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个月幼儿教育综合班亲子活动教案全套活动一(一)、飞一个活动目的:能对自己名字做出反应,建立宝宝愉快的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布娃娃----明明一个活动过程:1、教师视出示娃娃:“宝宝看谁来了?是明明来了。
”说完教师手握娃娃的手向大家做一个飞吻。
接着教师扶着布娃娃的手对大家说:“做一个飞吻吧。
”妈妈边指引宝宝做飞吻边说:“飞一个,宝宝给明明飞一个。
”宝宝大胆做了,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张表扬。
2、明明一一和每个宝宝做飞吻,让宝宝模仿娃娃做飞吻。
(二)、大家一起来做操活动目的:增强宝宝体质,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只能的发展。
活动准备:布娃娃明明一个。
活动过程:“现在明明躺在地毯上准备做操了,请宝宝们也像明明一样躺在地毯上准备做操吧。
”教师边放音乐边喊拍子。
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操。
第一到第七节活动过程同之前活动方案四。
(三)、抠小洞认五官活动目的:学习用食指拨弄小洞,促进宝宝小肌肉的发育。
活动准备:在泡沫垫上贴不同的小动物脸谱,眼睛、嘴巴、鼻子处开一个小洞,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小动物脸谱:“宝宝看,只是一只小狗,小狗脸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教师用食指伸进小狗的嘴里说:“这是小狗的嘴巴。
来,请宝宝来指一指。
”说完教师发给每人一个脸谱。
2、家长用食指伸进小狗的鼻子里说:“这是小狗的鼻子,宝宝来,小狗的鼻子在这里!”让宝宝用食指伸进小动物的鼻子、眼睛、嘴巴里,一边说:“这是xx的鼻子,这是xx嘴巴。
”反复几次,可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引导宝宝用食指抠洞。
爱婴提示:使用拇指、食指、捏细小的物品,只是人类才具有的高难度动作,他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而拇指要加上食指的配合,才能做精细动作。
应多给宝宝提供一些指拨玩具,以训练宝宝食指的灵活,可让宝宝拨算盘珠。
拨出声音;按电话键;或用食指深入小瓶口去拨东西,以提高食指的技巧。
(四)、谢谢活动目的:喜欢听成人唱歌,能听着音乐模仿点头动作。
活动准备:拖拉玩具每人一个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拖拉玩具,引起宝宝兴趣。
“今天教师给宝宝准备了好多拖拉玩具,宝宝想不想要呢?”“好,老师就把玩具分给宝宝,宝宝给老师点点头谢谢老师。
”教师做点头动作,引导宝宝跟着模仿。
2、“宝宝做得真好,会点头谢谢。
现在我们唱一首《谢谢》歌。
说完,教师边唱歌,便有节奏的作点头动作,引导宝宝模仿点头,反复多次。
表扬模仿好的宝宝。
”3、教师分给宝宝拖拉玩具,要求宝宝点头谢谢。
附歌曲:1=C2/43 5 3 ︱6 6 5︱3 5 3︱2 3 1‖点点头,谢谢您点点头谢谢您。
(五)、跟着玩具爬活动目的:训练宝宝大脑感觉综合能力,继续训练宝宝爬的能力。
活动准备:拖拉玩具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1、教师拿一个宝宝的拖拉玩具,放在地上往前拉着走,吸引宝宝跟着爬行。
“来,跟着小鸭往前爬。
”当宝宝爬了一会,拿到玩具后,家长亲一亲宝宝,以示鼓励。
如又不会爬的宝宝,家长可用双手抵住宝宝的脚往前,协助宝宝进行爬行。
2、家长用拖拉玩具,吸引宝宝爬行。
家长在拖拉玩具时,注意速度不要太快,时间不要太长,可让宝宝拿着玩具玩一下、歇一会儿后再继续爬。
(六)、搓汤圆活动目的:通过家长与宝宝的肌肤接触,满足宝宝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刺激宝宝的感知觉。
活动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布娃娃明明一个。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布娃娃:“宝宝看。
明明玩累了,自己躺在地毯上休息,请宝宝也像明明一样躺下来休息一会吧。
教师跪在娃娃一侧,开始边念儿歌边从宝宝脚腕处开始往上做搓、揉等动作。
儿歌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揉一揉,轻轻的揉,重重的揉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搓一搓,轻轻的搓,重重的搓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捶一捶,轻轻的捶,重重的捶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拍一拍,轻轻的拍,重重的拍2、家长引导宝宝躺下,跟着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注意动作要适宜,不要太用力,让宝宝感到舒适、快乐为宜。
家长可给宝宝重复做两边。
爱婴提示:宝宝的感知觉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这些能力随着成长发育而不断增强。
宝宝在出生后,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干知觉能力,这些能力随着神经系统的特别是大脑机能的发展。
因此,培养宝宝的感知觉能力应科学及早的进行。
(七)彩虹伞活动目的:用丰富的色彩刺激宝宝的视觉、通过说儿歌、做动作,试着让宝宝理解语言的与动作的关系。
活动准备:彩虹伞一顶,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1、摇啊摇家长抱着宝宝面对面坐在家长得腿上,家长扶着宝宝的腋下或拉着宝宝双手,坐在彩虹伞上,边念儿歌边来回摇动。
反复几遍。
儿歌:摇啊摇,摇啊摇,宝宝摇,妈妈摇,宝宝妈妈一起摇。
2、找妈妈家长放宝宝坐在彩虹伞中间,当着宝宝的面,拉起彩虹伞的边缘,遮住自己的脸:“宝宝,妈妈呢?快来找妈妈,让宝宝爬过去找妈妈。
当宝宝找到妈妈后,妈妈抱抱亲亲宝宝。
反复几次。
结束活动:卷花卷家长把宝宝从彩虹伞上抱下来,教师带着宝宝带着家长一起边念儿歌边卷彩虹伞:“卷卷卷,卷花卷,卷成一个小花卷。
,卷卷卷,卷花卷,卷成一个大花卷。
”收卷好彩虹伞后,老师边做动作边讲:“小朋友,快快来,我们一起来点点头=点点头、点点头,我们一起来招招手。
,招招手,招招手,我们一起来说再见、再见!”7---9个月婴幼儿的亲子活动活动二(一)、摇小铃、找宝宝活动目的:知道成人对自己的称呼,听到成人喊自己的名字时有所回应。
活动准备:手摇铃一只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手摇铃摇一摇,以引起宝宝的注意。
“宝宝老师来摇手铃找宝宝”看宝宝是否有反应,能否用眼睛注视老师。
如宝宝没有反应,可再摇手摇铃,喊一遍宝宝的名字,这时家长引导宝宝回应老师:“,宝宝,老师在叫你呢。
”“哎,在这里。
”2、教师摇小铃,一一喊每个宝宝的名字,对表现较好的宝宝,大家一起鼓掌表扬。
(二)、大家一起来做操活动目的:增强宝宝的体质,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只能的发展。
活动准备:布娃娃明明一个、优美舒缓的音乐活动过程:老师:“现在明明躺在地毯上准备做操了,请宝宝们也像明明一样躺在地毯上准备做操,第一节:全身按摩(两个8拍)动作要领: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1~4拍或人握住宝宝两只手腕,从手腕向上按摩4下至肩;5~8个拍,成人握住宝宝两足踝,从足踝向上按摩4下至大腿部;第二个8拍的1-4拍自胸部进行按摩,手法呈环形;5—8拍同1—4拍。
第二节:起坐运动(两个8拍)动作要领:宝宝仰卧,成人双手扶住宝宝双臂或手腕,1-4拍牵引宝宝从仰卧位起坐,5-8拍动作还原。
注意拉宝宝起坐时,如果宝宝不配合也不能过于用力。
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三节:起立运动(两个8拍)动作要领:宝宝仰卧成人双手失信宝宝双臂或手腕,1-4拍牵引宝宝仰卧、跪直、起立或直接站起;5-8拍动作还原。
注意:扶宝宝站起时,要逐步让宝宝自己用力,第二个8月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节:提腿运动(两个8拍)动作要领:宝宝仰卧,两手放在胸前,两手支撑身体,成人双手握住其足踝部。
1-2拍轻轻抬起宝宝双腿,约30度;3-4拍动作还原;5-8拍动作同1-4拍。
注意动作要轻柔缓和。
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
3、当宝宝做完操后,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表声宝宝做得真好!特别提醒:1、在吃奶后一小时或奶前半小时进行2、每日一次,伴音乐,在愉快情绪中进行(三)、好玩的纸盒活动目的:通过宝宝转动纸盒,让宝宝的认知与小肌肉运动相结合,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和顺序的记忆的能力。
活动准备:纸盒的六面贴上宝宝喜欢的图片,如小汽车、小鸡、小猫、小球、苹果、花卉等区别较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纸盒,“宝宝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纸盒。
”接着教师边转动纸盒边指着上面的图片告诉宝宝:“这里又一只小鸡,她会唧唧的叫,这里有一只小猫,它会喵喵的叫,这里有一辆小汽车她会嘀嘀的叫。
”等等2、“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纸盒,送给宝宝玩一玩。
”说完,教师发给每个宝宝一个纸盒,要求宝宝点头表示谢谢。
3、宝宝和家长一起玩,家长先让宝宝熟悉纸盒上的图片名称,然后再说出某一图片的名称,让宝宝找一找,当宝宝找到相应的图片时,家长亲一亲抱一抱宝宝,并对宝宝说:“你真棒,真聪明!”以示表扬。
爱婴提示:婴儿期的观察力的发展和宝宝视觉、感知觉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将重点应放在视觉、感知觉的培养上。
到9个月是能够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构造,家长可以给宝宝自制一个好玩的纸盒。
让宝宝在反复的转动寻找过程中,使宝宝在反复的转动中寻找过程中,使宝宝的顺序记忆能力得到发展。
(四)、阳光隧道活动目的:训练宝宝爬的能力,调节宝宝的前庭觉。
活动准备:阳光隧道、几只捏响玩具。
活动过程:1、教师捏响小鸭玩具,来到阳光隧道一断,吸引宝宝爬过来取玩具。
当勇敢的宝宝爬过阳光隧道后,教师抱着宝宝亲一亲,并对宝宝说:“宝宝真棒!”让宝宝玩一会玩具后,再把玩具放到阳光隧道的另一端,鼓励宝宝爬过去。
2、教师给每个家长一只玩具,吸引宝宝爬过阳光隧道,当宝宝勇敢地爬过去后,家长抱抱宝宝,以示表扬。
如有不敢爬的宝宝,家长不要勉强,可让宝宝多看看同伴,让宝宝渐渐接触,不感到害怕后再玩。
爱婴提示:宝宝再爬的过程中,让宝宝学会用手和足爬行必用手和膝爬行更快,家长应该继续让宝宝多练习爬行。
充分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觉统合训练,未经爬行的或爬行不充足实宝宝情绪不稳定、学习滞后、人格偏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请家长务必重视宝宝爬的能力训练。
在家里,家长可用一只大纸箱,和宝宝一起玩]“钻山东”的游戏,让宝宝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
(五)摇小铃活动目的:学习摇小铃,在反复的摇动中初步获得对语言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手摇铃每人一只活动过程:1、教师把手摇铃放在背后,轻轻的摇,使之发出声音,接着教师说:“宝宝,是什么声音呢?”以引起宝宝的好奇。
教师拿出手摇铃,说:“是手摇铃在唱歌呢!”说完教师继续摇手铃,让宝宝仔细倾听,熟悉手摇铃的声音。
2、教师讲手摇铃交给一位家长,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让家长将手摇铃放在背后摇动,让宝宝仔细听一听后,请宝宝去找手摇铃。
家长引导宝宝爬过去(或扶着走)找手摇铃,当宝宝找到后,老师替宝宝说:“噢,手铃在这里呢!宝宝真能干。
2、请家长把手摇铃交给另一位家长,再摇动手摇铃发出声响,让宝宝找出手摇铃在哪里,如果宝宝找对了,大家一起鼓掌表扬。
宝宝找2—3遍。
附歌曲:1=C2/4 摇小铃3 3 5 5︱3 3 1 ︱3 3 5 5︱ 3 3 1︱2 2 ︱2 —︱7. 5 .︱1 —‖(六)、骑大马活动目的:训练宝宝的语言和节奏感,激发宝宝欢乐的情绪。
活动过程:1、教师抱着一位不认识的宝宝:“宝宝的手铃摇得真好,让老师来抱一抱宝宝,让我们一起来骑大马。
”教师坐在地毯上,宝宝和教师面对面,宝宝坐在教师腿上,教师手扶宝宝的腋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的上下颤动:“骑大马,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