面的长句子。

①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②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四、再读课文,指导生字书写。

1.全班齐读课文,师做相应的指导。

2.认读生字卡:文、次、找、平。

并组词。

3.老师写生字,重点指导“找”的书写,把这个字和生字“我”作比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老师边巡视边提醒。

5.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1.全班齐读课文。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1.把四个生字文、次、找、平各写两遍。

2.读课文,思考: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这节课老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帮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沟通,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情感、经验。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就会时时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正确、规地书写“办、让、包”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正确、规地书写“办、让、包”3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组织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

1.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熟读课文了,那么,我现在找个同学读读课文,看看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进行评价。

3.全班评价。

4.师读:你们听得真认真呀,评价的很好。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都想读了。

我读的时候还要认真听,想一想,贝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呢?5.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吧。

6.师总结:贝贝真是一个马虎的孩子,你看现在的贝贝好狼狈呀,文具丢的到处都是。

“丢”是什么意思?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

谁来读一读?我们着急就是因为她什么都只用一次就丢了,你把“一次”,“一回”读得很重,很准确。

谁再试一次?7.出示课件,师:哎,“贝贝一回到家,……”她真不爱护自己的文具。

后来是谁帮助了她呢?8.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9.全班交流理解:(1)妈妈的话要怎样读?(2)“平平安安”是什么意思?(3)文具的“家”在哪里?10.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师指导朗读妈妈说的话,自由练读,指名读,读出妈妈和蔼可亲,语重心长的语气。

11.师总结:贝贝和你们一样,也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小文具的家呀。

可是,光有文具盒是不够的,关键是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我们来看看贝贝是怎样做的,她变成了什么样的孩子?自己读一读吧!12.指名读第6自然段,重点讨论贝贝是怎么做的。

理解重点词语“仔细”。

13.自由读第6自然段,看看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14.学生交流贝贝是怎么做的,并结合课文理解“仔细”的意思。

练习用“仔细”说话。

15.齐读第六自然段。

10.口头组词。

具()丢()哪()每()文()仔()找()次()11.我会一字组四词。

12.我会读下面的长句子。

①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呀?②你要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13.我会用“仔细”说一句话。

仔细——三、总结全文,指导写字。

1.齐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呢?2.生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师板书。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教师边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5.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全班展示。

16.一分钟设计说明:时间是最宝贵的。

一分钟、一秒钟都要学会珍惜。

本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为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导致上课迟到了20分钟,使自己非常后悔的故事。

课文容较为通俗,分为六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形象的插图。

课文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

本文正是一个优秀教材,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会认13个生字。

会写“钟、元、洗”3个生字。

学习重点:会认13个生字。

会写“钟、元、洗”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

1.看图: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

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板书)2.游戏: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读生字“钟”。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

(二)识字: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2.尝试认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组织全班交流。

5.我会读句子。

(1)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2)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要写的生字“钟、元、洗”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5.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读给同桌听。

(2)想一想,元元为什么迟到了。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开展“识字交流会”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

学生们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加深识字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得到更多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规地书写“共、已、经、坐”4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