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业投资的风险与对策.

矿业投资的风险与对策.

矿业投资的风险与对策矿业投资项目的对象是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由于地质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矿业具有不完全等同于其它工业部类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既带来了问题——矿业活动的高风险性是其主要特点,也创造了机会—成功的矿业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

矿业活动的高风险性主要表现在:矿石储量的动态变化性,矿产储量的可耗竭性,矿床的固定位置及物理性质,矿业投资项目的巨额资本需求,相当长的投产准备期及投资偿还期,矿业活动对环境的明显影响,等等。

在进行矿业项目投资时需要对此进行专门的考虑与研究,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现根据我们过去在矿业投资项目中,成功论证、投资的多个矿业投资项目,而且也取得了较高投资收益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对策简单总结如下:一、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1.地质风险因素分析(1)勘查风险矿业勘查活动的实践证明,矿业投资的特点是找矿难度大、成本高、效果差,勘探、开发的风险是一般工业企业不可比的。

勘查风险是矿业项目所固有的,通常发现一座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床的概率非常低(国际上统计,成功率只有 1~2%),并且从发现到探明一个经济可采矿床的平均成本相当高(如加拿大的贱金属矿床为 3800 万美元、金矿床为 2500 万美元,澳大利亚的贱金属矿床为 1.11 亿美元、金矿床为6300 万美元),勘查与生产之间还存在着较长时间的准备期。

投资勘查矿床,有限数量的勘查投资并不能保证成功地发现矿床,因此勘查投资具有极高的风险。

勘查投资高风险的存在,意味着成功的勘查项目应能够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对不愿承担勘查风险而又致力于矿业开发的投资者来说,直接购买采矿权是规避勘查风险的最好方式,但其因此也要接受勘查投资者远高于该项目勘查投入的采矿权转让价格,这也导致了项目前期投入较高,增加了项目风险。

(2)储量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类型的工业项目普遍都具有不确定性,但由于额外的地质风险,不确定性这一点在矿业领域更为突出。

矿产资源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变,在自然界中,绝无雷同的矿床,因而对它的寻找、探明以至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断地探索、研究,并总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存在。

如原国家储量委员会对储量误差的意见为:A 级储量允许误差±20%,B 级储量允许误差±30%,C 级储量允许误差±45%。

也就是说,即使经过地质精查的矿床,在开采时储量也有可能减少 1/3 以上。

同时,由于矿床位置、规模、质量及其它地质参数有其内在固有的复杂多变性,因而也存在着储量风险。

矿业投资决策是根据对与项目有关的储量、品位及其它技术参数的估计值而做出的,因而也就存在着因储量风险引起的项目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矿山收入、经营成本及资本成本的变化性,将最终影响项目的收益特征。

尽管做了大量地勘工作,也做了详细周密的可行性研究,一些不可预见的地质变化因素还是可能会出现,加之投资大,一些原来预测效益较好的矿业企业由于不可预见的地质风险的出现仍然存在亏损风险,这样的矿业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贷款都困难。

2.市场风险因素分析(1)经济周期的影响矿业投资活动的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4 个阶段。

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直接受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决定了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和市场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同时,由于矿产品主要用于冶炼、发电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及周期性波动也将直接影响到矿业公司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

因此,经济周期的变化对矿业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我国最近从 1995 年到 2007 年的经济周期内,矿产品价格波动就非常剧烈。

在矿产品价格最低的 2000 年到 2001 年,铁精矿价格跌至每吨200 元左右,炼焦精煤价格不到每吨300 元,焦炭出口价只有每吨 60 多美元,全国矿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在矿产品价格最高的 2003 年年末到 2004 年年初,铁精矿价格超过每吨 1000 元,炼焦精煤价格达到每吨 700 多元,焦炭出口价达到每吨 300 多美元,使得有准备的矿产品生产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引发了一轮新的矿业投资热潮。

可见,矿业投资项目产品价格、投资收益受经济发展周期影响之大,超过其它任何行业。

(2)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目前我国铁矿石(原矿)、煤炭、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矿产品市场的发育却尚未成熟,而且由于矿业开发的地域性强,许多地方仍旧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矿产资源无序开采,恶性竞争,矿业综合利用水平低,以浪费资源、不顾安全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降低矿产品生产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矿产品市场的正常发展,给正规开采的矿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3.政策风险因素分析(1)产业政策的风险矿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国家对矿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资源的开采、矿山的建设、产品的定价、运输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约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未来对矿业行业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将对矿业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2)政府和投资者目标的协调对于任一投资项目而言,政府和投资者的目标都是使其所产生的收入现值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利益。

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和投资者的看法是不同的,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尽早取得税收收入、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和便于征收及管理、提供尽量多的就业机会;而投资者的主要要求是:足够的投资回报率、尽快回收投资资金、税收条款的稳定性和简便性、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矿业投资项目不同于其它工业项目之处就在于投资地域可选择性小,由于矿产资源赋存的地域性较强,矿床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获取该地区紧缺的资源,有时不得不在投资前甚至在投资完成后接受当地政府提出的某些苛刻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风险。

(3)税收制度的风险矿业税收制度是矿业投资环境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是评价一个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及潜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同时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矿业竞争力的水平。

目前我国矿山企业承担的主要税费种类有:增值税、资源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建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土地占用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育林基金、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河道维护费等等。

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冶金矿山税费负担率为 15%~25%、煤炭行业为 12%、有色金属矿山为 8.5%、钢铁企业为 6.6%、黄金行业为 6.5%、机械行业为 6%。

可以看出,我国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远高于其它工业企业。

造成我国矿山企业税费比例过高的主要税种为资源税和增值税。

1994 年国家实行的税制改革,使我国冶金矿山铁矿石资源税平均由 1.5 元/吨提高到 15 元/吨,并按销售收入额的 2%加收资源补偿费。

1994 年税制改革以前,对铁矿石产品征收的产品税税率为 3%,税改后执行的增值税税率为销项税率 13%,进项税率 17%,对矿山而言,矿石是赋存在地下的资源,开采时已向国家交纳了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外购原材料,其他材料消耗也远比其它工业企业低,因此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很少,增值率高达 60~70%,使得税赋负担达 6~7%。

1994 年的税制改革,加重了矿山的税赋负担,其中增值税负担比税改前征收产品税时增加了1倍以上,冶金矿山资源税提高了10倍,导致大部分矿山企业的亏损局面。

因此,国家矿业税收制度的调整,对矿业投资项目的收益影响非常大。

4.环境风险因素分析矿业投资活动另一显著的特点是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矿产资源与土地、水、森林、草原、动植物资源紧密相连。

矿业开发本身就是对上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直接破坏,加之矿山分布面广,所以对环境破坏表现为广泛性,是大范围的污染源。

如露天开采的矿山,不仅产生对山体和水体的破坏,而且还要占据大量土地排弃废石,严重影响了自然景观;在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大范围的地面塌陷、煤矸石和矿井水的外排以及选煤厂的污水,均对环保产生不利影响;选矿厂大量的尾矿也需要占据大量土地修建尾矿库堆存,而且对水系产生污染,修建的尾矿坝给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留下重大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投入高,难度大。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任何变化,对矿业公司的运营都可能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导致投资和经营成本增加,使项目收益减少。

5.项目建设风险分析矿业投资活动还具有长周期的特点,矿业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金需求大。

发现 1 座矿床,一般需要 2~5 年;矿床的圈定和评价,一般需2~5 年;矿山建设,大型矿业企业一般需 3~7 年,中、小矿山企业需1~3 年。

矿业活动的长周期特点,使得矿业投资项目承担了巨大的资金成本,而且由于矿业投资活动的不确定性,投资总额不易控制。

我国目前生产的大部分矿山,投资总额都超过预算投资,而且超过预算投资 50%以上的矿山不在少数。

这一点再加上矿业投资活动的周期性(特别是价格的周期性)特点和矿业投资项目资本需求大的特点,使得矿业投资项目筹资困难。

有些矿业公司开发的目前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很强还款能力的矿山,但在矿山建设期内,由于前几年市场低迷,也遭遇过贷不到款的困难,使得矿山建设周期增加。

可见,矿业投资项目投资额是不易控制的,同时与矿业投资项目有关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这就使得资本回收有关的风险增加了。

6.安全风险分析矿业投资活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大部分矿山都需要爆破作业,使用大量的爆破器材,特别是煤炭开采多为地下移动作业,存在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冒落等灾害,因此,煤炭行业安全上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2003 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高达 6500 多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矿山事故死亡人数的近 80%。

据有关报道,2003 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 440 多人,开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仅为中国的 1/10,事故发生率低的原因就是煤炭开采准入门槛高,安全措施投资到位,发生事故赔付金额高(平均死亡 1 人赔偿金近 60 万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一届中央政府“以人为本”执政思想的贯彻,国家必将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矿业企业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设施,执行严格的保安规定和安全措施,使得矿业企业增加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境外矿产投资风险分析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继续发展,所以“走出去”的首要任务是为了增加价值,这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决不能为了走出去,而不顾及代价、不考虑是否对投资者有好处。

而境外矿产投资作为一种国际商务行为,又具有更大的商业风险。

一般看来,境外矿产投资主要有以下风险:1、矿产资源风险实施境外矿产开发首先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可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