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1、 4℃时纯水的密度最大 1.0×103千克/米3 物理意义:体积为一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2、 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是1帕 物理意义:每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3、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4、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5、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6、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P 0=1.01×105帕。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大;大气压强还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7、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液体压强计或U 型管压强计,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气压计,分为:福廷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8、 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这部分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9、 ρ=vm ρ:密度(千克/米3) m:质量(千克) v :体积(米3) 10、 P=SF P :压强(帕) F :压力(牛) S :受力面积(米2) 11、 均匀柱状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公式:P=ρgh ρ:密度(千克/米3)g=9.8牛/千克 h :均匀柱状体物体的高度(米)12、 液体压强计算:P=ρgh ρ:密度(千克/米3) g=9.8牛/千克h:深度 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米)不要与高度混淆13、 称重法测浮力:F 浮=G-F 液 浮力产生原因:F 浮=F 向上-F 向下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V 排g 漂浮或悬浮时:F 浮=G14、密度的计算类型① 空心球问题 ρ实实m V =, V 空=V 总-V 实m 水=ρ水V 空 m 总=m 实+m 水类型② 冰与水的问题或岩浆与岩石的问题质量是不变的,密度和体积都在变计算时写下标,并且下标要统一,水与水,冰与冰m 水=m 冰类型③ 石块或金属块的体积与溢出去水的体积相等水溢水溢水金ρm V V ==类型④ 乌鸦喝水的题目 瓶子的容积等于瓶内水的体积与石块体积之和15、压强的计算固体压强的计算:P=SF , 一般压力等于重力 F=mgG = 人站立时带2只脚的面积,行走时带一只脚的面积,履带式的坦克车带2条履带的面积长方体物块平放、侧放、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都相等,压强不相等平放最小,竖放最大如已知压强与受力面积也可求压力 F=PS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 h:深度 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米)不要与高度混淆。

要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先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然后求压力F=PS 如果容器是均匀柱状体容器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如果是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则压力把所有的重力相加,然后除以受力面积即得压强。

16、浮力的计算 F 浮=ρ液gV 排 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V 物=V 排如物体的1/3露出液面外则V 排=2/3V 物 要注意看清题目。

如一木块漂浮在水中,要让它全部浸没在水里要施加多大的压力?压力等于全部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减去木块的重力。

F= F 浮-G浮沉情况的判断:F 浮>G 或 ρ液>ρ物 物体上浮F 浮<G 或ρ液<ρ物 物体下沉F 浮=G 或ρ液=ρ物 物体悬浮17、测定物质的密度固体的密度:先测质量,再测体积量筒的液面是一个凹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齐液体的密度: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 ρ=vm m 21- 18、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 (控制变量法与比值法)相关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不要忘记写分析实验序列号,先后顺序不要写反)19、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比值法)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相关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进一步分析用比值法:(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注意先后顺序不要写反)20、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控制变量法)实验仪器:液体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相关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不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就越大。

21、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控制变量法)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结论: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有三组数据写正比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有三组数据写正比进一步研究: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这部分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注意不要写反)22、g=9.8牛/千克4℃时纯水的密度最大ρ水=1.0×103千克/米323、 1标准大气压的值P0=1.01×105帕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是1帕一粒西瓜子对面粉的压强约为20帕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帕一本物理书对水平桌面压强的估计几张纸就是几帕一元钱硬币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120帕24、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提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是1牛;一间教室空气的质量约为200千克;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重力约为500牛;一袋袋装牛奶的质量220克电学概念: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单位:库仑C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电流:每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

5、电流表要串联入电路中,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最小分度值0.02A 和0.1A6、电压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7、家用照明电路电压是220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

8、电压表要并联入电路中,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最小分度值0.1V 和0.5V 。

9、欧姆定律:对于某导体来说,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U/R10、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11、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1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13、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把两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14、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把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15、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功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6、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常用单位是千瓦;电功率为1瓦的物理意义:每1秒钟电流所做的功为1焦。

17、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值叫做额定电压;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叫做额定电流,此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18、电能表是测量家庭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千瓦时,1千瓦时(度)=3.6×106焦。

电学公式:1、tQ I =Q :电荷量(库) t :时间(秒) I :电流(安) 2、RU I = U :电压(伏) R :电阻(欧) I :电流(安) 3、W=UIt W :电功(焦)U :电压(伏) I :电流(安) t :通电时间(秒) W=UQ W=I 2Rt t R U W 2= W=Pt 4、tW P = P :电功率(瓦) W :电功(焦) t :通电时间(秒)P=UI P :电功率(瓦) U :电压(伏) I :电流(安) R I P 2= R U P 2= 5、21I I I == 21U U U += 21R R R += 1121=I I 2121R R U U = 2121R R W W = 2121R R P P = 6、21U U U += 21I I I +=21111R R R += 1121=U U 1221R R I I = 1221R R W W = 1221R R P P = 2121R R R R R +=实验题:1、伏安法测电阻(1) 实验原理:IU R = (2)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带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3) 电路图 (右图)(4) 实验中要测定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5) 在电路连接过程中,电键应是断开的(6) 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上图中应为最右端,其目的是保护电路(7) 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8) 实验设计的表格 (一般计算电阻要精确到0.1欧)物理量 实验次数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阻 (欧) 电阻平均值(欧)1232、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 P=UI(2)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3)电路图 见上图,把R X 换成灯泡(4)实验中要测定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5)在电路连接过程中,电键应是断开的(6)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上图中应为最右端,其目的是保护电路(7)如已知额定电压则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即额定电流,可以计算出额定功率如已知额定电流则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达到额定电流,记下电压表的示数即额定电压,可以计算出额定功率(8)实验设计的表格把上表的电阻改成电功率,把电阻平均值改成灯的亮暗情况3、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同一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控制变量法)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值成反比;进一步分析用比值法: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们电流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