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接力跑》(水平二)单元教学目标◆【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运动项目评价】●跑的动作质性评价表●跑的动作量性评价表四年级体育《接力跑》教学设计第周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基本部分一、20~30米往返接力跑。
1.讲解传接棒的方法。
动作方法:“立棒式”传接棒方法,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姆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伸出向前准备接迎面同伴传来的棒,接棒后从小旗左侧跑出。
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右手中。
2.往返接力跑。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2~4队,各队排头手持接力棒,当听到信号后,持棒人快速跑进并绕过标志杆,以“立棒式”方法将棒传给本队第二人,自己站在队尾。
以此类推,先传完的队且又不犯规者为胜。
游戏规则:①谁掉棒谁拾棒;不得抢跑,不得踩踏起跑线;8'13'×2~4×2~3组织方法:●学生练习走、慢跑传接棒配合。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或挂图等教育手段让学生欣赏接力跑情境及有关体育文化知识;●启发学生讲解往返接力跑的完整过程和“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启发学生讲述练习方法,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
●请一位优秀学生和教师共同示范1~2次传接棒方法。
学法指导:●认真观看示范动作,重点观看传、接棒的配合;●对教师的讲解、示范提出质疑。
●互相研究切磋技术动作。
●开动脑筋进行探索性的尝试。
教法步骤及学练方法:●学生看图2人1组练习传、接棒方法;●学生自由练习往返接力跑1~2次。
●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往返接力跑40米×2~3次。
教学要求:●奔跑积极,准确传接棒;●生动、活泼、欢乐、愉快,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团结协作,学会欣赏同伴优秀品质。
结构教学内容运动量教与学的方法时间次数基本部分②左手传,左手接棒,右手传,右手接棒,然后从左(右)侧绕过标志杆继续跑进。
二、游戏:听号抱团。
游戏方法:学生沿圆圈跑进,教师突然喊出一个数字,例如“2”、“3”、“4”…。
学生听到数字后,立即与邻近的同伴按教师所喊出的数字抱成一团。
最后没有抱成团的同学表演节目。
游戏规则:不能用推、拉等动作挤出已抱成团的人。
5'×4~6教法建议:●强调接力跑的良好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教育学生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游戏中学会各种传接棒方法,为以后的深层学习打下基础。
组织方法:教学要求:●认真听讲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积极参与游戏。
团结友爱,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休息时,讨论交流游戏的感受。
结束部分1.放松运动。
舞蹈:健康歌。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①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②课堂纪律表现。
3.布置作业: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4.通报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事项。
5.组织学生收回器材。
6.师生再见,学生带回教室。
3'组织方法:教学要求:●动作协调有节奏,欢快活泼,充分放松。
●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总结经验。
●归还器材时,摆放整齐,注意安全。
心率预计练习密度预计课后反思四年级体育《接力跑》教学设计第周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基本部分一、原地高抬腿练习。
动作要领:①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②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③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
动作要求:高抬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自然下垂放松。
支撑腿需伸直,且脚前掌支撑着地。
二、30~40米迎面接力跑。
13'×2~4组织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蹬腿提膝动作并提出要求。
●教师讲解、示范原地高抬腿动作。
学法指导:●认真听、看教师讲解并示范,听清要求。
●分组进行蹬腿提膝练习。
教师巡回检查,纠错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下纠正错误动作,看自己同学示范动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原地高抬腿跑练习。
组织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讲解迎面接力跑的完整过程和巩固“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启发学生讲述练习方法,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
●请一位优秀学生和教师共同示范1~2次传接棒方法。
学法指导:●认真观看示范动作,重点观看传、接棒的配合;●对教师的讲解、示范提出质疑。
●互相研究切磋技术动作。
结构教学内容运动量教与学的方法时间次数基本部分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2~4队,每队再分成2队,纵队站于起跑线后,一侧各队排头手持接力棒,当听到信号后,以“立棒式”方法将棒传给本队队员,自己站在队尾。
本队队员接棒后再快速跑进,依次进行传递,先跑完的队且没有犯规为优胜。
游戏规则:1.谁掉棒谁拾棒。
2.不得抢跑。
3.不得踩踏起跑线。
4.左手传,左手接棒,右手传,右手接棒。
5.从左侧绕过标志杆继续跑进。
13'×2~3教法步骤及学练方法:●学生看图2人1组练习传、接棒方法;●学生自由练习迎面接力跑1~2次。
●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迎面接力跑40米×2~3次。
教学要求:●奔跑积极,准确传接棒;●生动、活泼、欢乐、愉快,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团结协作,学会欣赏同伴优秀品质。
教法建议:●强调接力跑的良好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教育学生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游戏中学会各种传接棒方法,为以后的深层学习打下基础。
结束部分1.放松运动。
舞蹈:健康歌。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①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②课堂纪律表现。
3.布置作业: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4.通报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事项。
5.组织学生收回器材。
6.师生再见,学生带回教室。
3'组织方法:教学要求:●动作协调有节奏;●欢快活泼,充分放松。
●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总结经验。
●归还器材时,摆放整齐,注意安全。
心率预计练习密度预计课后反思四年级体育《接力跑》教学设计第周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教学内容 1.技巧:下压式交接棒技术。
2.游戏:接力比赛。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了解接力跑中“下压式”交接棒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学生初步掌握接力跑中“下压式”交接棒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及发展学生快速位移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快跑中完成传接棒技术的配合,正确交接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掌握。
课前准备标志杆,小旗,接力棒8~12支,音乐播放器。
课次 3 结构教学内容运动量教与学的方法时间次数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考勤。
2.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简述教学过程,要求和目的。
4.检查、整理服装。
5.安排见习生。
6.队列队形练习。
3'组织方法:▲教学要求:●集合站队要快速、安静、整齐。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准备部分1.走走跑跑:约200~300米。
2.接力棒操:①单手持棒屈肘前后摆臂;②双手握棒体转;③双手握棒上举展体;④双手握棒丁字步压腿;⑤单手持棒纵跳。
3.诱导练习:8'4×84×84×84×84×8组织方法:●把学生分4组,分别利用东西两直道和南北弯道跑进,练习传接棒方法。
教学要求:●排尾持棒传给前面一同伴并依次传基本部分一、学习“下压式”传接棒方法。
1.动作方法: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学生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到接棒运动员的手中。
2.动作要点:手法手型要正确,动作舒展、自然。
3.传接棒时机要点:传棒人跑至离接棒人2米左右时发出约定口令“接”接棒人迅速后伸手臂接棒,传接棒最佳位置约在接力区末端4.50米处出现。
注意:这里只要求学生学会“下压式”传接棒方法的雏形。
二、游戏:接力比赛。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4个小队,分别站在4个跑道,如图,中间一段距离为10米的交接区,进行交接棒的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其余同13'×3~5组织方法:▲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并示范“下压式”传接棒方法,动作要点,传接棒时机。
●讲解练习要领及要求并组织和安排学生摆臂交接棒练习。
●教师及其他同伴同时观察练习同学传接棒方法、技术、协作、犯规、水平差异等情况,然后对症下药,采用启发式讲解,示范“下压式”传接棒基本技术。
●寓教于乐,通过活动性游戏和玩耍,教会学生接力跑的基本技术、技能、知识及体验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重要性,犯规原因及改进方法等。
学法指导:●学生认真听看教师的示范以及要求。
重点观看传、接棒的配合;●对教师的讲解、示范提出质疑。
思考用什么办法区分左右手的交接棒。
●根据提示老师讲解练习交接棒的手型、站位、时机等技术动作。
●原地交接棒练习(强调错位站)教学要求:●循序渐进,速度由慢、中到快,量由小到大,强度、密度由小、中到大;●注意团结协作,提高竞争意识;结构教学内容运动量教与学的方法时间 次数基 本 部 分学站一侧,交接区离跑道两端大概20米左右,跑道总长约50米。
由第一个同学绕过前后两标志物交给自己下一个队友,依次传到最后一位,那队率先完成,为胜利者。
游戏规则:1.必须采用下压式传接,右手传棒,左手接棒;2.听到“接”的信号后,接棒者必须立即伸出手臂接棒;3.不回头接棒,不拖手臂接棒,跑动中传接棒;4.谁掉棒谁拾棒;5.在接力区后沿之后几米站立,助跑不算犯规,但若传接棒即为犯规。
13'×2~3组织方法:教法步骤及学练方法: ●每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老师喊口令期间保持安静。
●必须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建议:●男、女,体强、体弱,水平高、低区别对待;●课中课后师生共同评比,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吸取教训,立即改进,继续学习。
结 束 部 分1.放松运动。
行进间呼吸调整,肢体触松;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①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②课堂纪律表现。
3.布置作业: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4.通报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事项。
5.组织学生收回器材。
6.师生再见,学生带回教室。
3'组织方法:▲教学要求:●尽量放松,动作协调,呼吸自然; ●认真听教师小结,改掉不足。
●记清教师所布置的有关事项; ●器材排列整齐,注意安全; ●兴奋、充实、满意而去。
心率预计练习密度预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