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阅读(1)带着明确的“阅读关注”去读文章文体特征深入理解“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材料的散漫,但这些材料貌似松散甚至琐屑,但琐而有纲,琐而有序,被一条思想的红线贯串,聚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作的“神”从“形散”的角度看,散文是不易把握的一种文体。
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好比风行水上,纵横驰骋,洒脱不羁。
刘熙载将此谓之为“飞”,认为“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穷”;又云“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
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文概》)。
散文这“无端而来,无端而去”的“飞”的艺术,同学们最需关注。
阅读散文,思想倾向先可以不问,结构技巧也可以先不去管,关键在于必须窥见文章从何“飞”来,又如何“飞”去。
这文章飞动的来龙去脉,人们常称之为“线索”。
如果我们把作者行文的线索牵住了,然后再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此时,其文章无论怎样“出没隐见,变化无穷”地飞来飞去,读者一样能够循干理枝,牵一线而明全篇。
以孙犁《菜花》为例谈结构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
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
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
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
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
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
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
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
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
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
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它的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
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
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
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
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
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
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又有一株菜花了。
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
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
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
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
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
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
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
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
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
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
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
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
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
有不少人,,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
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思考路径:可以打破顺序,由易而难,由显而晦,由局部而整体,再由整体反观局部,直到全局轮廓,清晰呈现。
? a、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b、它与下一部分有着怎样的关联?? c、一共几个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 d、最终归为何处?顺序、详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1、文章为我们介绍了几种菜花?它们具有那些共同特征?(6分)? 文章描写了三种菜花:书房案头、厨房桌下的白菜花,院中花盆里的萝卜花,田地里一片金黄的油菜花。
(2分)这三种菜花有着共同的外在特点:颜色素淡、色彩单调、味淡、朴素平常。
然而,它们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也能“亭亭玉立”,供人们欣赏。
(4分)它与下一部分有着怎样的关联?? 2、文章插叙关于父亲的往事,似乎与“菜花”关联不紧,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5分)2、答案:父亲是一个普通平凡、“艰险备尝”的小商人,平淡的人生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这些和菜花的内蕴相吻合;(2分)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赞叹父亲平凡而艰辛的一生,使菜花言近旨远,含义深刻,正是散文中“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表现所在。
(3分)最终归为何处?(卒章见志)……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
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
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
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
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
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主题自然显现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又说“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这“大题目”与“小文章”之间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4、答案:并不矛盾。
“大题目”是说人生的内涵丰富,可以追求轰轰烈烈,也可以选择平平淡淡;“小文章”是说人生未必一定要追求轰轰烈烈,做一个平凡的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生活,这样的人生同样也是充实而丰满的。
(意思对即可)散文复习的“两个抓手”2、强化“问题意识”不要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读题、审题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意识。
要重点关注“问点”,关注关键词,即问题的关键处;要从心理上养成捕捉“问点”和“关键词”的意识,一读题目,自然而然地关注这些要素,而不是在整道题目上从头到尾“游来游去”,更不能在无用信息上兜圈子。
2009年天津卷《老屋》18.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
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
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捉鱼。
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19.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
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引起下文。
20.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
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
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表现手法:对比。
散文复习的“必练环节”除了“文体意识”和“问题意识”的欠缺,失分的另一个因素是“表述能力”的薄弱。
所以建议大家:1、应有“动笔”的习惯;2、应有“踩点”的意识;3、应有“反观”的习惯。
——现代散文阅读(2)一、析结构对结构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这一部分写了什么,那一部分写了什么”的概括层面,要分析、思考:1、这些部分都是为“谁”服务的?这个“谁”就是中心,就是主旨,就是“神”;2、这些部分串联起来,就其呈现的“轨迹”而言,就是文章的“思路”,就是“线索”;3、这些部分与“神”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于是就有了“伏笔”、“铺垫”、“扬抑”、“衬托”等等关系;4、这些部分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于是就有了“详略”、“正侧”、“呼应”、“升华”等等关联。
阅读散文,首要的是从“形神统一”的高度分析文章的脉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
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
例如:? 09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 09全国卷ⅱ《岳桦》:?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09江苏卷《上善若水》: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11.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析结构”能够解决“章法”问题? 开头结尾的开合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主题中心的呈现二、品语言这里的“语言”主要包括两类:1、局部的重要语句;2、整体的表达方式。
局部问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
(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哪些句子算重要?句子类型及解题思路1.总领句:关键要判定下文的总领范围。
2.总结句:关键要判定上文的总结范围。
3.过渡句:或承上,或启下,或二者兼有。
4.主旨句:靠近结尾处尤其要当心。
5.修辞句:莫忘分析修辞的作用。
6.特殊含义句:抓住关键词,解释语境义。
命题形式1、解说句意类:高考散文阅读中,“文学性的、形象性的语句”因其饱含“语言技巧”且“含义颇丰”,往往成为命题的“热点”。
例如09全国卷ⅱ《岳桦》:(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
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答案: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解说之法1、减。
即减除不必解说的字词,重点解读关键字词,从而化繁为简,快速理解句子含义。
2、转。
分析具体形象(实)的抽象意义(虚),追寻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转化语言、规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