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教案设计
备课人李智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时间45分钟课题祖国颂歌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
三维目标1、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2、在反复聆听作品,熟悉《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
3、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音响对比欣赏《在灿烂阳光下》《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了解各国不同风格的颂歌。
教学重难点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
2、学习并背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教学导入
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爱我中华》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歌名,并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点。
共同点:表达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爱国歌曲。
答:《我爱你中国》《长江之
歌》《红旗飘飘》《爱我中
华》。
通过竞猜歌曲,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了
解本课学习的是
爱国歌曲的相关
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基本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吕其明:历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
创作了60多部电影、200多部电视剧的音乐,还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
其代表作有:《铁道游击队》《谁不说俺家乡好》《白求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2)创作背景
《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
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乐曲创作于1965年。
学生一边欣赏乐曲《红旗
颂》,一边听教师介绍作品
的作曲家,以及作品的创作
背景等相关知识。
学生在听教师介绍时,学会
分析、了解并记忆。
以开门见山的方
式直接导入《红
旗颂》作者和乐
曲创作背景的简
介,让学生一目
了然。
学习音乐
之前对作品的相
关内容有大致的
了解后,能帮助
学生更好地去分
析和掌握作品。
2、分段欣赏
(1)欣赏并分析《红旗颂》主旋律。
让学生根据乐曲简谱的谱例,初听乐曲主题。
问: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是怎样的?
(2)学生分组学习4/4拍节奏的挥拍方法,并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3、作品分析
(1)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问: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来演奏?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
(2)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问: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乐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小结: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构成了语文中的“起、承、转、合”的方整性乐段。
节奏学生回答。
答:小号、《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国际歌》、《东方
红》。
学生回答。
通过聆听和音乐
活动,把音乐的
基本知识贯穿在
活动中,使学生
达到强化记忆又
有趣学习的目
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
分析欣赏音乐,
可以使学生更认
真、细致地关注
音乐本身。
的变化,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3)聆听乐曲“第二乐段”。
问: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演奏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小结:第二乐段旋律较激扬,在全曲的最高音区进行。
乐句由弱拍进入,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把歌曲推向高潮。
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厚感情。
(4)聆听乐曲“第三乐段”。
小结:第三乐段延续了高潮部分弱起节奏的特点,是高潮情绪的延伸,结尾处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乐曲呈现出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缭绕、情感宣泄未尽的印象。
(5)曲式作品结构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再现开国大典,宽广、辉煌;
第二乐段:回忆战争时期,坚定、豪迈;学生回答。
之前提到《红旗
颂》主旋律在整
首作品中的重要
地位,在分段欣
赏结束后,让学
生再一次回顾已
学习的知识,达
到进一步深化主
旋律印象的目
的。
第三乐段:饱含胜利喜悦,深情、歌颂。
4、对比欣赏
歌唱祖国的乐曲还有很多,《红旗颂》是用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除了器乐,还有很多歌唱祖国的声乐作品,本节课的开始我们聆听了几首,接下来你们仔细聆听下面这几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情感?
(1)聆听《在灿烂阳光下》。
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聆听《神圣的战争》。
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聆听《伏尔塔瓦河》。
答: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
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
答:二战期间,苏联被德国
攻打,为了鼓舞军心和人民
的顽强斗志,表达了苏联人
民渴望胜利、打倒侵略者的
爱国之情。
答: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繁荣
通过对《在灿烂
阳光下》《神圣的
战争》《伏尔塔瓦
河》的欣赏,让
学生了解各国人
民的爱国之情,
欣赏不同国家赞
颂、歌唱祖国的
歌曲。
加深对本
课学习的印象。
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知识拓展
颂歌:颂歌多用于对党、祖国、领袖、人民、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
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
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四、总结
本堂课所学习的《红旗颂》是采用中国民族体裁,用来歌颂红旗的器乐作品。
希望同学们昌盛的摇篮,描述了捷克人
民的民俗生活与神话传说,
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
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欣赏和学习
对颂歌、交响诗
两种音乐体裁有
所了解,加深本
课学习的《红旗
颂》在同学们脑
海中的印象。
总结升华,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怀,让学生更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努力学习,未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加的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