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00MW热网首站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87页)

600MW热网首站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87页)

目录1工程简况...................................................................................... - 2 - 2施工总平面布置 ................................................................ -5-3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计划 ........................................ -7 -4工期计划............................................................................. -11 -5主要施工方法 .................................................................... -14 -6 质量保证体系 .......................................................... -49-7 安全生产........................................................................... -56 -8 文明施工管理ﻩ- 67-9 施工管理措施 ............................................................... -79 -10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86 -ﻩ-1工程简况1.1工程规模本期工程为通辽发电厂三期600MW工程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项目安装施工,本期工程新建5号机供热首站一座(包括热网加热站及其相关的设备安装工程、电气热控安装)、软化水处理室一座(包括相关设备及管道安装、电气热控安装)、5号机热泵房(包括相关设备及管道、电气热控安装),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外热网管道支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号机热泵房今年不考虑施工。

1.2.2 工艺系统特点1.2.2.1汽轮机本体改造1×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采用热泵技术供热改造后,设计抽汽流量为475t/h,其中热泵驱动汽源为355t/h,尖峰加热器汽源为120t/h.1.2.2.2余热利用系统在空冷岛西侧空地新建4台110MW余热回收供热机组,在A列前空冷排汽管道的上升段,分别从两根主排汽立管引出DN3500的乏汽管道,进入余热回收机组,通过355t/h驱动汽源,回收利用310t/h电厂乏汽余热,用于加热一次网热水;温度由50℃加热至90 ℃,再进入尖峰加热器中,分别由200MW机组和600MW机组的部分抽汽加热至110 ℃从电厂首站送出。

1.2.2.3通辽发电总厂总装机容量为1400MW。

包括4×200MW凝汽式发电机组和1×600MW直接空冷机组。

4台200MW机组分别于1985年、1989年投产,600MW机组为首台国产化直接空冷示范项目,于2008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亚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设计背压13.1kPa,排汽温度51℃。

4台200MW机组于 2008-2010年进行抽汽供热改造,抽汽量为400t/h,实现供热面积480万平方米。

1.3编制依据建筑部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水工结构篇)《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工程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安装部分《锅炉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暂行条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焊工技术考核规程》《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共十一篇2施工总平面布置2.1本工程施工位置在通辽发电总厂厂区内,施工现场按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进行围护,生活区设在场外,施工现场设钢筋加工区及木工加工区,施工用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另设搅拌站;土建垂直运输设备为QT315塔吊一台。

现场详细布置见附图。

附图:3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计划3.1施工组织机构3.2劳动力安排计划3.3主要施工机械配备4工期计划4.1工程里程碑网络进度2012年08月20日开工2012年10月20日竣工4.2施工网络工期计划详见附图附图:5主要施工方法5.1建筑工程部分5.1.1施工顺序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量大,计划采用安装土建交叉作业的施工顺序,全面开展,施工顺序如下图:5.1.2施工测量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以下测量设备:技术设备:光学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二台。

测量定位:测量用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测出控制中线并锁桩,将水准点引至现场,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锁定。

并设临时点以便施工时使用,但临时水准点要经常校准。

测量前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提供监理工程师所需的设备以便检查此类测量和记录。

监理工程师要求执行监理工程师为了解决任任何可能出现的疑点而要求的任何附加测量经便纠正任何测量或记录,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正确测量记录作为定论,并作为有关工程的测量基础。

5.1.3土方开挖基坑的开挖采用挖掘机配以人工大开挖的形式,最后150mm采用人工开挖,随挖随清底整平,开挖前做出精确定位,留出足够的工作面。

挖出的土方用翻斗车运输到业主指定的弃土场。

土方工程一经开工后,应合理组织调配人力、物力连续作业一气呵成。

开挖后的施工作业面一定要保证两侧边坡的土方应处理好,使其稳定。

清除多余或松动的土,以保证下步作业的顺利和作业的安全。

基底土方开挖一定不能超挖,一但超挖不能回填土方,应在最后做垫层时一次性做好。

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槽,如基槽地基土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通报,等待有关部门协调处理,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5.1.4回填池壁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选择合适的回填土质,回填土质应清洁,不能用有机物或其它一些不适合的土质回填。

回填必须用指定的材料回填,分层夯实每层不超过200mm。

回填时基坑内不得有积水,地下水应尽量排除。

回填时不要损坏构筑物或管道,结构物四周必须均匀回填。

5.1.5钢筋工程钢筋到现场进行外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

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重量不大于60T。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每米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绑扎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在组装完毕后必须以同混凝土构筑物混凝土标号垫块垫起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焊接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等,焊接后的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成型后的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时,不得有松动或变形。

钢筋采用在加工场地加工后运至现场组合安装的形式施工。

在加工前即钢筋进场后立即进行钢筋的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在钢筋配料时注意按接头在纵、横等方向接头的数目不得超过各向钢筋总根数的50%。

采用搭接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得小于10d(单面焊),双面焊不得小于5d,焊缝的厚度不得小于0.25d,焊缝宽度不得小于0.7d。

绑扎成型时,铁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动、折断、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5.1.6模板工程模板安装前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表面涂以新鲜脱模剂,安装时不得污染钢筋,模板必须平直,不得有弯曲变形及孔洞等。

池壁、梁板底面、矩形柱模板采用多层木模板模板,并且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光滑度满足制造要求。

加固完的模板要能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且保证缝处不能漏浆。

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考虑到抗渗的要求对拉螺栓必须在其中部设置止水板,厚度3mm,止水板垂直于拉杆并且和拉杆中心对称。

模板尽可能使用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满足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加固钢管采取横、纵向均为50cm一道,在下面的山形卡子后面多备上一小块钢板以起到加强作用。

安装在模板上的埋件应贴紧模板,不能固定的埋件可焊在钢筋骨架上固定。

在砼中的预埋件,其两端应堵塞严密,并固定牢靠。

每次混凝土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模板是否有位移、鼓胀、下沉、漏浆、支顶脱落、埋设件及螺栓移动等现象,并随着混凝土浇筑进展,及时拆除模板内的临时顶棍。

5.1.7砼工程一般要求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 根据设计要求备料,并对各种材料进行材质化验,化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进行使用。

按设计要求请具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外加剂符合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

浇筑混凝土之前,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通知前完混凝土浇筑的所有检查准备工作,及时地改正监理工程师发现的缺点和不完善的工作。

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埋套管(预留孔)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浇筑位置的特点制订浇筑程序,并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振捣方法施工。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充分养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一定强度时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按混凝土强度周期控制工序衔接。

每一部分或每一班混凝土浇筑制作三组以上试件,并在现场进行同条件下养生,以此代表混凝土的强度值。

5.1.8设备基础工程设备基础的施工,根据设计地脚螺栓埋设方式确定施工方法。

如直埋形式,第一次基础施工到螺栓底部并预埋铁件,当地脚螺栓安装完再进行上部基础施工;如不是直埋,则一次将基础施工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