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第 1 课时16.1 二次根式(1)教学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 a (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概念和被开方数取值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2.难点:利用“ a (a≥0)”解决具体问题教学准备:彩色粉笔、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已知 x 2 = a ,那么 a 是 x 的______; x 是 a 的______, 记为____,a 一定是_____数。
(2)4 的算术平方根为 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 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 a ≥ 0(a ≥ 0) 的意义是。
思考:教材 P2 思考二、探索新知很明显 3, s , 65, h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5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 式,“”称为二次根号.“思考:(1)-1 有算术平方根吗? (2)0 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3)当 a<0, a 有意义吗?三、例题讲解例 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 、3 3 、 1 、 x(x>0)、 0 、 4 2 、 - 2 、 1 、 x + y (x≥0,y•≥0). x x + y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 0.解:二次根式有: 2 、 x (x>0)、 0 、、 - 2 、、 x + y (x≥0,y•≥0).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3 3 、 1 、 4 2 、 1 .xx + y例2 (教材 P2 例 1)当 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 - 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由 x - 2 ≥0,得:x≥2。
当 x≥2 时, x - 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四、巩固练习:教材 P3 练习 1、2.补充练习:1、当 x 是多少时, 2 x + 3 +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 + 12x+3≥0 ①解:依题意,得 x+1≠0②由①得:x≥ - 3 , 由②得:x≠-12当 x≥ - 3 且 x≠-1 时, 2 x + 3 +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x + 12、(1)已知 y= 2 - x + x - 2 +5,求 x 的值.(答案:2)y(2)若 a + 1 + b - 1 =0,求 a+b 的值.(答案:0)五、归纳小结本节课要掌握:1.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六、布置作业:教材 P5 习题 16.1 第 1、7 题七、板书设计16.1 二次根式(1)定义例题 练习小结八、课后反思:”称为二次根号. 2.要第2课时16.1二次根式(2)教学内容1.a(a≥0)是一个非负数2.(a)2=a(a≥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a(a≥0)是一个非负数和(a)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a)2=a(a≥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次根式的相关计算,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a(a≥0)是一个非负数;(a)2=a(a≥0)及其运用.2.难点: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a(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a)2=a(a≥0).教学准备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二次根式?2.当a≥0时,a叫什么?当a<0时,a有意义吗?3.二、探究新知议一议:提问解答--------a(a≥0)是一个什么数呢?得出:a(a≥0)是一个非负数.(1)2=______;()2=_______;(0)2=_______.1177(3575576做一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4)2=_______;(2)2=_______;(9)2=______;(3)2=_______;7324是4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4是一个平方等于4的非负数,因此有(4)2=4.同理可得:2)2=2,(9)2=9,(3)2=3,((0)2=0,所以(a)2=a(a≥0)三、例题讲解)2=,()2=,322例1计算(1)(1.5)2(2)(25)2(3)()2(4)()262解:(1)( 1.5)2=1.5,(2)(25)2=22·(5)2=22·5=20,(3)()2=,(4)()2= 62(7)27 224.四、巩固练习:教材P4练习第1题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a(a≥0)是一个非负数;2.(a)2=a(a≥0);反之:a=(a)2(a≥0).六、布置作业:教材P5习题16.1第2题(1)(2)(3)(4)七、板书设计:16.1二次根式(2)1、a(a≥0)是一个非负数;例题练习2、(a)2=a(a≥0);反之:a=(a)2(a≥0).小结八、课后反思:填空: 22=___; 0.012=___; ( )2=__;( )2=___; 02=___; ( )2= _.22 =2;0.012 =0.01; ( )2 =; ( )2 =;02 =0; ( )2 =.2 3 第 3 课时16.1 二次根式(3)教学内容a 2 =a (a≥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 a 2 =a (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解答,探究 a 2 =a (a≥0),并利用这个结论解决具体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次根式的相关计算,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 a 2 =a (a≥0).2.难点:探究结论.讲清 a≥0 时, a 2 =a 才成立.教学准备: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 a (a≥0)是一个非负数;3.( a )2=a (a≥0).那么,我们猜想当 a≥0 时, a 2 =a 是否也成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 2 3 103 7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1 123 3 10 10 3 7 7因此,一般地: a 2 =a (a≥0)三、例题讲解例1化简(1)9(2)(-4)2(3)25(4)(-3)2解:(1)9=32=3(2)(-4)2=42=4(3)25=52=5(4)(-3)2=32=3例2化简(教材P4例3):(1)16(2)52解:(1)16=42=4(2)(-5)2=52=5四、巩固练习教材P4练习第2题.补充练习:1、填空:当a≥0时,a2=_____;当a<0时,a2=_______,•并根据这一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若a2=a,则a可以是什么数?(2)若a2=-a,则a可以是什么数?(3)a2>a,则a可以是什么数?2、当x>2,化简(x-2)2-(1-2x)2.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a2=a(a≥0)及其运用,同时理解当a<0时,a2=-a的应用拓展.六、布置作业:教材P5习题16.1第2题(4)(5)(6)(7)七、板书设计:16.1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意义:a2=a(a≥0例题练习小结八、课后反思:第4课时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学内容a·b=ab(a≥0,b≥0),反之ab=a·b(a≥0,b≥0)及其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a·b=ab(a≥0,b≥0),ab=a·b(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a·b=ab(a≥0,b≥0),ab=a·b(a≥0,b≥0)及它们的运用.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教学准备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1)4×9=_______,4⨯9=______;(2)16×25=_______,16⨯25=________.(3)100×36=________,100⨯36=_______.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4×9_____4⨯9,16×25_____16⨯25,100×36________100⨯36二、探索新知总结规律(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解:(1) 5 × 7 = 35(2) × 9= ⨯ 9 = 3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a ·b = ab .(a ≥0,b ≥0)反过来: ab = a · b (a ≥0,b ≥0)三、例题讲解例 1.(教材 P6 例 1)计算:(1) 3 × 5(2)1× 2731 13 3例 2 (教材 P7 例 2)化简:(1) 16 ⨯ 81(2) 4a 2b 3解:(1) 16 ⨯ 81 = 16 × 81 =4×9=36(2) 4a 2b 3 = 4 ⨯ a 2 ⨯ b 3 = 2 ⨯ a ⨯ b 2 ⨯ b =2ab b例 3 (教材 P7 例 3)计算:(1) 14 ⨯ 7(2) 3 5 ⨯ 2 10解:(1) 14 ⨯ 7 = 14 ⨯ 7 = 7 ⨯ 7 ⨯ 2 = 72 ⨯ 2 = 7 2 ⨯ 2 = 7 2(2) 3 5 ⨯ 2 10 = 3 ⨯ 2 5 ⨯10 = 6 52 ⨯ 2 = 6 52 ⨯ 2 = 6 ⨯ 5 2 = 30 2四、巩固练习: 教材 P8 练习 1、2、3 题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a ·b = ab =(a ≥0,b ≥0), ab = a · b (a ≥0,b ≥0)及其运用.六、布置作业:教材 P10 习题 16.2 第 1、3 题七、板书设计: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例题 练习a ⨯b = ab (a ≥0,b≥0)反之: ab = a ⨯ b (a ≥0,b≥0)小结八、课后反思:= (a ≥0,b>0),反过来= (a ≥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aabb= (a ≥0,b>0)和 = (a ≥0,b>0)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