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常规白细胞大幅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血常规白细胞大幅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血常规白细胞大幅度变化 的原因分析
唐勇
• 白细胞是血常规中三大常规之一,然后我 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血常规中的一 些基本问题,我们有些检验工作人员不能 说出所以然,临床医生也缺乏认识,反而 对检验结果加大怀疑。对于此,我收集了 两个病例加以分析说明。
病例简介1:
白细胞见表1
时间
白细胞
入院时 入院后数小时 立刻抽血复查 数小时后患者休克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病例2 白细胞检查表见表2
• 表2 白细胞检查表
时间 入院时 第二天原标本复查 第三天
白细胞 17.6 17.1 6.8
• 本病例以“眩晕待诊”收入院。入院时常规检查血象,发现白细胞高, 但患者无感染征象。第二天临床对结果疑问,即将对原标本找出复查 结果与第一天基本一致。临床未对该患者使用抗生素,第三天重送检 查结果正常。患者的白细胞变化,归于情绪对白细胞的影响。患者入 院时眩晕,因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产生恐惧、担忧。剧烈的情绪波动 导致骨髓白细胞贮存池的白细胞大量释放入血。入院后,经医护人员 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医院的一种依赖感,安全感。负面情绪解除,血液 中的白细胞循边缘池——》组织池的路径转移,血常规的白细胞检测 就回到了正常水平。此患者最后诊断为“体位性眩晕”。
18.2 1.2 2.7 9.7 19.3 22.4 16.8 结果接近正常
• 本病例是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如院数小时突发寒颤、高热、腹 痛、虚脱。急查血常规得到上表所示的结果。因与入院差别较大,所 以临床怀疑是检验误差,立刻采血复查结果仍很低。但考虑到中性粒 白细胞很高89%,结合其他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加 强了抗菌治疗。数小时后患者发生休克,BP50/40mmHg,给予抗休克、 抗感染治疗。随后复查白细胞如上表所示。感染性休克早期,在补体 诱导下白细胞聚集在毛细血管,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同时,骨髓白细 胞贮存池来不及释放。因而形成“白细胞减少症”,包细胞释放炎症 因子,造成毛细管的严重损伤和渗漏,血容量减少,血压和心输量降 低 • 。当这些因素逐渐的解除,加之骨髓白细胞贮存池内的白细胞释放入 血,白细胞又上升了。
• 以上两个病例说明,我们检验人员要彻底改变自己的“辅助”和“从 属”地位,不断用新的理论知识充出的检验有关问题,从容面对 日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充分确立检验科在整个医院的地位。
谢谢大家
•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