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骨架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大规模、远距离输电的任务。
由于输电线路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安全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其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施工单位在依据施工图纸和相应的规程规范,如何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就成为输电线路施工的一大难题,所以施工安全管理就成为重要研究对象。
【关键词】电力;输电;线路;施工;安全
1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环境局限性
从目前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在露天、空旷场地上作业,且易受到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雪、雷电等自然条件及恶厉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施工环境相当艰苦。
由于输电线路施工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资、机具和设备进行平面和空间的交叉作业,导致施工环境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输电线路大部分是在高处作业,这样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性质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压力,尤其容易在施工中发生触电、倒塔(杆)、物体打击、跌落等伤亡事故。
1.2 施工流动性
施工的流动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施工环境的流动性。
输电线路是沿线分布的,完成一个单元的施工后必须转移到下一个施工点。
二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
目前非固定编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而输电线路的工序多样、施工机具多和技术复杂程度导致各施工工序不安全因素的奇异性。
当然,随着工程的进度发展,不安全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可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是个动态的立体作业过程。
1.3 责任多元化
在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中,工程责任方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有业主、建设管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一般认定施工单位对安全负主要责任,但业主的资金到位情况、地质情况、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单位的安全素质水平和安全管理等问题都能间接或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单位的多元化、管理方式的各异性都难以规范统一。
1.4 劳动密集性
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工程多处于高山、河网、湖泊地区,显然这些地区给机械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故所需的原材料主要靠原始的劳力搬运,而大多数
工种仍是手工操作,这较容易使人感到疲劳、注意力分散。
因此,从事输电线路的重体力、低技术含量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普遍较低,但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具有劳动密集性。
1.5 施工风险性
从工程危害情况来看,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中最常见的、伤害数量最大的是触电对人身的伤害。
随着电网的不断完善,输电线路面临的跨越施工越来越复杂和困难,扩建的项目也更多,接触的带电设备也越来越多,系统调试工作越频繁,给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都带来更多的风险,工艺多变,潜藏着很大的施工安全风险。
因此,鉴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输电线路施工是危险大、事故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工程。
这些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跨越作业、构件吊装、作业保护以及使用设备等方面,而伤亡事故也多是由于高空坠落、重物打击、机械操作不当、触电等造成,给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然灾害
由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环境的局限性,多处于深山高岭、气候多变的地区,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如广西地区。
电网绝大部分要经过崇山峻岭,而输电线路多要承受雷击的考验,这对施工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克服立体作业的危险又要抵御自然灾害对施工的影响。
因此,输电线路施工必须要考虑到施工时自然灾害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施工中要加强遭受雷击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压缩工期
随着全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输电线路工程繁多。
业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要求压缩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工期,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多压力。
2.3 施工人员素质
由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的劳动密集性,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其中存在比例不小的临时施工人员。
这些临时施工人员的文化和施工技能参差不齐,且缺乏严格、系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技能培训,施工现场多因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施工技能缺乏而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是同样重要的。
3 加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确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施工单位在接到输电线路工程之后,应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电
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同时,制订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工程安全的检测和实时监控。
同时,借鉴优秀管理手段和理念,研究适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办法。
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全面推进风险意识管理,完善事故预想方案,使施工安全管理真正起到作用。
3.2 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
考虑到输电线路工程的责任方多元化,可以采用明确的责任分工制。
加强班组人员的忧患意识教育,完善“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倒查制度,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每个岗位以及各个参与施工人员。
由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专职安全员相互协调完成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定期监督和检查项目施工的安全措施,各专业现场负责人要对每个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施工的工程负责。
项目总工应带队检查安全的生产情况,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项目经理组织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要求组织施工队进行整改。
除施工作业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程外,环境、防火、材料堆放、电气设施等防护也需要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