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章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

最新三章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

(二)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能。 (三)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
(四)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 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
处分原则
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
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具体内容:其一,处分权的享有者只限于
民事诉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不享有处分 权;其二,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对象包括处分 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三节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概说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所
必须遵循的基本操作规程。 二、合议制与独任制 独任制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只
限于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组织形式。 三、回避制度 四、公开审判制度 五、两审终审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 判,案件的审判即宣告终结的制度。
(1)程序上的自愿,是指是否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 的争议,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人民法院不能未经当事人同意自 行依职权调解或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2)实体上的自愿,是指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 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3.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
第三节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概说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所
必须遵循的基本操作规程。 二、合议制与独任制 独任制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只
限于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组织形式。 三、回避制度 四、公开审判制度 五、两审终审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 判,案件的审判即宣告终结的制度。
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1)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 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开始、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 的组织形式、调解协议的形成以及调解书的送达等,都要符合民 事诉讼法的规定。
(2)实体上的合法,是指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的内容合法。
(三)理解调解原则应当注意的问题
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必须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即合法原则、自愿原则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意义:
1、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2、符合民事纠纷的性质和特点,适应了正确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
3、有利于迅速彻底解决纠纷,维护当事人之间的 团结,并可以简化诉讼程序,节省时间和费用。
处分原则贯彻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主要
体现在:第一,当事人的处分行为直接关系着 民事诉讼程序能否开始;第二,当事人的处分 行为对于诉讼程序的发展和终结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审判保护的范围和方法,一般要尊重当 事人的意愿。
支持起诉原则
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机关、社会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 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 民法院起诉。
三章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民 事审判基本制度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说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立法情 况
是指能够指导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原 理和基本规则。
对诉讼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或者只对某个诉讼阶段起 指导作用。
基础性、导向性和抽象性 我国立法模式:集中规定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规则; 立法和行为准则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原来是一审
合议庭
原来是二审 或上级法院
提审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按二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辛普森案陪审团的组成对判决结果的影响
刑事案件
9 名黑人、2 名白人和1 名西班牙裔 作出被告无罪的判决 组成的陪审 团
2.适用的程序:适用于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审判程 序的全过程,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 监督程序。但是,非诉讼程序以及强制执行程序不能 适用调解原则。
(二)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
1.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 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 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第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既可以根据 自愿运用调解方式,也可以运用判决方式,人 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用;
第二,调解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 程序,人民法院可不经调解,而在查明事实的 前提下,直接作出判决;
第三,即使当事人愿意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也不能久调不决,调解不成或调解书 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 判决。
民事案件
陪审团中有 9名白人, 没有一名黑 人
三、确立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依据:宪法和民事 诉讼要求
(三)法院调解的意义
1.有利于及时、彻底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
2.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当事人的团结。
3.有利于法制宣传,预防和减少诉讼。
二、法院调解原则的适用
(一)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1.适用的案件:凡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性质、存在调解可 能的案件,法院均可以用调解方式解决。
一、辩论原则
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 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 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 进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 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
支持起诉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发生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 个人民事权益的侵权行为;
第二,有权支持起诉者,只限于机关、社 会团体,不包括个人;
第三,受损害者尚未起诉。
人民调解原则
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
院指导下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