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的五大要素

摄影的五大要素

摄影的五大要素
摄影的五大要素:一是制作,重点放在拍摄对比;二是镜头焦距;三是构图;四是透视法,与绘画不一样的相机透视法;五是景深。

第一次在网络平台听课,朋友推荐了那特艺术学院,今天比较空闲,所以花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连续听了三节课,每节课都是接近30分钟,适合我们业余爱好者,如果时间太短,像十分钟,就会因学了皮毛而似懂非懂,如果时间太长,超过50分钟,就是会降低专注力,反而鼠标一下快进草草结束。

那么这种课程设置时间是非常人性化的,实在良心教育。

因为对摄影比较有兴趣,而且光学摄影是免费课程,就从这里开始吧。

老师是加州人,可能是他住在波莫纳,所以上课的环境都是发生在波莫纳的。

他采用了边走边拍的方式来讲解,体验了实践出真理的法则。

原谅我直接跳到第二节课。

摄影的五大要素:一是制作,重点放在拍摄对比;二是镜头焦距;三是构图;四是透视法,与绘画不一样的相机透视法;五是景深。

大家在拍摄前需要思考的地方:1、趣味中心点;2、光线;3、和拍摄物的关系;4、概念的联系;5、培养艺术风格。

不能拿着相机随便拍,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提供了一张照片,分别标识了背景,中景,前景。

超广角镜头14-24mm,广角镜头24-35mm,标准镜头35-70mm,中焦镜头70-105mm,长焦镜头105-300mm,手机一般是广角镜头,普通眼睛看到50mm,常用的是变焦镜头。

这些内容都是基础信息,入门必备。

接着老师列举了肖像照35mm,50mm,135mm的对比,135mm显得脖子更粗,一般就是50mm拍摄就是最正常的。

构图是难点,掌握了就会拍的很有内涵。

当然也是有很多规则,黄金螺旋,金三角形等等。

不过最常用就是三分构图法,画面分成三等分,可以和相机的网格线结合。

老师演示的是尼康相机的网格线,不过太依赖了,我个人是不使用的。

另外,老师还介绍了对角规则。

透视法也是难点,不过仔细观察还是能做到的。

照片里有灭点分解空间结构,比较适合建筑摄影。

景深,主要是和光圈有关,最大光圈是1.4,最小光圈值是16。

另外课程结尾还有附录内容,也算是作业吧。

老师的意见就是多观看别人拍的照片,学会用照片来叙事。

第三节课是关于光线基本知识。

光线分不同环境,比如在室内的光线,白炽灯,荧光灯老师建议使用测光表。

户外在明媚阳光下,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值f/16,ISO感光度400,是最标准的参数。

阳光16法则为准。

老师还手把手展示了怎么使用曝光测量表,无线模式,环境模式,有线模式。

最后他使用反光板来显示光线,反光板的作用就是让光变得更加均匀,原来正反面都可以使用,实在大开眼界。

第四节课是谈论摄影书籍。

在波莫纳图书馆寻找历史书籍,摄影专著,研究专著,老师建议看启发性,论文和访谈更有语感的摄影专著,因为我们不能单看图片。

这节课比较少理论知识,老师非常有耐心地把书里面的重点句子读给大家听,还一页页地展示书里面的图片。

有非常著名的安妮·莱博维茨,布鲁斯·戴维森。

尤瑟夫·卡什记录了难忘的经典动作和姿态,他拍过的名人肖像照,再过一百年也难以超越,与被拍者的默契非常难得。

理查德·阿维顿一来摆拍,拒绝随意拍,20世纪中期人像大师,里面的人物展现了自己最自然的面孔。

欧文·佩恩,他在纽约大楼开了一家无窗的工作室,主要是实验性照片,北光摄影,书名很特别叫做《worlds in a small room》。

罗伯特·弗兰克主要记录日常生活,偶然出现的路标,明信片的名字,路边的墓碑。

罗门·维许尼亚克《a vanished world》展现了当地各种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摄影大师的摄影著作组成摄影史的一部分,我们摄影爱好者不能错过。

附录客座演讲请
了一个叫朱利安·卢克斯的摄影师。

他介绍几本摄影集,第二本是任航的摄影集,非常惊喜能看到中国摄影师在美国出版。

摄影作业是自己制作一本摄影作品集,虽然现在摄影技术还不够厉害,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会变好的。

感谢这次摄影课程。

观那特艺术学院课程《光学摄影》有感
撰文:A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