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洛克时期音乐精要

巴洛克时期音乐精要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1.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诞生于1597年,里努契尼作剧,培里作曲的《达芙妮》。

2.1600年被称为歌剧的诞生年。

3.歌剧诞生于意大利弗罗伦萨。

4.歌剧的发展:⑴罗马歌剧代表人:卡瓦利埃里,代表作《灵魂与躯体》⑵威尼斯歌剧代表人:蒙特威尔第,代表作《奥菲欧》是其第一部歌剧。

⑶那波里歌剧的代表人:阿·斯卡拉第。

贡献:确定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典型形式。

5.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

法国歌剧——17世纪法国歌剧代表人:吕利。

贡献:确立了法国歌剧形式“抒情悲剧”。

代表作:《卡德缪斯和赫尔米昂》(1673年,第一部真正的抒情悲剧)英国歌剧——17世纪英国歌剧代表人:波塞尔,代表作《狄东与伊尼》。

其他声乐体裁清唱剧和康塔塔都是产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

器乐音乐1.巴洛克时期对风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德国。

2.17世纪德国管风琴音乐代表人:布克斯特胡德。

(17世纪)3.巴洛克时期对古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法国。

4.法国古钢琴音乐代表人:F·库普兰(罗克克风格代表)。

5.小提琴音乐代表人:⑴维瓦尔第(意大利)代表作:《四季》贡献:确立了古典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样式。

⑵塔蒂尼代表作《魔鬼的颤音》第三节巴赫与亨德尔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西方音乐之父)1.巴赫的音乐创作⑴声乐作品:康塔塔①世俗康塔塔《咖啡康塔塔》②宗教康塔塔《宗教改革康塔塔》⑵受难曲:《马太受难曲》⑶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⑷钢琴音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⑸管风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⑹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巴洛克时期德国(英国)作曲家亨德尔的音乐创作:⑴歌剧:《塞尔斯》⑵清唱剧:《弥塞亚》⑶键盘音乐:《快乐的铁匠》⑷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第四章资本主义时期第一节十八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时期)喜歌剧的发展及歌剧改革1.古典主义时期歌剧改革代表人:格鲁克(奥地利,第一位伟大的歌剧革新者), 代表作:《奥菲欧》、《阿尔赛斯特》2.意大利喜歌剧代表人:裴格雷西,代表作:《管家女仆》(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喜歌剧)3.法国喜歌剧代表人:卢梭,代表作:《乡村卜者》(第一部法国喜歌剧)交响乐和奏鸣曲的发展1.对古典初期奏鸣曲作出最大贡献的作曲家:D·斯卡拉蒂2.曼海姆乐派代表人:约翰·司塔米兹3.北德乐派代表人:K·P·E巴赫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海顿1.海顿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及“弦乐四重奏之父”。

2.海顿音乐代表作:⑴交响乐:①第44交响乐《哀悼》②第45交响乐《告别》③第92交响乐《牛津》④第94交响乐《惊愕》⑤第100交响乐《军队》⑥第101交响乐《时钟》⑦第103交响乐《鼓声》⑧第104交响乐《伦敦》⑵弦乐四重奏:①《D大调弦乐四重奏“云雀”》Op.64,No.5②《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Op.76,No.3⑶器乐协奏曲:①《D大调钢琴协奏曲》②《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⑷声乐体裁作品:①《创世纪》(清唱剧,宗教体裁)②《四季》(清唱剧,世俗体裁)二.莫扎特1.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

2.莫扎特音乐代表作品:⑴歌剧:①《费加罗的婚礼》(根据博玛舍的戏剧创作的喜歌剧作品)②《唐璜》(根据西班牙民间传说创作的喜歌剧作品)③《魔笛》(歌唱剧,为神话题材)⑵交响乐:①《g小调第40交响曲》(维特交响曲)②《C大调第41交响曲“周比特”》⑶器乐协奏曲:①《d小调钢琴协奏曲》②《c小调钢琴协奏曲》③《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⑷室内乐:《G大调弦乐十三小夜曲》K.525⑸宗教音乐体裁:《安魂曲》三.贝多芬1.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

2.贝多芬音乐代表作品:⑴交响乐①《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该作品是标志贝多芬创作完全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②《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③《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Op.68该作品是贝多芬广泛运用标题性原则最突出的代表作。

④《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Op.125⑵序曲:《哀格蒙特》⑶器乐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⑷器乐奏鸣曲:①《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②《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③《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④《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⑤《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⑥《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⑸弦乐四重奏:①《“拉苏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⑹声乐作品:①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②大型声乐体裁《约瑟夫二世之死》(康塔塔)《庄严弥撒》③歌剧《费德里奥》第二节十九世纪上半叶第三节浪漫主义1.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者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德国作曲家韦伯。

韦伯1.韦伯代表作:①歌剧:《自由射手》(魔弹射手),此曲标志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

②管弦/钢琴:《邀舞》舒伯特1.舒伯特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2.舒伯特音乐代表作:⑴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⑵艺术歌曲:《鳟鱼》、《圣母颂》、《摇篮曲》、《小夜曲》、《魔王》⑶交响乐:《b小调第八交响乐“未完成”》、《C大调第九交响乐“伟大”》⑷室内乐:《“鳟鱼”钢琴五重奏》、《“死与少女”弦乐四重奏》⑸钢琴曲:《即兴曲》、《音乐瞬间》门德尔松1.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

2.门德尔松的最大贡献:1843年创设了德国的第一所莱比锡音乐院。

3.门德尔松音乐代表作:⑴钢琴曲:《无言歌》⑵管弦乐曲:①序曲《仲夏夜之梦》《赫布利德》(或《芬格尔山洞》)②交响乐《苏格兰交响乐》(a小调,第三交响乐)《意大利交响乐》(A大调,第四交响乐)⑶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⑷声乐作品:①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②清唱剧《保罗》、《伊利雅》舒曼1.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

2.舒曼音乐代表作:⑴钢琴音乐:小曲套曲《狂欢节》、《童年情景》⑵艺术歌曲:《两个禁卫兵》⑶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⑷管弦乐:《降B大调第一交响乐“春天”》辩异、简答及名词解释1.正歌剧与喜歌剧的题材答:正歌剧:古代神话、历史等严肃性故事;喜歌剧:当代富于生活气息的幽默故事2.正歌剧与喜歌剧的结构答:正歌剧:结构庞大;喜歌剧:结构短小6.巴赫与亨德尔对音乐体裁的运用答:巴赫:几乎涉猎各领域(除歌剧),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亨德尔:主要集中在歌剧、清唱剧和器乐音乐领域。

其中,在清唱剧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大。

7.巴赫与亨德尔在运用宗教题材进行创作时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容答:巴赫:反映了德国市民蹭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了压抑、苦闷,寻求光明的思想情绪。

亨德尔:反映了英国市民充满自信心的精神面貌,表达了明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

8.巴赫与亨德尔的音乐写法答:巴赫:复调音乐成就大;亨德尔:主调音乐成就大9.巴赫与亨德尔的总体音乐风格答:巴赫:抒情性、概括性、哲理性;亨德尔:史诗性、描绘性、戏剧性10.康塔塔与清唱剧的题材答:康塔塔:既包括宗教也包括世俗题材。

清唱剧:是一种宗教题材的音乐剧。

11.清唱剧与康塔塔的演出规模答:清唱剧:演出规模较大;康塔塔:是室内性的音乐,演出规模较小12.17世纪的意大利序曲与法国序曲答:意大利序曲:快——慢——快;法国序曲:慢——快——慢13.莫扎特的歌剧观与格鲁克的歌剧观答:莫扎特歌剧观:注重音乐第一性;格鲁克歌剧观:注重戏剧第一性14.威尼斯乐派与拿波里乐派的风格答:威尼斯乐派:强调音乐的戏剧性;拿波里乐派:强调音乐的抒情性15.喜歌剧与歌唱剧的音乐性格、内容答:喜歌剧是直接在民间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宫廷贵族的大歌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歌剧体裁。

在内容上,它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艺术形式上保留了丰富的民间因素。

歌唱剧取材于民间的生活风俗,音乐语言平易、简朴和富于民间特色,他们的性格和内容不完全是喜剧性的,而是一种有唱、有白的小型音乐剧,故一般称之为“歌唱剧”。

16.艺术歌曲的特点答:⑴选词严格(多选择文学性较强的诗歌)⑵诗歌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⑶强调钢琴伴奏⑷突出表现意境,追求内在,音乐较含蓄。

17.格鲁克歌剧改革特点答:⑴强调歌剧的戏剧第一性⑵强调歌剧内容的思想意义⑶强调感情真挚和朴素自然的表演风格⑷重视音乐表现手段在歌剧中的作用19.海顿的艺术成就答:⑴确立了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的套曲结构形式⑵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写法⑶确立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原则⑷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原则20.新艺术答:新艺术原为十四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家维特里所写的音乐理论著作名称,后成为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称,它实际上指的是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代表人物为玛受和兰底尼。

论述题(六选一)对作曲家音乐创作的介绍以及由此引发的成就总结1.舒伯特对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现象的叙述2.贝多芬对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现象的叙述3.海顿对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现象的叙述4.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的发展5.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6.奏鸣——交响套曲的历史发展轨迹答题要点(1——3题)论述内容需包括:1.创作的总体风格特征2.各体裁的划分及主要音乐作品3.由此引发的有关该作家创作成就的思索答题要点(第4题)1.整体状况介绍;2.意大利牧歌(特点/代表);3.法国歌谣曲(特点/代表);4.德国名歌手(特点/代表);答题要点(第5题)1.对音乐中的民族性的关注;2.对情感的侧重;3.重视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4.对新音乐体裁的创造;5.技法的革新;答题要点(第6题)1.对奏鸣-交响套曲基本含义的界定;2.历史发展中奏鸣-交响套曲——“前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贡献(曲式结构/套曲形式/音乐气质);3.历史发展中奏鸣-交响套曲——海顿的贡献(最终确立);4.其后作曲家对奏鸣-交响套曲所作的延伸发展(如贝多芬等)。

一.填空十九世纪上半叶1.肖邦:波兰钢琴诗人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c小调“革命”练习曲》2.李斯特:匈牙利钢琴作品《十六首练习曲》《巡礼的年代》,首创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第三首《前奏曲“人生”》。

3.罗西尼:意大利歌剧作品——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取自于剧作家博玛舍的作品,正歌剧《威廉·退尔》取自于席勒的剧本。

4.贝里尼:意大利歌剧作品——正歌剧《梦游女》《诺尔玛》5.顿尼采蒂:意大利歌剧作品——喜歌剧《爱之甘醇》6.柏辽兹:法国是标题交响乐的倡导者戏剧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7.梅邦比尔:法国大歌剧代表歌剧作品《新教徒》《预言者》《非洲女子》8.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被誉为“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人”9.老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拉特斯基进行曲》小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十九世纪下半叶10.瓦格纳:德国被誉为现代音乐的先行者,歌剧作品《黎思齐》《汤豪塞》,乐剧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11.威尔第:意大利作品1)取材于雨果戏剧作品《弄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