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文艳
令狐文艳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令狐文艳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低体温
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在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
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
的常见问题。
一、 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 麻醉因素: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
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
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麻醉剂的使用在损害中枢温度调节
的同时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
的神经传导,使得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
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
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作用。脊髓和硬膜外
麻醉阻断了身体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这种温度调节的末梢性
抑制是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2 环境因素: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
这两个因素 ,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
降。
令狐文艳
令狐文艳
3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
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
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
敏感度差。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
降。如<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
2 小时以上可下降3-4℃。
4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
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
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
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
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
体温下降。据观察 ,在室温下输入1 u 4℃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有报道,500 ml 库存血在5~
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 0.5~1℃。因此 ,大量输入
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此外,若患者在术
前皮肤消毒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再加上冷消毒液刺激,手术
过程中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及手术部位暴露体腔的时间过长,也
易导致患者低体温。
1.5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术前禁食 8 h
左右 ,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
引起体温下降。病人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使血液
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令狐文艳
令狐文艳
1.6 保暖措施不利: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麻醉复苏时保
暖措施不利。
二、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1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正面影响: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
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
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
2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负面影响:人们往往未重视低体温
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它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
障碍、药物代谢速度降低、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伤口愈合时间
延长、感染增加、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住院时间延长,还可
引起严重心肺疾患.
2.1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低体温还可以引起低钾,而低钾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
动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围术期低体温还会增加循环血中儿
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和全身血管收缩反应,从
而增加病人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2.2降低机体免疫力
低体温能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
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另一方面,
低体温会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活性[20]。而这些
令狐文艳
令狐文艳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病人抵抗力下降。围术期轻低体温者伤
口感染率升高。
2.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体温对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低体温可
使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下降,并
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另一方面,低体
温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静脉淤滞和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
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2.4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
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此
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
致伤口愈合不良。
2.5对病人寒战的影响
低温引起的寒战可显著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在全麻恢复
过程中,未作有效加温的病人,寒战发生率40%,寒战引起的
肌肉活动使耗氧量增加48.6%。
2.6其它
有研究表明,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者,尤其是创伤严
重者。在ICU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低温持续2h有24%的病人
死亡,而同等条件体温正常病人的死亡率则为4%;低温可导
致呼吸抑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围术期保温措施
令狐文艳
令狐文艳
3.1覆盖物 通过非手术区覆盖物可减少30%的热量丢失,但
这种改善并不随覆盖物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因此还需使用一
些主动加温方法,如循环水垫、充气加温、辐射加温及负压加
温等。研究表明,充气加温是比较稳定、有效的方法。
3.2室温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室温控制设备,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
20℃-25℃;相对湿度为40%-60%。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
范围,给患者适当遮盖保暖后再降室温,以使患者感觉舒适,
有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
3.3输入加温的液体
体腔冲洗液可带走大量热量,因此冲洗体腔的液体应加热。输
血输液加温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冲
洗液置于变温箱内加温至37℃后使用。
总之,围术期轻度低体温是手术病人经常发生却易被医务人员
所包忽视的现象。而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围术期轻
度低体温会提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人健康有诸多
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病人术中,术后的体温
监测,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手术特点为病人采取积极适当
的保温措施以维持体温稳态,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以减少病人并
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