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工(中级题)一、填空题1.1千克力=()牛顿1MPa=()Pa答:9.8 10000002.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流体以体积表示的称为(),用()表示。
答:体积流量Q3.差压变送器的膜盒内充有(),它除了传递压力之外,还有()作用,所以仪表输出平稳。
答:硅油阻尼4.静压式液位计是根据流体()平衡原理工作的。
答:静压5.法兰式差压变送器的型号后面带"A"表示可进行()迁移,带"B"表示可进行()迁移。
答:正负6.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和()四大部分组成。
答:调节对象调节器调节阀变送器7.自动调节系统按调节器具有的调节规律来分,通常有()、()、()、()等调节系统。
答: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8.调节阀前后压差较小,要求泄露量小,一般可选用()阀。
答:单座9.调节阀调节低差压,大流量气体,可选用()阀。
答:蝶10.即调节,又要切断时,可选用()阀。
答:偏心旋转11.锅炉汽包液位一般用()、()、()组成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
答: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汽包液位12.管道内的流体速度,一般情况下,在()处的流速最大,在()处的流速等于零。
答:管道中心线管壁13.涡轮式流量计是一种()式流量计。
答:速度14. PID参数中,P、I、D分别代表()。
答:比例、积分、微分15、UPS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两种。
答:后备式、在线式(C015)16.TPS系统的供电设备应( )于其它系统。
答:独立17.可编程调节器采用国际标准模拟信号,即电压(),电流()。
答:1~5V 4~20mA18.仪表测量中的五大参数是()、()、()、()、()答:温度压力物位流量在线分析19.反馈分为()反馈和()反馈。
答:正负20.现在DCS系统中所说的四C技术指的是( )技术( )技术( )技术( )技术。
答:计算机;控制;CRT显示;通讯。
21.如果一个调节器是从上位机上接受给定值,那么它一定是在( )。
答:串级22.请说明这个位号中各字母代表的意思FFIC_001第一个F代表( )第二个F代表( )I代表( )C代表( )答:流量;比值;显示;控制23.DCS的中文意思是( );其主要职能是( )。
答:集散控制系统;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二、选择题1、电接点压力表在检定时,必须检查示值精度吗?( B )A、不一定B、必须C、不需要2、安装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应注意()A、剧烈振动B、腐蚀答:(A B)3、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导压管与正负压室方向相反时,不必改动导压管,只需将其电路部件相对于测量膜盒边转动多少角度?()A、90度B、360度C、180度答:(C)4、当液面由最低到最高时,浮筒所受的浮力()A、增加B、减少C、不变答:(A)5、波动较大的液体应选用()A、内浮筒液面计B、外浮筒液面计C、二者均可答:(B)6、压力式温度计中的毛细管越长,则仪表的反应时间越()。
A、快B、慢C、不变D、无规律答:(B)7、浮力式液位计中属于变浮力的是()。
答:(A)A、浮筒B、浮球8、以下节流装置中,造价昂贵,但压力损失最小的是()答:(A)A、标准文丘利管B、标准孔板C、标准喷嘴D、双重孔板9、增大热导式分析器热丝电流可以提高()答:(C)A.精度B.可靠性C.灵敏度D.稳定性10、下列()气体不能存放在钢瓶里面。
答:(C)A.N2 B.CO2 C.NH3 D.CO11、热电偶测温时,显示不准,应用毫伏表测其()答:(A)A、电压B、电流C、电容D、电阻12.串级调节系统的方块图中有()A、两个调节器B、两个变送器C、两个调节阀D、两个被控对象答:(ABD)13.下列表达式正确的为()A、P绝=P表+P大B、P表=P绝-P大C、P表=P绝+P大答:(AB)14.当需要测量大管道内的流体流量时,可选用()A、电磁流量计B、椭圆齿轮流量计C 均速管流量计D、旋涡流量计。
答:(A、C)15.调节阀经常小开度工作时,宜选用( )特性?A、等百分比B、快开C、直线答(A)三、判断题1、屏蔽电缆及屏蔽电线的屏蔽层必须接地,接地点应在控制室一侧。
答:(√)2、智能变送器的校验只需用手持终端通讯器再在线与智能变送器进行通讯,就可任意改变智能变送器的量程范围。
答:(√)3、石墨填料在使用时比四氟乙烯填料回差大。
答:(√)4、PID调节器的三个重要参数是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答:( √ )5、石墨填料禁止在高温、高浓度强氧化剂的介质中使用。
答:(╳)6、调节阀的填料是防止介质因阀杆移动而泄漏。
答:(√ )7、在自控系统中,安全栅处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
答:(√)8、差压变送器测流量时,若负压引压线堵,则测量值显示100%以上。
答:(√ )9、在危险场所使用安全火花型仪表,在危险场所和控制室之间设置安全栅,这样构成的系统叫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
答:(√)10、DCS中所有盘、台、柜的外壳均应接地。
答:(√)11、调节阀的理想可调比取决于阀芯结构和配管状况。
答:(×)12、调节强腐蚀性流体,可选用套筒阀。
答:(×)13、特别适用于浆状物的调节阀有:球阀、隔膜阀、阀体分离阀、蝶阀和角阀。
答:(√)14、汽包给水调节阀应选气开或附加保位阀。
答:(×)15.电磁流量计的输出电流与介质流量有线性关系。
答:(√)16.用浮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时的最大测量范围就是浮筒的长度。
答:(√)17.浮球式液位计的液位示值与被测介质的密度有关。
答:(╳)18.双法兰液位计是一种差压变送器答:(√)19.热电偶的E(200度,100度)等于E(100度,0度)。
答:(╳)20.一般情况下用热电阻测温度较低的介质,而热电偶测温度较高的介质。
答:(√)21.热电偶的输出为4~20mA信号。
答:(╳)四、简答题1.如何检查热电偶保护套管的渗漏?答:最好打压试漏,若不便的话,也可以灌煤油试漏。
由于煤油渗透力极强,它便会从裂缝中渗透出来。
如果裂缝很细,那么可以多等一段时间,煤油试漏适用于低压保护套管。
2.某电动执行机构阀门是UPS提供电源,为什么采用UPS供电?答:一旦涉及全厂水电汽全部跳车没有能源保证阀门的事故状态,采用UPS电源来保证该阀正常动作。
3.有一台调节阀(被测介质300℃,1.6Mpa)上阀盖漏,现让你去处理,应当注意什么?答:a应与工艺联系,把自动调节改为旁路调节。
b关闭上、下游阀,降温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打开排净阀,排放介质,判断上、下游阀是否关严。
c阀内存液基本放净后,拆开上盖换垫,注意垫片材质。
d处理完毕,投自动时必须先检查放净阀是否关闭。
4.电磁流量计指示不准的故障?(至少4条)答:a:等电位接地没有做好。
b:安装的前后直管段不足。
c:安装位置使流量计不能满管。
d:流量计内部参数积分时间没有调整。
e:插入式电磁的插入深度不正确和电极磁力线没有垂直于管道流向。
5.一台气开阀突然全关,检查DCS有输出信号,阀门定位器工作正常,试分析原因?答:调节阀膜片破损漏气,或定位器输出气源管断开。
6.一台气动薄膜调节阀,若阀杆在全行程的50%位置,则流过阀的流量是否也在最大量的50%?答:不一定,要以阀的结构特性而定。
在阀两端压差恒定的情况下,如果是快开阀,则流量大于50%;如果是直线阀,则流量等于50%;如果是对数阀(等百分比阀),则小于50%。
五、计算题有一台差压变送器,其测量范围为0~10000Pa,在该仪表的说明书中规定可实现的负迁移100%(最大迁移量-100%),问该仪表的最大迁移量是多少?答:负迁移就是在不改变量程的条件下将零点或起点向负方向迁移,迁移量占量程的百分数就是迁移的百分数。
迁移量=10000×100%=10000Pa,因此,对0~10000 Pa的变送器可迁移成-10000~0Pa六、仪表技能题1.压力变送器在取压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原因?答:泄露,摩擦阻力,液体管路积聚气体,气体管路中积聚液体。
2.调节阀副线的作用?答:1)在调节阀出现故障时,由人工用副线阀门来暂时替代调节阀,以防造成停产或造成事故。
2)在调节阀出现故障时,将调节阀前后截止阀关闭,把调节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3.热电偶短路时、短路时各指示什么温度?答:热电偶短路时指示环境温度,断路时指示零度。
4.什么是分程控制?答:由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阀工作,每个控制阀仅在控制器输出信号整个范围的某段信号内工作,习惯上称这种控制方式为分程控制。
5.怎样判断现场运行的差压变送器工作是否正常?答:由于差压变送器的故障多数是零点漂移和导压管堵塞,所以在现场很少对刻度逐点校验,而是对它的零点或量程和变化趋势检验。
1)零点或量程检查:关闭正负截止阀,打开平衡阀,检查电流输出是否为4mA或20mA。
2)变化趋势检查,打开负压室的排污阀门,变送器输出最大;打开正压室排污阀门,变送器输出最小。
3)在打开排污阀门时,被测介质排出很少或没有,说明导压管堵塞。
6.变送器的巡回检查包括哪些工作?答:变送器的巡回检查包括:仪表指示情况,仪表示值有无异常;变送器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环境温度、湿度、清洁状况;仪表和工艺接口、导压管和阀门之间有无泄漏、腐蚀。
7.仪表及其引压管线保温伴热的目的是什么?答:仪表及其引压管线保温伴热目的是使仪表及其引压管线在严寒或一般地区,不致冻结,影响测量或损坏仪表;在某些场合,为了达到测量目的,不让仪表和管线中生成冷凝液,也需对仪表和管线进行伴热保温。
8.有一台正运行的气关单座阀,老关不死其原因?答:阀芯阀座磨损严重,阀芯阀座间有异物卡住,调节阀膜头漏气零点弹簧预紧力过大,阀杆太短,调节阀前后压差过大,带定位器的看其输出是否能达到最大。
9.请说出下图的控制为何种调节方式?答:此图为典型的串级调节回路。
主控量为蒸气的温度。
副控量为蒸气的流量。
起到提前克服蒸气压力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