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血压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2018高血压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知识宣传一、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如同潜在的炸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估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7亿,每年因高血压死亡人数达2600万,占死亡人数的35%,是人类第一大杀手。

高血压可防可控,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 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

由于治疗方式不当,90%的高血压病人最终都会恶化为脑溢血、脑梗塞、冠心病、肾衰竭等并发症,最终不是偏瘫就是失去生命!且高血压患者平均寿命只有54.7岁,比正常人少活二十年。

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每时每刻都在损害着患者的健康。

①损伤到大脑,会引起脑卒中(中风)偏瘫,造成半身不遂、痴呆等;②损伤到心脏,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③损伤到眼睛,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导致失明;④损伤到肾,可引起肾功能不全等,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危害更大,可成倍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

二、如何发现高血压患者一是35岁以上人群定期测量发现;二是居民健康体检发现;三是对肥胖、不运动、有家族史、长期膳食高盐、长期过量饮酒等重点人群排查发现;四是外出就诊或住院患者返回后信息采集发现。

三、如何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患者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测量血压时,排除可导致血压升高的干扰因素后,非同日三次测量结果:高压(收缩压)都大于或等于140mmHg,或者低压(舒张压)都大于或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四、高血压患者应享受的服务(一)到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可享受免费测量血压服务。

(二)每年可享受村卫生人员不少于4次的面对面访视服务。

(三)可长期享受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服务。

(四)每年享受一次免费测量血糖、血压和全面的基本体格健康检查服务。

(五)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享受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部B超(肝胆胰脾)、心电图等。

五、高血压的健康知识(一)健康意识教育: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

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不能说今天没有病就代表明天都不会生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加之,现实不良生活行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影响,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处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30至50岁)就死于高血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是因为他们对健康意识淡薄、认识不足、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很健康,没有必要检查;二是他们对乡村医生鄙视(瞧不起),总觉得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无条件无设备,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服务,根本没有把乡村医生的辛苦慰劳放在眼里;三是他们认为自己有钱就是万能的,摆阔气、摆姿态,有病就去找好医生,进大医院,没有必要在乡村医生面前浪费喝酒打牌的时间。

其实,正是这些自高自大、鄙视和认为,让他们小病变大病,甚至走向死亡深渊。

(二)健康思想教育:乡亲们!为了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人过了35岁就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血压,过去血压正常,不代表一直会正常,高血压不能及早发现和有效控制,易并发心、脑、血管、肾、眼等疾病,如: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肾功能不全、双目失明等;最重要的是,大脑的血管弯曲且较脆弱,如果血压过高,就跟自来水管一样,压力过大就会发生暴裂,一旦脑血管发生暴裂(脑溢血),在我们基层现有的设备条件和相关资质是无法抢救的,有的患者一觉长眠,甚至家人也不知晓具体死亡原因,有的就算能得到及时抢救也会引起偏瘫、痴呆等后遗症。

这样就会给你们带来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对家庭幸福造成巨大影响。

六、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温馨提示:乡亲们!别瞧不起那一名小小的“乡村医生”,他是你们默默的健康守护神,别忽略那让你觉得没有意义的“血压器”,那是保护你一家平安幸福的重要武器。

定期测量血压意义十分重大,简简单单的测量一次血压,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减轻一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乡村医生”虽然没有免费药给你们,起码他们能告诉你,让你知道自己血压高,指导你需要做好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如: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适量运动、不要过度疲劳、控制紧张、限食含糖高的饮食和饮料、少食多餐、减轻体重、多食果蔬、戒烟、限酒、控油、减盐、不食盐腌制品、遵医属规律服药等等,这些都是降低高血压发生并发症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

七、高血压治疗基本原则(一)、及早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疾病,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就必须及早治疗,防止高血压引起的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延缓其病变发展进程,早治和晚治后果完全不一样,及早治疗非常关键。

(二)、长期治疗为了延缓高血压病自然进程,减少或避免其严重后果。

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或者终身坚持治疗,但不代表一定要终身服药,应采用尽可能简单的服药方法:如服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

这样一天只要服用一次,有利于长期坚持服药,达到有效降压的目的。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测量血压。

不能凭主观感觉来决定要不要服药,以及服多大剂量。

根据治疗原则,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仍应至少3~6个月复查血压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眼底情况,如保持平稳状态,无相关危险因素风险存在,可遵医属逐渐减药或改为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但仍然需要定期监测。

(三)、个体化用药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情况不一,其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对降血压药物的敏感反应不同。

因此,临床用药必须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已获最佳疗效。

1、低危患者:首先非药物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2、中危患者:首先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3、高危患者:必须立即给予药物治疗或向上级医院转诊。

4、极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强化治疗,并向上级医院转诊,但要防止用药上赶时髦,盲目追求用新药、贵药、进口药。

(四)、平稳降压高血压是在全身小动脉硬化的情况下,为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供氧的一个代偿反应,除高血压危象外,一般情况下,血压宜经数日或1~2周内,逐渐下降为好。

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以防发生心、脑、肾等缺血,尤其是老年人应当注意,防止那种一见血压升高就大剂量用强效降压药或几种降压药狂降乱降。

(五)、联合用药现有降压药中单味药的有效率为50%~60%,也就是说有40%~50%的患者需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降压。

当一种首选药未能使血压满意地下降时,可以更换另一种或加用第二种药。

在配伍适当的前提下,联合用药可以增加协同降压作用,减少副作用,近年,提出的所谓“自助餐疗法”即是几种降压药小剂量合用的配伍治疗的方法。

(六)、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降压强度目前虽然还赶不上西药,但副反应较少,对改善症状,稳定血压效果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气功、太极拳、食疗、针灸等,不仅没有明显的副反应,还可作为轻型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疗法,不少患者血压可能就会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对必须用降压药的患者,这些方法也可作为一种基础的辅助治疗。

总之,中西医两种方法巧妙结合,取长补短,可取得比一种方法更高的疗效。

(七)、血压控制满意目标根据新指南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5mmHg以下。

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至少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甚至125/75 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应重视降低收缩压。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对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更宽松些,这一观点已被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彻底否认。

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血压在正常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血压降到正常或理想水平并不会加重心、脑、肾供血不足或者加重症状。

只要缓慢而平稳的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明显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也可减轻症状。

(八)、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高血压应采用综合措施治疗,任何治疗方案都应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

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1、控制体重: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

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

2、合理膳食: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日不超过6克)、减少膳食脂肪、严格限制饮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钾、钙、镁。

3、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4、保持健康心态: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

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九)、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自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降压有效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视情况逐渐加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2.强烈推荐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以保证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这样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

这类制剂还可大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便于患者坚持规律性用药;3.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的剂量,而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这样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合并用药时所用的药物种数不宜过多,过多则可有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

(十)、高血压五大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汇总表八、宣传标语:高血压、糖尿病易致命——伤心、伤脑、伤肾、伤眼睛。

高血压、糖尿病莫小视——早发现、早预防、可控制。

控制血糖和血压——为老、为小、为一家。

高血压、糖尿病危害大——致伤、致残、致命人人怕。

此致愿:每位患者遵医属治疗,早日康复!册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