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教以生为本。
”当代的教育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学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真正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高效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
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
认真探究其中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利用学案式教学,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利用学案式教学是最好的方式。
学案式教学就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师
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但一定要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案的设计中,我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满着学习的乐趣。
要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课文的生词障碍,对课文中涉及到的生词,分别提出来,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对于一些重点句式,教师在学案中要一一列举,要求学生列举相应的例子。
并提出严格要求,要涉及到不同时态和不同形式,如运用不同人称、不同时态去模仿课文中的句式编写一些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等。
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对此可让学生之间交流,纠正错误并互相补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恰当的赏识教育会调动学生们预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竞争意识。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英语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英语文章后,听课时会做到心中有数,小组讨论时会有话可说,练习目标语言时会有法可依;许多基础知识不需老师讲解,就已经掌握了,学生自学有了成功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变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笔指读、出声读、以单词为注视点阅读、回视等。
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查阅、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
略读是为了解文章大意而快速浏览阅读的方式。
可采用三个步骤略读:通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浏览一些与主题句有关的信息。
寻读是从较长的文
字材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
为了寻读快而准,可利用主题词、标题、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查阅是一种有目的的查找个别资料的浏览性阅读。
英语中大部分的信息源,如词典、百科全书、书刊杂志的索引、电话号码薄等,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以便于快捷的查找。
但其他一些信息源,如历史资料的体育专栏等,又都是按各自的特点排列的。
只有了解了所需信息源的组合排列方式,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低效率的阅读者往往以单词为注视点,一词一词地读,而高效的阅读者则以意群为注视点来阅读,有的甚至能以行为注视点达到纵向阅读,即汉语的“一目十行”,从而大大提高阅读速度。
三、开展课外阅读,创造气氛提高兴趣
高中学生的课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入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
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
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阅读材料。
比如高一上学期是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的阅读习惯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
所以高一上半学期我使用初三的阅读材料,而且侧重那些故事性强的文章,从而适当的降低起点,减小坡度,尽可能使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从高一的下半学期就开始使用高一上学期的阅读材料,慢慢地使阅读内容和课本同步。
再者课外阅读最好采用限时阅读。
如果对学生做题的时间不加限制的话,就只能加重他们优柔寡断,思维太慢,而不能适应新的考试要求。
同时长时间的做同一类型的练习,往往会
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在限时阅读时给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题目。
平时可以举行班内的小型竞赛,对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尊重原文,推理判断。
总之,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号“得阅读者得天下”,足以证明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有责任使学生喜欢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