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复习题语言学纲要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罗马2、语言是 19 世纪成为独立学科,其标志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可分为哪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5、印度最早的经典实用的语言是:梵语6、中国“小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三方面: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7、语言的功能包括哪两个: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8、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两个: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9、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10、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11、儿童语言学习得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12、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13、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4、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15、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16、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实现的编码。
17、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9、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21、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上看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2、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
2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24、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根或词干。
25、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哪四部分: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26、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停顿和一个完整的语调。
27、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28、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29、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是性、格、数。
30、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述宾,“跑得很快”属于述补,“马上出发”属于偏正,“火山爆发”属于主谓。
31、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派生(构词)词缀。
32、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例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33、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3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中心意义。
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本义,其余是派生意义。
35、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四种: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古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玛雅文36、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7、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形象、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是假借。
38、简述字母文字产生历程。
39、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40、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官话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41、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42、语言谱系的结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43、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蔵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一含语系。
44、语言发生接触的前提条件是:社会接触45、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使用语言的人之间的接触。
46、共同语分为两种: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4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
48、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提出来的。
49、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50、语音演变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一定的条件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51、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52、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3、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作用。
54、“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55、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增加音节,用复音词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词为主的格局。
56、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主要是: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借词57、“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由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58、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词缀。
59、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决定的。
补充:60、同义词的同主要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附加色彩等方面。
61、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62、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63、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4、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65、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1、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错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错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般规律,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错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对5、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对6、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7、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8、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9、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10、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错11、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对12、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错13、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对14、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错15、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对16、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对17、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错18、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对19、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错20、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错21、句子是比词组高一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错22、“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错一、名词解释(加星号的为论述题,音位归纳P64)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注意:文字不是语言。
2、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3、条件变体——是指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不同的音素。
这些不同的音素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相互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他们在语音上又相似,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从而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4、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的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例如汉语武汉话里的[n]和[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
5、区别特征——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
音位的辨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和[p]这两个音位靠“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来区别。
★6、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汉语的轻声、变调,都是,如“西瓜”中的“瓜”念轻声,“展览”中的“展”念阳平。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五种:同化:如:瓜子儿,受儿卷舌色彩的影响韵母变为?。
异化:比方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214调变成35调,如“土改”念成“涂改”。
弱化:从元音来说,如木头、馒头、噱头、石头等中的头,韵母单化为o。
从辅音来说,如“在”在语流中声母变为t或d或l。
脱落:比如“你们”常发成nim,“豆腐”说成douf。
增音:例如普通话语气词“啊”如果出现在后鼻音[?]收尾的音节之后,就要变读为[?a]。
★7、语法范畴——是对具有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概括而成的类。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类。
数:很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多与名词相关。
如英语,俄语中的名词等。
格:是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格的变化,共有六种格。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如汉语的“着、了、过”也可以表示体。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例如英语“I write”(现在时),“I wrote”(过去时),“I shall write”(将来时)。
人称: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俄语、法语都有三种人称。
如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
如:“He(she) writes”,“I write”,“You write”,“They write”。
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
8、直接组成成分——句法结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例如“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的“各级干部”和“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第一层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它们的结构关系是主谓。
“各级”和“干部”是第二层前一部分的直接组成成分,结构关系是偏正,其余以此类推。
9、屈折——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发生了屈折的变化。
所以又叫做内部曲折。
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10、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的代表。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序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