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论-PPT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论-PPT课件
21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三代:(64-70)逻辑元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工作速度为几十万~几千 万次/秒,软件设计中提倡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 以及对话式的语言。
第四代: (71年到今)逻辑元件(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内存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磁盘和光盘工 作速度几百万~几千万次/秒,软件操作系统和应 用软件,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出现了面向对 象程序化设计语言。
20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46-57)逻辑元件电子管,
内存延迟线或磁芯,外存纸带、卡片或磁 带,工作速度为几千~几万次/秒,应用 科学计算,编程语言主要采取机器语言。
第二代: (58-64)逻辑元件晶体管,
内存磁芯,外存磁带或磁盘,工作速度为 几十万次/秒,应用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 编程语言主要是汇编语言, fortran,cobol.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16
计算机的起源
巴贝奇-----差分机和分析机 图 灵------图灵机 冯.诺依曼-----“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原 理
冯·诺依曼
17
约翰·冯·诺依曼 ( 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美藉匈牙 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冯·诺依曼从小聪 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 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七种语言.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 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还能回忆出来。 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1921年 ~1923年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 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冯·诺依曼年仅22岁. 冯·诺依曼 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 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 士.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 学院等院的院士. 1954年他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 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 1954年夏,冯·诺依曼被发现患有癌症, 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
22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计算机
名
称
电子管计算机
存在时间 代表器件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应用范围 代表产品 软 件
1946至1957
1958至1964
1965至1970 中、中小规模 半导体存储器
1971至今 大、超大规模 高集成度半导体 存储器 大容量磁盘和光 盘 数值计算 数据处 理 信息处理 微机, 巨型机和工 作站 数据库、网络等
电子管
晶体管
水银延迟线或 磁芯 磁鼓 磁带 数值计算 ENIAC 机器语言 汇 编语言 磁盘, 磁带 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 IBM-7000系 列机 高级语言 提出OS概念
高速磁盘 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 (文字图形)信息处理 IBM-360 PDP-11 QB C 操作系统开 始广泛运用
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 算 科 学 之 父
13
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 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 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 诞生是基于军事的考虑,是为了精确计算复 杂的弹道特性和火力射程表。
14
ENIAC(1946)
18000个电子管 占地170平方米 重达30吨 耗电150千瓦 保存80个字节 每秒5千次加、减 法运算 价值40万美元
15
ENIAC缺点: 无存储器、布线接板控制、手工操作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第一台“存储程序” 控制的实验室计算机EDSAC(延迟存储自动计算 机) 1951年,第一台“存储程序”控制的商品化计算 机UNIVAC-I(通用自动计算机)问世 1952年,冯.诺依曼领导的研制小组研制成功并 投入使用了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EDVAC(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
1834 分析机
12
1936年
英国人
阿兰·麦席森·图灵 图灵机 它是一种抽象的计算 模型,用来精确定义可计 算函数。它是由一个控制 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 带子和一个在带子上左右 移动的读写头组成的。
图灵提出该机器应具备一些基本功能: 具有存储设备,可以存储数据 具有一种语言,方便编程和运算 具有输入设备,通过扫描方式 具有计算意向,即控制程序运行 能够连续执行指令 人工智能之父
1834
英国人 巴贝奇
分析机
11
1834年,巴贝奇又完成了 一项新计算装置的构想,把这 种装置命名为“分析机”,它 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前身。
他提出:计算机装置应该具 有通用性,能解决数学上的各种 问题,不仅可以进行数字运算, 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巴贝奇的 分析机同现代计算机一样可以编 程,而且分析机所涉及到的有关 程序方面的概念,也与现代计算 机一致。
18
冯 · 诺依曼原 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用二 理 进制数表示;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存储 程序控制的; 即计算机能自动地完成运算或 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和 程序控制。
Von Neu理
计算机能自动、正确地按人们的意图工作, 是由于人们已事先把计算机如何工作的程序和 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当计算机运行时,控制器就可以把这些指令一 一从存储器中取出来,加以翻译,并按指令的 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直到结束。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8
1.1 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起源 2、计算机的发展
10
计算机的起源
1822 差分机
1822 英国人 巴贝奇 差分机 “差分机”是一种能进行加减计算和简单函数运算的自动 计算装置,同时它也可以完成数表编制工作,它的出现大 大缩短了浩繁的计算过程。
1. 巨型化
速度极快,存储容量很大,功能极强超大型计算机。 2. 微型化 性能优越,集成度高,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 微型计算机 3. 网络化 资源共享 4. 智能化 具有“逻辑判断”和“直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