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ppt
年5月14日的福卫2号多光谱卫星影像(分辨 宽窄不一、弯曲多变的为河流。
率为8米),以下为地震前、后对比图(部分)。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探究点二 学看遥感影像
材料一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
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
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
解译标志是不同的。 材料二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
三、学看遥感影像 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称为判读标志。
解译标志:
直接解译标志
间接解译标志
探究点二 学看遥感影像 材料一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 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 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 解译标志是不同的。 材料二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 地震的影响下,北川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 大变化,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 图中方框部分标示的就是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的部分,数据源为2006年5月14日和2008 年5月14日的福卫2号多光谱卫星影像(分辨 率为8米),以下为地震前、后对比图(部分)。
鲁教2003课标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 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 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 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 反射、散射等信息。并 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 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的综合探测技术。
活动: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
湖泊为面状,河流多呈线状
城市为面状,道路多呈线状, 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
志
图型
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 逐渐变宽且弯曲多变
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 而且相对比较顺直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间接
线状地物
解译 标志
难以分辨的小 村庄、小池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解释标志
自然要素
目标地物
人文要素
水文要素为深蓝色或者蓝
直 色调色彩 黑色,如河流、湖泊等;
接
植被为红色
人工建筑为灰白色或者浅蓝 色,如城市、村庄、道路等
解 边界轮廓
边界圆滑
边界棱角明显
译 标
形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a—湖泊 ②b—城市 ③c—植被 ④d—高速公路
⑤e—池塘 ⑥f—道路 ⑦h—小河流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⑦
2.图中a区域的深蓝色基调中有红斑点,最有可能的事件是
具体内容
备注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 可对农作物
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进行估产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 有助于防灾
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减灾
环境监测
工程建设 及规划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 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海上冰山漂流等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 城市规划等
4 .遥感类型
标准
类型
按遥感平台 高度分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遥感
按电磁波的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红外遥感 、
波谱范围分 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按传感器是 否主动发射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电磁波分
按遥感的应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 、资源遥感 、
用领域分
海洋遥感、地质遥感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域
不同地物在同一波 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 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 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 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 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 别地表物体。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 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是不同的,人 们根据电磁波的差异来辨析物体的不同,遥感技术 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在假彩色卫星影像图中,不同颜色 各为哪几类地物?
答案 卫星影像上,呈深蓝色或蓝黑 色的为水文要素(河流、湖泊);呈红 色的为植被;呈灰白色或浅蓝色的为 人工建筑(城市、道路、村庄)。
探究点二 学看遥感影像
材料一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
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
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
解译标志是不同的。
材料二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 地震的影响下,北川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 大变化,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
2.在2006年卫星影像图上判读出道路 和河流。
图中方框部分标示的就是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答案 在2006年卫星影像图上,较窄、
的部分,数据源为2006年5月14日和2008 宽度一致、顺直线状物为道路。较宽且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取得所需的信息。
获取的信息量大
一张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到3万多平 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海南岛的面积。我国只要 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探测范围大
3、遥感技术系统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 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A.遭遇洪灾
B.发生病虫害
C.渔民正在捕鱼 D.水生植物的栽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谢谢指导!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其他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中国草地的空间分布 中国耕地的空间分布
中国林地的空间分布
中国内陆水的空间分布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城 市 群 及 城 市 热 岛 监 测
红色 部分 表示 城市 热岛 效应 强度
自洞然庭灾湖害地监区测的遥感图像
图1.5 1998/7/27-31遥感图
图1.6 1998/8/28遥感图
2、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技术的特点
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以下文字材料反映了遥感技术有什么特点? 实地测绘地图,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重 复一次。航空摄影测量数年才能重复测量一次。陆 地卫星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获取资料的速度快
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 如高山、冰川、沙漠、沼泽等,或因国界限制不易到 达的地区,用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方法,则比较容 易获取资料。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现有一幅地质遥感影像图,已知图中a区域为边界圆滑的深蓝色 的面状区域;b区域为边界棱角明显的灰白色面状区域;c区域位于 b区域周围,面积广阔,色调为红色;d为一弯曲的、宽度有变化的 线状地物,e为一灰白色的不规则的点状地物;f为e、a相连的比较 顺直的线状地物;g为难分辨的与d相连的点状地物;h为与a、b相 连的规则线状地物,它与d交于i点。根据材料完成1~2题。
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 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与河流相连的是小池塘,与道路相连的是 小村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注意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影像波段的差 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 不同季节的影像解译标志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应该 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读。
探究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材料一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 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 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 测技术。
材料二 遥感的该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传感器。 接收地面物 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 把信息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2.根据左图,试描述遥感的工 作环节。 答案 信息获取→信息传输→ 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译与 分析→遥感应用。
地震的影响下,北川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 大变化,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
3.在2008年的卫星影像图中,框内部分 与2006年有什么不同?据此判断发生了 什么变化?
图中方框部分标示的就是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答案 河流出现中断、建筑物发生移位甚
的部分,数据源为2006年5月14日和2008 至被淹,植被减少,被其他事物所代替, 年5月14日的福卫2号多光谱卫星影像(分辨 说明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 率为8米),以下为地震前、后对比图(部分)。 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