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考试答题专用纸
论全球变暖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 2等多种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然而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远不止如此。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
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再次就是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
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
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
变暖也有其自然因素:第一,全球正处于温暖期;第二,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
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正是诸多人为与自然原因综合起来,才有了如今的严峻形势。
然而,占主导因素的仍然是人为因素。
全球变暖的后果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一,海平面将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地下供水,地下水位升高,影响沿海居民生活等等。
第二,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
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
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第三,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
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再者,全球变暖势必会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对于此类解决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颁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
2007年3月13日,英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律,《气候变化法》草案,英国成为第一个立法约束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
该法案提出了“设立减排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实现减排目标”等建议。
响应了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这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减排目标。
第二,制定税收政策,可以有效遏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避免无节制使用导致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三,使用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终究不可再生,开发清洁并可再生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等是大势所趋。
第四,加强各国技术交流。
发达国家互相交流各
自有效的节能减排尖端技术,同时积极扶持发展中国家研发新技术,共同致力于维护良好地球环境。
最后,阻止全球变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一个合格的公民因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