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


救都需要,应尽量缩小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使用范围
和频率。 2. 做好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管理医生是关键,应严格 做到:清晰地读出药物名称、剂量(不要用容量单位表 示)、用药途径,复读2遍以上确认。
LOGO
3. 护士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应清楚地复述2遍以上 医嘱并确保得到医师的确认,现场有第二个人确定听 到了同样的口头医嘱后,应直接记录下来作为口头医 嘱的凭证,以备核查,如果是电话医嘱,应准确的记 录下电话号码、医生的姓名、通话时间、医嘱的内容 等有关信息,应有两人接听核实,在急救时应听者复 述2遍后再做确认。 4. 应在2h内完成已执行的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补记和
LOGO
悬挂标识 予以警示
LOGO
目标八:加强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 全救治
LOGO
目标八解读
强化抢救意识,提 高救护能力,保障 全员安全
LOGO
对过敏性休克、火灾、地震、溺水、中暑、电 梯事故、气管异物、中毒、体检、手术和接受各 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 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LOGO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LOGO
目标七解读
防范与减少患者
跌倒
LOGO
评估与跌倒、坠床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 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
外事件的发生。

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应急
预案与工作流程。

加强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健康教育反馈
此外,主管护士也需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实行的手术有 充分的了解。
麻醉医师、手术接送人员、手术室护士也要求在接触患者时进 行再次的确认。
LOGO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 方)
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 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 、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 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 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 、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定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 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 师报告。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 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 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 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患 者 十 大 安 全 目 标
ICU 冉晓琴 2016年4月12日
LOGO
背景
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以及我国就有一 批关于患者不安全因素的报告.WHO指出全球有
10%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受到医院不安全事件损害。
这些研究证明医疗风险和医疗中的不安全因素
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可
以减少和避免。
明确的项目,自2007年提出《患者十大安 全目标》,之后每年进行修改。
LOGO
2016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2、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 错误 3、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 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4、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5、提高用药安全 6、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8、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 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 文化 10、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 者安全的影响
LOGO
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 多剂型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 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 1.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 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 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0%。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4.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 有改进措施。 5.在病区储存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 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 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95%
LOGO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LOGO
目标一解读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 者识别的准确性,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LOGO
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 别标志(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 其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 实施正确的操作
LOGO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

告制度
LOGO
目标六解读
建立临床实验室“
危急值”报告制
LOGO
定义:
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非常异常,当出现这样检
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师如不 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 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验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 也称为紧急或警告值。
灵堂等现象。
LOGO
医院管理理念 的进步
患者维权意识 的提高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 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高度关注
我国患者安全工作 同样面临诸多
挑 战
LOGO
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的具体指
导下,根据开展医院管理评价与评估工作
的实践,参考了国际上开展患者安全的经
验,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重点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年龄等
(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 一依据)。
LOGO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
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LOGO
目标二解读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避免了手术患者、手术部 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LOGO
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 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LOGO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制定“危急 值”报告制度、流程
“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 提供咨询服务
措 施
“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 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 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
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
措 施
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 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规范性
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该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遵循废物处理流程
LOGO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性
LOGO
目标五解读
提高病房与门诊用
药的安全性
LOGO
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评估
年龄:≥65岁1分 ≥70岁或<12岁2分 活动能力:活动能力下降或需要他人或辅助器械2分 沟通能力:无法表达或无法了解所说1分 意识状态:持续意识障碍3分偶有意识障碍2分 行为:躁动不安1分 眩晕:有眩晕史2分 目前有眩晕史2分 排泄:导尿或肠造瘘1分频繁入厕3分 听/视觉障碍:有2分 跌倒/坠床史:有跌倒史5分 步态平衡:步态不稳(神经系统疾患所致)4分 使用药物:降压药降糖药化疗药镇静催眠药利尿止痛剂缓 泻剂2分 照顾着:有照顾者经常不在或无照顾者2分 睡眠状态:昼夜颠倒1分失眠1分
LOGO
制定理措施: 使用床栏 使用约束带 起床时有人搀扶 安全教育 指导患者勿跨越床栏下床 告知家属24小时陪护 活动时有人陪伴
1-5分为轻度危险,6-10分为中度危险,评估频率为 每月一次,11-37分为高度危险,评估频率为每周一 次。慢性病患或长期住院患者每月评估一次,如发生 病情变化,跌倒危险因素增加时应随时评估。
措 施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 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 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有 记录
LOGO
强调
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
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
在护理过程中、中途中断操作和洗手之前对戴手套的手进行采 样培养,接触患者、患者衣物或病床后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 平均17%(9%~25%)从患者身上传到医务人员的手套上。
LOGO 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 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 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LOGO
注射用血凝酶、蛇毒血凝酶
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
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甘露醇注射液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0.2g、0.4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1.5g)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0g、2.0g) 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U、80万U)
转抄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
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确认后方可离开。
LOGO
5. 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
行口头和电话医嘱。
6. 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注射医嘱时
不要把液体瓶、安瓿遗弃,以作为核对时使 用。 7. 建立双方查对制度,确保口头医嘱或电 话医嘱的正确实施,保证患者安全,同时确
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